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里那个戴帽子的神秘人,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让本就波澜起伏的案情更是激起了千层浪。
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
动机是什么?仇杀?情杀?还是仅仅因为那次打赌引发的报复?
范围似乎缩小了,但排查起来依旧困难。县一中有几千号学生,光是高三就有十几个班。一个个问,得问到猴年马月?
周队压力巨大,上级和社会舆论都盯着呢。他立刻部署:一方面,技术队继续增强监控画面,看能不能看清那个戴帽子人的体型特征或者更多细节;另一方面,重点排查与张超同班、同级,特别是参与过那次打赌、或者已知与他有矛盾的学生。
陆野和孙建军再次扎进了询问工作里。这次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询问更加深入。
他们重新找来了李浩、王波、刘伟这几个参与打赌的学生,单独询问。
陆野负责问王波。这是个身材比较高大的男生,平时估计挺调皮,但此刻也吓得不轻,问什么答什么。
“王波,你再仔细想想,那天晚上打赌之后,张超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你们几个人里,有谁对这件事特别在意的?”陆野问。
王波挠挠头:“好像…也没说啥吧…就是吹牛扯淡…哦对了,刘伟那小子,当时脸色不太好看,还骂张超傻逼,说惹这晦气干嘛…”
刘伟?
陆野想起之前问刘伟时,他表现得很紧张,但只说自己是害怕,没提这茬。
“刘伟为什么骂张超?他们关系不好吗?”
“也谈不上不好…就是刘伟这人吧,有点神神叨叨的…”王波压低声音,“他好像特别信那些鬼啊神啊的东西…以前还说过他奶奶是什么神婆…反正那天晚上他挺生气的,说张超这么搞会惹祸上身…”
特别迷信?神婆奶奶?
陆野记下了这个点。
另一边,孙建军询问刘伟时,也注意到了他的紧张异常。在孙建军的连番追问下,刘伟终于绷不住了,带着哭腔说:“我…我就是害怕…那旧楼真的邪门!我以前…我以前晚上路过那边,好像听到过里面有女人哭…我还跟我奶奶说了,我奶奶说那是冤魂未散,让我们千万别去招惹…张超他不听,非要逞能…现在好了吧…”
他说得煞有介事,听起来像是真的害怕,而不像是装的。
询问完这几个,似乎每个人都有点小秘密,但又都没有明确的作案动机和时间。
案情再次陷入僵局。
陆野觉得,不能只盯着学生。那个旧楼本身,或许就有线索。为什么偏偏选在那里?除了传说,那楼还有什么特别?
他找到学校的一个老后勤职工。老职工在学校干了快三十年,对那旧楼知根知底。
“那楼啊,唉…”老职工叹了口气,“说起来也是造孽。当年确实有个女生在里面想不开,没了。但不是传言说的什么学习压力大或者被欺负…”
他压低了声音:“那女生…是怀孕了!好像是被当时的一个实习老师给骗了…事情闹出来,老师跑了,她没脸见人,就想不开了…学校花了大力气才把这事压下去…后来楼就封了,谁也不让提了。”
怀孕?实习老师?
这背后的故事,比单纯的学习压力复杂多了!
“那后来呢?那个实习老师找到了吗?”
“上哪找去?早就没影了!唉…”
“那女生的家人呢?”
“好像搬走了吧…具体就不清楚了…”
一段被尘封的悲剧。难道这么多年后,还会有人因为这个来杀人?报复社会?
陆野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他又问:“那栋楼封了之后,平时真的完全没人去吗?比如…有没有什么学生会偷偷溜进去?比如…谈恋爱?或者干点别的?”
老职工想了想:“锁着呢,一般人也进不去…不过嘛…半大小子,总有办法的。听说以前是有学生撬锁进去过,在里面抽烟啥的…后来学校发现又把锁加固了。最近…最近倒是没听说…”
撬锁进去?陆野立刻想到现场那破旧的门锁。技术队检查过,锁芯有新的撬压痕迹!凶手或者死者,很可能是撬锁进去的!
会撬锁的学生?这可不多见。
陆野把这些新情况向周队汇报。周队决定,双管齐下。一队人继续深入排查学生社会关系,另一队人重点调查那栋旧楼的历史,特别是当年那个自杀女生和逃跑实习老师的后续,看有没有什么隐性的关联。
同时,技术队那边对监控画面的增强处理也有了结果。那个戴帽子的人,虽然脸看不清,但通过体型和步态分析,初步判断身高大约在175cm左右,体型偏瘦。穿的校服是县一中的,但具体年级看不出来。
175cm,偏瘦。这个范围依旧很大。
陆野看着系统里那个三维重建的现场模型,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凶手要把张超的尸体摆成那样,还要画那么多红字和符号,需要时间,也需要光线。旧楼没电,他肯定用了其他光源。
“技术队,现场有发现照明工具吗?比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陆野问道。
技术队的同事摇摇头:“没有,仔细搜过了,什么都没有。可能被凶手带走了。”
自带光源,作案后带走…这说明凶手准备充分,而且反侦察意识不弱。
陆野又想起模型里标注的那个门口内侧门框上的划痕。他再次启动系统,仔细放大那个细节。
【三维模型局部放大…划痕分析中…】
【提示:划痕较新,深度均匀,一端略深,疑似某种金属工具(如撬棍、螺丝刀)反复尝试撬压门锁内部时,不小心刮擦门框所致。刮擦方向由内向外。】
由内向外?反复尝试?
陆野心里一动。这痕迹,不像是开门进去时留下的,倒像是…从里面出来时,因为门锁坏了或者卡住了,着急出去,用力过猛刮到的?
难道凶手作案后,离开时遇到了麻烦?所以匆忙间留下了这个刮痕?
如果是这样,那门锁上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痕迹!
“技术队!再仔细检查一下那扇门的门锁!特别是内部锁舌和卡槽位置!看看有没有新的磨损或者破坏痕迹!”陆野立刻建议。
技术队的兄弟赶紧重新去查。
果然!在旧门锁内部的金属卡槽里,发现了几道极其细微的、新鲜的金属刮痕!而且,在锁舌的侧面,还发现了一点点极细微的、深蓝色的油漆状残留物!
深蓝色的油漆?
这颜色…不太常见于这种老楼。倒像是…某种工具上的油漆?
凶手是用某种自带深蓝色油漆的工具,撬锁进入,然后作案后离开时,因为紧张或者门锁不好用,工具刮擦了门框和锁内部,留下了微量油漆残留?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证线索!
凶手的工具上,有深蓝色的油漆!
排查范围,一下子缩小到了拥有类似深蓝色油漆工具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