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阳光洒满金銮殿,早朝的气氛庄严而肃穆。百官跪拜行礼后,皇上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卿平身。”皇上说道,“今日,朕有一事要宣布。朕之二皇子,品行兼优,才智过人,近日更以冷静与智慧证明自身清白,朕心甚慰。鉴于此,朕决定让二皇子前往刑部历练,学习断案与审理之道,以期增长见识,锻炼心智与能力。”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刑部尚书程昭明率先出列,拱手道:“皇上圣明。二皇子殿下若能亲赴刑部,必将为我朝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增添新的活力。微臣愿全力配合,确保二皇子殿下在刑部的学习与实践顺利进行。”
皇上微微点头,目光扫过群臣,继续说道:“刑部乃国家重地,关乎法律公正与民生福祉。二皇子此行,不仅是为了个人成长,更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与人民。朕希望他能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法律精神,为治国理政积累宝贵经验。”
户部尚书陈守财也出列表示支持:“皇上英明。二皇子殿下此行刑部,定能亲身体验法律之威严与公正,这对于他未来的成长与担当大任,无疑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微臣也愿为二皇子殿下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
皇上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深知,群臣的支持对于二皇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于是,他再次开口,语气坚定而充满期待:“好!既然众卿皆无异议,那朕便即刻下旨,让二皇子三日后启程前往刑部。希望他能不负众望,学有所成,为安岳国的繁荣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皇上的话音落下,大殿之上响起了整齐的跪拜声:“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皇子出列说道:“儿臣多谢父皇栽培与信任,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厚望,在刑部认真学习,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与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晨,皇后梳妆完毕后,便吩咐身边的宫女去传唤崔贵妃。
不多时,崔贵妃身着华丽的宫装,步履轻盈地走进了皇后的寝宫。她面容端庄,眼神中带着几分忧虑,显然是已经知道了皇上对大皇子的不满。
皇后微笑着示意崔贵妃坐下,轻声说道:“妹妹,今日请你来,是有要事相商。皇上已经查明,二皇子之事乃是大皇子所为,他对此深感失望。本宫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大皇子迷途知返。”
崔贵妃闻言,神色一凛,眼中闪过一丝痛楚:“臣妾也深知大皇子此次行为恶劣,只是他毕竟是臣妾的骨肉,臣妾怎能不心疼?皇后娘娘有何高见,臣妾定当竭力配合。”
皇后轻轻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本宫觉得,可以让妹妹为大皇子物色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好好教导他一番。这些老师不仅能够传授他学问,更能够引导他明白做人的道理。希望在大皇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多一些正面的影响,让他迷途知返。”
崔贵妃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皇后娘娘真是宅心仁厚,臣妾感激不尽。臣妾定会尽心尽力为大皇子挑选良师,定不负娘娘厚望。”
崔贵妃回到自己的宫殿后,立刻吩咐身边的侍女:“你去找人去请几位京城中德高望重的夫子来,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侍女领命而去,崔贵妃则坐在镜前,轻轻抚弄着发髻上的珠翠,心中暗自思量如何为大皇子挑选良师。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明雅公主清脆的声音:“母妃,女儿来给您请安了。”崔贵妃忙整理好衣饰,微笑着迎了出去。
“明雅,快来母妃这里。”崔贵妃拉着明雅公主的手,亲昵地说道。明雅公主性格任性,但此刻在母妃面前,却显得格外乖巧。
“母妃,女儿听说父皇要让二皇兄去刑部历练,是真的吗?”明雅公主好奇地问道。
崔贵妃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是的,你父皇希望二皇子能借此机会增长见识,锻炼心智。”
明雅公主撇了撇嘴:“那大皇兄呢?他做了那样的事,父皇就没什么表示吗?”
崔贵妃轻叹一声,将大皇子的事情简单告诉了明雅公主。明雅公主听后,脸上也露出了忧虑的神色:“那大皇兄以后可怎么办呀?”
崔贵妃抚摸着明雅公主的头,温柔地说道:“母妃已经在为大皇子物色良师了,希望他们能引导大皇子迷途知返。你也别太担心了。”
说到这里,母女俩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了选驸马的事情上。明雅公主眼睛一亮:“母妃,说到这个,女儿也到了该选驸马的年纪了。您说我该选个什么样的驸马呢?”
崔贵妃微笑着看着女儿,心中暗自思量。她知道明雅公主性格任性,需要找个性格沉稳、有主见的人来包容她、引导她。于是,她缓缓说道:“明雅,选驸马可不是儿戏,得找个与你性格相投、又能引领你成长的人。母妃会帮你留意的,你也别太心急了。”
明雅公主依偎在母妃怀里,撒娇道:“我就知道母妃最疼我了。那女儿就等着母妃的好消息啦。”
崔贵妃心中暗自思量,为明雅公主挑选驸马一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她不仅希望未来的驸马能够包容明雅公主的任性,更希望他能够引导公主成长,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人。而京城中的学子们,正是她眼中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