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行驶了两个小时,就停了下来。吴刚拿着陀螺定位仪,看了一下说道:“那个地方在水下100米的地方。”听他说完,我们来到了甲板上,穿戴好各自的装备,准备潜水下去,
接通了易小星的信号,测试了一下。视频和音频都没有问题。几人对视了一眼,就下水了。
冰冷的海水瞬间包裹全身,我们调整着呼吸,开始下潜。阳光透过海面,在头顶形成摇曳的光斑,随着深度增加,周围的光线迅速黯淡下来,最终被一片深邃的蓝黑取代。潜水服的保温层抵御着刺骨的寒意,但水压还是清晰地透过装备传递过来,耳膜感受到轻微的压迫。
吴刚在最前面引路,手中的强光手电划破黑暗,照亮了前方一小片悬浮着微粒的水域,陀螺定位仪的微光屏幕在他手腕上稳定地闪烁着坐标。易小星的声音通过通讯器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汇报着我们的实时深度和方位。
下潜到约六十米时,水流似乎变得有些紊乱,能见度也更低了。我们打开了头盔上的辅助照明,几道光束交错着刺向前方未知的黑暗。吴刚打了个手势,示意我们启动背部的微型推进器,轻微的嗡鸣声响起,几串气泡向上翻涌,我们调整姿态,像一群沉默的鱼,朝着更深、更黑暗的深渊加速潜去。
水下一百米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洞口,灵力扫描过去,没有危险。我们九人便鱼贯而入。又下潜了三四米,这里面竟然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就像一个倒扣的碗。完美的把海水隔绝在外面。
这个空间里长满了苔藓。也为这个封闭的空间提供了足够的氧气。看着仪器上显示空气中的气体成分,比外面的空气质量还要好,我们便摘掉了身上的氧气瓶。
没有贸然行动,仔细的观察着周边的环境。发现这里有人类生活的痕迹。谁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都不敢轻举妄动。
休息片刻后,我们慢慢的向前面探索。往前走了三十多米,竟然发现了石桌,石凳。看着这些生活痕迹,大概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
我们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些石桌石凳,手电光束仔细扫过每一寸覆盖着薄薄海尘的粗糙表面。石桌边缘有几道深刻的划痕,像是被利器反复刮擦过,石凳的摆放位置也显得随意而杂乱,仿佛使用者匆忙离去时留下的狼藉。吴刚蹲下身,手指拂过桌面,捻起一小撮灰白色的粉末,凑近面罩仔细辨认。
“像是某种海生物的骨骼粉末,”他低沉的声音在通讯器里响起,“但混合了别的东西……”易小星立刻调整了头盔侧面的微型采样器,一道细微的蓝色光束扫过吴刚指尖。
就在这时,走在队伍侧翼的李冰突然低呼了一声,光束猛地定格在侧前方的岩壁上。那里,在一大片浓密的深绿色苔藓下方,赫然嵌着一块明显经过打磨的矩形石板。石板表面相对光滑,上面似乎刻着东西。我们迅速围拢过去,几道光束交织,驱散了石板周围的阴影。
刻痕很深,线条古朴而粗犷,构成一种难以理解的几何图案,既非文字,也非我们认知中的任何符号。它像是一道被遗忘的密码,静静地躺在石壁深处,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吴刚示意大家后退,他自己则缓缓伸出手,掌心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灵光,小心翼翼地贴向那块冰冷的石板。
清理掉石板上的苔藓,那些符号的全貌终于显现出来。虽然我对古文字有所研究,但是这些字符我是一点都不认识。易小星从视频里开始分析这些符号。
我继续查看周围的环境。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便询问吴刚道:“你爸到底要在这寻找什么东西。这里什么都没有啊!”
他无奈的摇头,别说找到东西了,就是连那个玉佩怎么使用都不知道。我转头看向石坤。他对这些密室的东西了解颇深。
看着他也在摇头,我都无语了,这个吴大局长不会耍我们吧!同行的那几个人也露出焦急的表情。
正当队伍里弥漫着越来越浓的焦躁和怀疑时,一直沉默凝视着石板的石坤突然“咦”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像投入死水潭的石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往前凑了凑,几乎把脸贴在了冰冷的石面上,头盔上的光束聚焦在石板边缘一处极其细微的缝隙上。
“怎么了?”吴刚立刻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石坤没立刻回答,而是伸出戴着手套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沿着那条几乎与岩石融为一体的缝隙边缘刮蹭着。一层极薄的、几乎透明的胶质物被他剥落下来,露出下面更清晰的轮廓。“这不是天然嵌进去的,”他沉声说,语气带着他特有的、研究密室的专注,“看这缝隙的走向和闭合程度,还有这层……像是某种生物胶的残留物,这石板是后来被人为封进去的,手法非常高明,几乎骗过了之前的灵力扫描。”
“人为封进去的?”易小星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明显的惊讶,“谁会在这地方……”
“可能是为了保护里面的东西,或者……防止里面的东西出来?”队伍里有人低声猜测,声音里透着一丝寒意。
石坤的发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瞬间搅动了压抑的气氛。我们面面相觑,之前的怀疑被新的惊疑取代——吴大局长让我们找的,难道就是这被刻意隐藏的石板之后的东西?
“能打开吗?”吴刚的声音低沉而果断,目光锐利地扫过石坤。
石坤没有立刻回答,他再次仔细检查着缝隙,手指在几个点上轻轻按压、试探。“试试吧,封胶残留不多,主要靠一种精巧的榫卯结构卡死,但年代太久,或许……有松动。”他边说边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抽出一根纤细的、顶端带着微型灵能震荡器的探针。那震荡器发出几乎听不见的低频嗡鸣,尖端亮起一点微弱的蓝光。
他屏住呼吸,将探针极其缓慢地插入缝隙最薄弱的一处节点。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甲板上的易小星似乎也停止了汇报,通讯频道里只剩下我们粗重的呼吸声和那细微的嗡鸣。幽闭的空间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只有几道光束不安地晃动,照亮彼此头盔面罩上紧张的反光。
石坤的手稳得出奇,探针在他手中缓缓移动、调整角度。突然,“咔哒”一声轻响,极其细微,但在极度安静的环境下却清晰得如同惊雷。石板靠近底部的一个角落,似乎向内微微松动了一丝!
就在这轻微的松动出现的刹那,异变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