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激动,脚步匆匆却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跟随着夜一来到了后院那处雅致的凉亭。
凉亭之中,微风轻拂,带来丝丝缕缕的花香。柳根青大师依旧专注于画作之上,那笔下的线条灵动飘逸,似有生命一般,在宣纸上肆意舒展。师娘静静地坐在一旁,目光温柔而专注地看着柳根青,手中的墨锭在砚台中缓缓研磨,发出细微而又悦耳的声响。安柔师姐则站在一旁,偶尔轻轻递上所需的颜料,眼神中满是对师傅画作的钦佩。
李墨站在凉亭外,目光瞬间被那幅尚未完成的画作所吸引。只见画面之上,山峦起伏,似有云雾缭绕其间,那墨色的浓淡变化恰到好处,将山峦的雄浑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溪流潺潺,水波荡漾,每一道线条都仿佛蕴含着流水那灵动的韵律;而那点缀其间的花草树木,更是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会从画中探出头来,与这微风共舞。
李墨心中不禁暗暗赞叹,他深知柳根青大师的画作向来有着独特的韵味,可如今亲眼所见,才发觉这画作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精妙许多。那笔法,老辣而又灵动,既有岁月的沉淀,又有创新的活力;那神韵,仿佛能穿透画面,直击人心,让人沉浸在这山水之间,忘却一切烦恼。
洐王轻声对柳根青说道:“柳师傅,李墨先生来了。”
柳根青这才缓缓放下手中的画笔,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抹温和而又亲切的笑容。他看向李墨,眼中满是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豁达,说道:“李墨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李墨连忙快步走进凉亭,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激动与感慨:“柳兄,多年未见,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啊。方才观柳兄画作,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自愧不如啊。”
柳根青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李墨兄过谦了,你我相识多年,彼此的画作风格都心知肚明。你的画作,有着独特的细腻与温婉,犹如一首悠扬的诗篇,让人回味无穷;而我的画作,或许更多了几分豪放与洒脱,这不过是个人风格不同罢了。”
李墨微微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幅画作之上,说道:“柳兄此言差矣,我观此画,无论是构图、笔法还是神韵,皆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那山峦的雄浑、溪流的灵动、花草的生机,皆被柳兄刻画得入木三分,相比之下,我的画作实在是相形见绌啊。”
柳根青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李墨的肩膀,说道:“李墨兄,莫要如此妄自菲薄。艺术之道,本就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风格之异。我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不断追求着更高的境界。今日你既来了,便与我一同探讨这书画之道,如何?”
李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点头说道:“如此甚好,能与柳兄一同探讨,实乃我之荣幸啊。”
于是,两人便在这凉亭之中,围绕着那幅未完成的画作,开始了深入的探讨。从笔法的运用,到墨色的调配;从构图的技巧,到神韵的传达,每一个细节都被他们细细剖析,每一个观点都被他们认真倾听。师娘楚佳和安柔静静地坐在一旁,偶尔也会插上几句,为这探讨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