林昭的手指悬在数据接口上方,防磁卡还插在槽里,传输进度死死卡在53%。主屏幕角落突然跳出一行小字:【远程访问请求:来源Id-SULI】【授权等级:最高】【接受?Y\/N】。
她牙关一紧,猛地拔出卡片,转身扑向旁边的应急频谱分析仪。左手刚贴上神经接口,“孤影”系统便颤巍巍地苏醒。视野骤然陷入黑暗,紧接着,灰白色的乱码流如老式电视失去信号般断续滚动,刺得她瞳孔发紧。
信号扫描启动。
一道加密脉冲毫无征兆地跃出,频率特征竟与通风管道中那只怪物的脑波完全吻合——苏璃,已经接入了。
倒计时从九分钟骤降至四分十七秒。
头顶的冷却雾喷口“嗤”地开启,白雾迅速弥漫,升至胸口,视线被压缩到不足三米。主控台数块屏幕接连变红,操作权限被远程锁定。她试图强行切断信号,系统立刻弹出警告窗口:【强制断电将激活备用引爆机制】。
林昭深吸一口气,指尖微微发凉。她松开神经接口,右手迅速拆下左腿义肢外壳,露出一个巴掌大的电磁发射模块——那是她早年偷偷改装的小装置,原为干扰巡逻无人机所用,如今却成了唯一的生路。
她将模块接入分析仪输出端,在低功耗模式下快速搭建反向干扰程序。屏幕上跳出三组跳频序列,全是高强度加密信道,每秒切换超过二十次。典型的联邦高阶同步器防护机制——用频率跳跃掩盖真实控制信号。
可林昭记得一件事。
第68章里,那只怪物倒下前,颈侧蓝光曾轻微闪动,节奏比正常信号慢了0.3赫兹。当时她以为是系统故障,现在才明白——那是苏璃意识波动的真实痕迹。
再完美的复制体,也模仿不了本体最原始的神经节律。
这0.3赫兹,就是破绽。
她调出历史数据,将那段谐波参数嵌入干扰模型,设定发射频率精准匹配。只差一个时机——必须等苏璃的信号最密集时出手,才能打出最强干扰。
倒计时:三分五十六秒。
头顶的防护闸门开始缓缓闭合,金属摩擦声刺耳地撕裂空气。逃生通道即将封闭。
林昭夹紧发射器,右手再次贴上神经接口,启动“孤影”的环境扫描功能。系统尚未完全恢复,但仍能捕捉微弱的信号分布。
她闭上眼。
脑海中,一张三维信号图徐徐展开。主频段之下,一条极细的波动始终未断,如同水底沉静的丝线——那是苏璃的基准频率,微弱,却稳定得令人窒息。
倒计时:三分四十九秒。
林昭睁开眼,指尖在发射器上调校最后参数。心跳撞击着耳膜,她默默数着节奏,计算最佳出手时机。早一步,会被跳频甩开;晚一步,自毁程序便再也无法阻止。
倒计时:三分四十五秒。
她屏住呼吸,手指轻轻压在启动键上。
突然,苏璃切换为三重跳频,副频段释放出大量虚假信号,企图扰乱她的判断。警报声尖锐响起,冷却雾喷涌更猛,霜粒噼啪打在她肩头,迅速凝成一层薄冰。
可林昭纹丝未动。
信号图中,那根0.3赫兹的线依旧清晰可见,稳如磐石。
倒计时:三分四十三秒。
她悄然收回手指,静静等待。
第三轮跳频结束的瞬间,苏璃的信号短暂汇聚——仅0.8秒,正是同步器校准的空档。
就是现在!
她猛然按下按钮。
一道无形的电磁脉冲疾射而出,逆着通讯链路追踪而去,直击远处战舰上的脑波接收器。发射器外壳瞬间发烫,电路板冒出一缕青烟,“啪”地一声熄灭。
警报戛然而止。
倒计时定格在三分四十一秒。
冷却雾停止喷洒,部分闸门缓缓回缩,屏幕由红转黄,封锁解除。整个研究所陷入一片寂静,唯有通风管深处传来细微震动。
林昭靠在控制台边,手仍搭在报废的发射器上。一阵剧痛猛然袭来,仿佛烧红的针扎进神经深处。她眨了眨眼,强撑着不让意识溃散。
屏幕上,那个远程请求消失了。
但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苏璃的控制被中断,但真实位置仍未暴露。她迅速调出最后一次信号溯源记录,发现数据包绕经七层星网节点,最终指向一艘隶属于联邦情报部后勤舰队的巡洋舰。编号模糊不清,但轨迹显示,那艘船正从第七象限全速逼近。
她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纳米手环,信号稳定。数据接口尚可使用,只要再给她两分钟,就能重启连接,拷走冷冻舱的激活记录。
倒计时停在三分四十一秒,不再变动。
但这不代表安全。自毁程序仍处于激活状态,任何微小的信号波动都可能重新触发它。她必须争分夺秒,完成数据提取,然后立即撤离。
林昭拔下发射器残骸,塞进战术腰带。转身,准备重新插入防磁卡。
就在这时——
中央监控屏忽地一闪。
画面切入冷冻区。
所有培养舱都被厚厚的白霜覆盖,内部人影模糊不清。镜头缓缓推进,最终定格在编号Lx-0928的舱体上。
舱壁上的冰层,裂了。
林昭浑身一僵。
她死死盯着屏幕,瞳孔缓缓收缩。
那道裂缝在动,缓慢而坚定地蔓延。不是融化的痕迹——而是内部压力变化导致的龟裂。
有人在里面。
或者,有什么东西……正在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