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何雨柱!”
戴着红臂章的学长扯着嗓子喊,声音在走廊炸开。
“到!”
何雨柱“蹭”地起立,背上系着个鼓囊囊的蓝布包——里头赫然是李鹤年非要他带上的“情满四合院砂锅”,砂锅里是昨晚剩下的“枣香红烧肉”汤冻,半路上又加了两块崭新肉,一路晃,一路香。
因为,他是劳动模范 又是烈士子女,笔试这一关就免了。
排队面试的学霸们齐刷刷探头:
“哥们,你背的是啥呀,炸药包吗?”
“不,是高分‘子’!”何雨柱咧嘴一笑,推门进考场。
……
木华大学第二教学楼,窗明几净。
长桌后坐着三位面试官:
中间,化学系主任周教授,白发梳成三七,表情像蒸馏水;左边,招生办“铁面判官”沈教授,传说一分钟能把考生问哭;右边,微胖的中年人叫赵教授,后勤处副处长,专管“特殊人才”——说白了就是偏科怪才。
何雨柱一进门,先鞠九十度躬:“老师们好,我是红星轧钢厂钳工——何雨柱!”
周教授推推眼镜:“钳工?不错,动手能力肯定强。先回答一个问题:你怎么理解‘高分子’?”
考场瞬间安静,只听见窗外知了在练高音。
何雨柱把砂锅往桌角轻轻一放,发出“咚”一声闷响,香味顺着盖缝飘出来,像隐形小手,直挠三位老师的鼻尖。
“报告老师,我理解的高分子——”
他“啪”一下揭开砂锅盖,枣红油亮的汤汁还在咕嘟小泡,“您看,这肉汁子里,胶原蛋白、明胶、糖聚合物,分子量越大,香味越持久,这就叫‘天然高分子’!”
咕咚——
赵教授先咽口水,声音大得连记录员都抬头。
沈教授强行板脸:“严肃点!我们在考试,不是做菜!”
“老师您别误会。”何雨柱把锅往前推两厘米,“科学的尽头是民生,民生的根基是吃。肉香也遵循布朗运动,分子量越高,扩散系数越低,留香时间越久——我估摸着,这锅肉香,能在咱们教室飘到下午六点!”
周教授眼睛一亮:“哟,还知道布朗运动?”
“不光知道,我还能背公式。”何雨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写:
“d=kt\/6πηr”
写完回头一笑:“就是扩散系数公式,η是粘度,r是分子半径。您瞧,我卤肉最后大火收汁,把η提高,r变小,d就低,香味就锁住了!”
赵教授再也忍不住,凑过去:“同学……要不先给我来一块?我空腹血糖低。”
沈教授:“???”
周教授哈哈大乐:“老赵,注意纪律!”
下一秒,他自己也“咕咚”一声。
……
半分钟后。
面试桌秒变小型自助餐。
三位教授人手一双性筷子,吃得满嘴流油。
赵教授:“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甜中带咸,比学校二食堂强一百倍!”
沈教授啃得最快,却还要维持威严:“入口即化……嗯,蛋白质含量肯定高,值得进一步实验。”
周教授更绝,从怀里掏出铝饭盒:“何同学,剩下的我打包,带回去给老伴尝尝,她最近低盐低糖,人都瘦了。”
何雨柱忍笑:“老师,您这叫‘高分子’顺利通关?”
“通!必须通!”
周教授一拍桌子,“我代表化学系表个态:我们要的是能把公式炒成菜、又能把菜炒成公式的复合型‘新工农兵’人才!”
……
出门签字。
学长看傻了:
“同学,你面试多久?”
“不到十分钟。”
“别人平均四十分钟,你开挂?”
“没挂,就开了个锅。”何雨柱把砂锅反过来,底部赫然三个大字——
“高分‘子’”。
……
傍晚,红星轧钢厂。
李怀德正在办公室听广播,门“砰”地被撞开。
“李哥,我回来了!”
“怎么样?”
何雨柱把木华给的“预录通知”拍桌上,红章鲜亮。
李怀德激动得直搓手:“好小子,给咱工人阶级露脸!今晚必须庆功,一车间会餐,你掌勺!”
“得嘞,我就做‘升学版八大碗’,让钳工弟兄们先尝清华味!”
……
夜里,四合院。
何雨柱支起煤球炉,把今天剩下的“教授打包版”汤汁重新烧开,加水、加料,足足添了一斤肋排。
香味顺着门缝飘出去,整条胡同灯火次第亮——
“谁家炖肉?这么香!”
“好像是柱家子!”
“走走走,去蹭块!”
十分钟后,小院里挤满左邻右舍。
何雨柱举着锅铲笑:“各位父老,肉管够,但得先回答我一道题——”
“说!”
“清华校训是啥?”
众人面面相觑,刘三狗子颤颤巍巍:“自……自强不息?”
“还差仨字!”
上高中二年级的杨二妞举手:“厚德载物!”
“回答正确,二妞优先!”
刘三狗子不干了:“柱子,我答对一半,起码给块瘦的!”
“成,三狗子,你负责给大家盛汤,来者有份啊!”
一时间,四合院人声鼎沸,肉香冲天。
……
月上中天,人群鸟兽散去。
何雨柱把最后一块排骨夹给二妞:“二妞,哥先去木华打前站,等你明年考来,咱再合开‘柱妞小灶’,让全国才子都来尝尝咱们四九城的味道!”
二妞眯着眼笑:“柱子哥,我要吃‘博士版’八大碗!”
“行,哥给你整‘博士后’!”
……
夜深,炉火渐熄。
何雨柱端着搪瓷缸,把锅底最后一点汤汁一饮而尽。
甜味、咸味、枣香、酱香在舌尖打转,他忽然想起李鹤年那句话:
“味道一旦钻进记忆,就再也抠不出来了。”
他抬头看院子中枣树,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条通往远方的路。
路的那头,通的是木华园,那是更大的锅台,也是更浓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