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张瑶工作室上市!闺蜜巅峰
五月初八上午10点,沪市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红丝绒地毯从旋转门一直铺到中央的敲钟台,踩上去软得像裹着一层云朵,每一步都带着“仪式感”的回弹。两侧的汉白玉立柱缠着鎏金绸带,顶端挂着盏盏朱红宫灯,灯面印着“瑶光设计上市大吉”的烫金小字,风一吹,灯穗轻轻晃动,映得整个大厅都暖融融的。
最吸睛的是整面墙大小的电子屏,深蓝色背景上,“瑶光设计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金色楷体字格外醒目,下方的倒计时数字闪着红光,像在叩击每个人的心跳。大厅里早已挤满了人:举着长焦相机的媒体记者,镜头齐刷刷对准敲钟台,手指悬在快门上;穿深灰色西装的机构投资者,手里攥着招股书,时不时和身边人低声交流;“瑶光设计”的员工们更显眼——每人胸前都别着枚银色“瑶光”logo徽章,徽章上的光束纹样是张瑶亲自设计的,有人紧张地摩挲着徽章边缘,有人互相整理领带、抚平西装裙摆,目光却寸步不离电子屏。
张瑶站在敲钟台左侧,身着一身酒红色高定西装套裙。西装的剪裁利落又显气场,领口别着颗圆润的珍珠胸针——那是林晚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说“配你的设计感,刚好不抢戏”;裙摆处用细如发丝的银色丝线,绣着“瑶光设计”的初代logo:一道弯弯的光弧裹着小小的“瑶”字,针脚细密得能看出当年手绘的小弧度——那是十年前,她在出租屋的台灯下,用铅笔描了七遍、马克笔定稿的图案,如今成了礼服上最动人的“回忆勋章”。
她左手攥着个深棕色牛皮文件袋,袋口用红绳系着蝴蝶结,里面装着最初的创业计划书。纸页早已泛黄,边缘被反复翻看磨出了毛边,却被她用透明塑封膜仔细护着——那是她的“初心凭证”。此刻她指尖微微发凉,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激动到指尖发麻:视线穿过人群,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第一排的林晚,像找到了定海神针,原本微颤的肩膀瞬间稳了下来。
林晚穿着米白色西装外套,内搭一件浅粉色真丝衬衫,衬衫领口系着条同色系丝巾,丝巾上印着细小的“瑶光”光束纹样——是张瑶半个月前特意为她设计的,说“闺蜜上市,我得穿‘我们的专属款’”。她手里捧着个银色钢笔礼盒,礼盒表面刻着和张瑶礼服上同款的光弧图案,里面的钢笔杆上,早用激光刻好了“瑶光万丈,与你同行”八个小字。
看到张瑶望过来,林晚笑着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眼底的骄傲藏都藏不住——她清晰记得五年前的那个雨夜,张瑶攥着一叠设计稿,坐在她家客厅的沙发上,眼眶通红地说“姐,我想辞职创业,可我怕失败,怕爸妈觉得我不踏实”。当时她把一杯热姜茶推过去,再把一张写着“500万启动资金”的支票放在设计稿上,说“怕就别开始,要开始,我就陪你走到成”。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现在,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瑶光设计创始人、首席设计师张瑶女士,与特邀嘉宾——星辰科技董事长林晚女士,共同敲响瑶光设计的上市钟声!”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大厅,带着振奋人心的力量。电子屏上的倒计时数字开始跳动:“10、9、8……”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记者们的相机镜头齐刷刷聚焦在敲钟台,“瑶光设计”的员工们握紧了手里的红色气球,指节都泛了白,连呼吸都跟着倒计时的节奏放慢。张瑶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到敲钟台前,林晚也同步上前,两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和笃定,同时抬起手,稳稳握住了那柄镀金钟锤——锤身上还映着她们并肩的身影。
“3、2、1!”随着最后一声倒计时落下,两人同时用力,钟锤重重撞在青铜钟上,“咚——咚——咚——”清脆洪亮的钟声在大厅里回荡,像在宣告一场十年奋斗的圆满。几乎是钟声响起的瞬间,电子屏瞬间跳转:“瑶光设计(688xxx)开盘价48.8元\/股,较发行价上涨42%!”
