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的内容如同惊雷,炸得所有人措手不及。刘瑾僵在原地,脸上的得意笑容还没完全褪去,就凝固成一种难以置信的惊骇和死灰般的绝望。他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道他以为会为自己撑腰、镇压乱党的圣旨,竟然是一道索命的催命符!
不只是刘瑾,混战中的双方——赵天佑、陆轻尘率领的义军、西南武士,以及程昱等清流官员,还有那些原本听从刘瑾调遣的禁军士兵——全都愣住了。局势的逆转太过突然,太过彻底,让人一时无法反应。
短暂的死寂之后,宣读圣旨的老太监眼神一厉,尖声喝道:“禁军侍卫!还不遵旨拿人!”
这一声呵斥,如同冷水泼入滚油,瞬间惊醒了众人!
那些原本受刘瑾节制、包围御史台的禁军士兵们,面面相觑。他们毕竟是天子亲军,圣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此刻圣旨内容清晰无比,指向明确,刘瑾从权倾朝野的九千岁,瞬间变成了钦命要犯!
几个反应快的禁军将领立刻意识到,这是站队的关键时刻!继续跟着刘瑾,就是抗旨谋逆,死路一条!而遵旨擒贼,则是拨乱反正,立下大功!
“拿下逆贼刘瑾!”一名禁军都统率先拔出佩刀,指向刘瑾,厉声下令!
“遵旨!”
“拿下他!”
瞬间,形势彻底逆转!刚才还在与义军厮杀的禁军士兵,此刻纷纷调转刀锋,如同潮水般扑向刘瑾及其少数死忠党羽!刀光剑影立刻将刘瑾等人淹没。
刘瑾身边的几个心腹侍卫还想负隅顽抗,但面对数量远超己方、且名正言顺的禁军,抵抗如同螳臂当车,顷刻间就被砍翻在地。刘瑾本人,被两名如狼似虎的禁军士兵粗暴地反剪双臂,按倒在地,头上的梁冠掉落,花白的头发散乱开来,狼狈不堪。
他直到被按在地上,才仿佛从噩梦中惊醒,发出凄厉不甘的嘶吼:“不——!假的!圣旨是假的!陛下!老奴冤枉啊——!”
然而,无人理会他的嚎叫。禁军士兵用布团塞住了他的嘴。
这一刻,许多人才恍然明白过来。那位久不视事、看似被架空的皇帝,并非真正的昏聩无能。他或许早已对刘瑾的跋扈和恶行有所察觉,但苦于其党羽遍布朝野,根基深厚,一直隐忍不发。而今日这场由赵天佑、铁心等人掀起的滔天巨浪,工坊大火、御史死谏、京城混战……这一切混乱,恰恰给了皇帝一个最好的契机——一个可以借“平息叛乱、肃清奸佞”之名,顺理成章地铲除权宦、收回权柄的绝佳借口!
皇帝不是傀儡,他才是那个在深宫中,冷静地看着棋局,等待最后收网的棋手。
赵天佑和陆轻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一丝后怕。他们原本是拼死一搏的棋子,却无意中成了皇帝棋盘上最关键的那一步。这场胜利,来得突然,也充满了帝王心术的冰冷与算计。
街道上,战斗已经停止。禁军控制了局面,开始清扫战场,捉拿刘瑾的余党。幸存的义军和西南武士们,持着兵器,警惕地聚拢在一起,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不知该喜该忧。
圣旨只说了拿办刘瑾,那么,他们这些“乱党”,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