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军第一纵队第七军,这支三万多人的部队,在军长孟连成的带领下,渡过了鞑靼海峡,踏上了库页岛这片神秘而广袤的土地。
库页岛,这座面积高达七万六千四百平方公里的巨大岛屿。其辽阔程度,约等于两个半湾湾的面积之和。
在历经漫长的两百五十四年之后,它终于再次回归到龙国温暖的怀抱之中。
整座岛屿依然保持着原始的地貌,宛如一个未被人类触及的处女地,完全没有受到开发和利用。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了散居着一些原始部落鄂温克人外,就只有位于岛屿南端的煤矿以及海边的港口,那里驻扎着几百名小鬼子的守备部队。
第七军以雷霆之势迅速攻占了煤矿,将这里的几百名小鬼子一举俘虏。
同时,他们还成功解救出了数千名,被奴役的高丽矿工,让这些饱受苦难的人们重获自由。
接下来,官兵们惊讶地发现,原本只是海边一座小小的港口,如今竟然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乡镇。
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东洋国的渔民。
孟连成见状,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第七军的官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枪托,毫不留情地驱赶着这些鸠占鹊巢的东洋渔民。
在将这些东洋渔民赶走之后,孟连成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在此驻守。随后,他带领着另外两个师以及工兵部队,开始在这座岛屿上大兴土木。
他们要修建哨所、部队营房,还要构筑起坚固的要塞炮台防御阵地。
时间紧迫,因为冬季即将来临,所有的工程都必须在严寒到来之前完成!
于是,大批的后勤物资如潮水般通过货轮,源源不断地运抵库页岛。
东北民间的建筑公司,也纷纷响应政府的招标,赶来承建一些工程项目。
逃回本土的东洋渔民,将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回了东洋国大本营。库页岛已经被龙国军队占领!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东洋国高层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而此时,鹰酱的太平洋舰队正乘胜追击,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马绍尔群岛战役,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库页岛这边的情况。
一旦马绍尔群岛失守,鹰酱的飞机和舰队就如同饿狼一般,虎视眈眈地盯着东洋帝国的海上生命运输线。
这条运输线对于东洋帝国来说,就如同人体的大动脉一般重要,一旦被切断,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都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已经处于下风的东洋联合舰队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出港去迎战鹰酱太平洋舰队。
这无疑是一场生死较量,双方都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决定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格局。
而此时能够登陆库页岛的龙国军队,也只有在东北的护国军。这支军队的凶悍程度,东洋国早已有所领教。
如果只派出去的两三个师团,与护国军交锋争夺库页岛,这点兵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所以,东洋国现在只能集中所有的力量,来对付鹰酱的太平洋舰队。
只有先击败这个强大的对手,才能确保海上运输线的安全,为后续的战争争取时间和空间。
至于库页岛上的龙国守军,只能暂时搁置一旁,等帝国腾出手来再做打算。
库页岛的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恶劣。一到九月份,这里就进入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在此修路的建筑公司,也只能无奈停工,返回相对温暖的东北。
因为这里的冻土层比铁还要坚硬,根本无法进行施工,只能等待来年春季四月份,天气转暖之后,再重新返回库页岛复工。
在马绍尔群岛战役中,鹰酱太平洋舰队,以其独特的蛙跳战术,如闪电般迅速地撕裂了东洋国的防御阵线。
这种战术的巧妙运用,使得东洋国的防御步骤完全被打乱。防守马绍尔群岛的小鬼子,在猝不及防中节节败退。
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鹰酱军队就势如破竹地占领,马绍尔群岛的全部岛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而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龙美英三国的领袖们正齐聚开罗,共同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的诞生,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道路。
它不仅对当时的战争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未来世界各反法西斯战场的走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这份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于法西斯势力的坚决抵抗,以及对于正义与和平的坚定追求。
作为构建战后国际格局的法律基石,开罗宣言,开启了整个亚太地区和国际秩序的新篇章。
它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准则。
李明浩所率领的护国军第四纵队,这支拥有三十多万人的庞大军队,如今已彻底完成了一次重大变革。
他们不仅更换了军旗,还更改了番号,就连身上的军服也都更换了式样。
这支部队如今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高丽光复军。李明浩荣膺高丽光复军总指挥一职,而崔智云则担任总参谋长,共同领导这支高丽光复军。
三十多万高丽光复军兵分两路,犹如两支离弦之箭,分别从罗津港和丹东两地同时行动,迅速攻入高丽境内。
自从东洋国悍然攻占东南亚地区以来,原本部署在高丽境内的五十多万高丽驻屯军,就不断被抽调,兵力逐渐减少。
如今,高丽驻屯军的人数,已锐减至不到二十万。
取而代之的,是东洋国在当地招募的四十多万高丽族伪军,企图以此来填补兵力空缺。
但这些伪军部队,实际上早已被高丽籍的军情局人员,暗中所渗透。
当高丽光复军如猛虎下山般杀向高丽时,这些伪军部队纷纷临阵倒戈,阵前起义。
他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东洋国的阵营,转而投向高丽光复军的怀抱。
此外,高丽本地的青壮年们,也受到了高丽光复军的鼓舞,纷纷踊跃报名参军。这使得高丽光复军的规模,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壮大。
高丽,这个位于东洋国身侧的半岛,对于东洋国来说,就如同他们的禁脔一般珍贵。
它是东洋国最早开始苦心经营的殖民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因此,无论如何,高丽都绝对不能失去!
当得知高丽境内,出现了一支名为高丽光复军的新兴力量。并开始对东洋国,在高丽的统治构成威胁时,东洋国大本营军方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
他们迅速从国内调集了四个师团的兵力,总计超过十万人,组成了近卫第一军。
然后仓促地渡过对马海峡,与在高丽战场上,已节节败退的高丽驻屯军会合。
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重新构筑防线,坚决阻止这支新冒出来的高丽光复军继续前进。
他们利用高丽的地形和现有的防御工事,迅速建立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交通要道和战略要点的控制,以确保能够有效地抵御,高丽光复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