人群中瞬间爆发出欢呼声!“瑶光设计”的员工们用力挥舞着手里的气球,红色的气球在空气中划出弧线;几个年轻设计师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眼泪都笑了出来;记者们的快门声“咔咔”响个不停,闪光灯把敲钟台照得像白昼,连空气里都飘着喜悦的味道。
张瑶盯着电子屏上跳动的红色股价,眼眶突然热了,她转头看向林晚,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哽咽:“姐,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
五年前创业初期,她租的顶楼办公室连空调都没有,夏天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她趴在桌上改方案,汗水把设计图浸得发皱。林晚来送合同,看到这场景,当天就把晚星国际位于市中心的闲置展厅腾出来,还让装修队连夜加装了落地窗和绿植墙,第二天就打电话说“搬过来吧,设计师得在有光的地方才有灵感”;三年前她接晚星国际的文化展厅设计项目,客户要求严苛到近乎挑剔,她熬夜改了八版方案都被打回,躲在工作室哭的时候,是林晚开车带她去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前说“你看,千年前的设计师用色彩讲故事,你也可以用设计传温度”,最后她从壁画的飞天纹样里找灵感,拿出的第九版方案,让客户当场拍板;就连去年准备上市材料,遇到财务合规的难题,林晚也是第一时间介绍顶级投行团队,还特意跟团队说“瑶瑶是我闺蜜,你们多费心,费用按最优惠的来”——那些细碎的、温暖的帮助,早已刻进了她的创业路里。
“说什么傻话。”林晚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指尖的暖意透过西装面料传过去,“你忘了?当年晚晴基金要做logo,你熬了三个通宵,画了三版——第一版太严肃,第二版太花哨,第三版用了暖黄色调,加了颗小小的爱心纹样,你红着眼眶说‘姐,公益的logo要让孩子觉得亲切,像看到家人’,最后定稿的时候,连基金的志愿者都夸‘这logo看着就暖’;还有星辰科技的研发中心装修,你特意调整了灯光色温,说‘研究员每天看屏幕八小时,暖白光护眼睛’,还在走廊设计了绿植角,说‘累了能看看绿,放松脑子’——我们从来都是互相帮衬,哪来的‘没有我’?”
正说着,电子屏上的股价突然跳了一下,红色的数字格外刺眼——“当前股价62.1元\/股,总市值突破100亿元!”
“破百亿了!张总!破百亿了!”“瑶光设计”的设计总监疯了似的跑过来,手里举着平板电脑,屏幕上的市值数据还在闪烁,他声音都带着哭腔,“我们做到了!从三个人挤在10平米出租屋,到现在300人的团队、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我们真的做到了!”
张瑶接过平板电脑,指尖轻轻碰了碰屏幕上的“100亿”,突然笑了,眼泪却顺着脸颊滑落——十年前,她还是个在设计院里不敢提自己想法的小设计师,开会时只能坐在角落记笔记;如今,她带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站在了证券交易所的敲钟台上,身边还有最好的闺蜜陪着。她慢慢打开手里的牛皮文件袋,拿出那本泛黄的创业计划书,递给林晚:“姐,你看,这是当年你帮我改的第一版计划书,你在扉页上写‘设计的核心是温度——给老人做家具,要考虑扶手的弧度;给孩子做空间,要注意安全角的处理;给普通人做设计,要懂他们的生活’——这些话,我每次做项目都拿出来看,现在,我们真的做到了‘有温度的设计’,也做到了上市。”
林晚接过计划书,指尖拂过纸页上自己当年的蓝色钢笔字迹,那些字迹带着时光的温度,让她心里软软的。她把一直捧在手里的银色钢笔礼盒递过去:“这个给你,笔杆上刻了字,你看看喜欢不。以后签设计合同、批项目方案,就用它——就像我们当年说好的,以后继续互相成就:你设计更多有温度的作品,我帮你把这些作品带到更多地方。晚晴基金明年要建20所新学校,图书馆的设计我已经跟志愿者说好了,等你点头;晚星国际的海外展厅,也等着你的‘中国风设计’去惊艳外国人——咱们还要一起,让‘瑶光’的光,照到更多地方。”
张瑶接过礼盒,打开看到笔杆上“瑶光万丈,与你同行”八个小字,眼泪又忍不住了,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哭腔却格外坚定:“好!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做公益设计,给乡村学校设计能晒太阳的图书馆,给罕见病儿童设计安全又好玩的康复空间,让‘瑶光’不仅有商业价值,更有能暖到人心的温度。”
大厅里的欢呼声还在继续,电子屏上的市值还在缓慢攀升,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进来,给两人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晕。张瑶和林晚并肩站在敲钟台旁,不约而同地伸出手,紧紧握在一起——张瑶的指尖因为激动还有些发凉,林晚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把自己的暖意传过去。
从青涩年华里的互相鼓励,到各自在领域里扎根发光,再到此刻携手见证巅峰时刻,她们的友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依附”,而是“双向奔赴的成就”。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彼此还在身边,就能像过去十年一样,一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一起在商业的浪潮里守住心底的温度,一起把友情和事业,都活成最圆满、最耀眼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