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位面贸易终极网络
丹修文明的远征舰队,如同小心翼翼踏入新池塘的鱼儿,终于抵达了“源海之庭”的边缘。眼前并非想象中的繁华星港或宏伟殿堂,而是一片光怪陆离、规则波动宛如沸水般的浩瀚星域。这里的空间结构脆弱而多变,时间流速在不同的区域呈现出诡异的梯度差异,更充斥着各种未知的能量辐射和物质流。与其说是“庭”,不如说是一片刚刚经历过大爆炸、尚未完全稳定的宇宙“初生汤”。
“希望号”舰桥主屏幕上,无数异常数据疯狂滚动。导航官紧张地汇报:“领袖,常规空间坐标体系在这里完全失效!引力常数、光速等基本物理参数都在发生区域性波动!我们……我们好像闯进了一个物理法则的‘乱流区’!”
林枫凝视着窗外那片混沌的景象,眼中非但没有畏惧,反而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他回想起“观察者”留下的晦涩信息中关于“源海”的描述——“万界交汇之墟,规则碰撞之地”。看来,这里并非一个成熟的文明聚集地,而更像是一个充满危险与机遇的、连接着无数未知世界的原始交叉路口。
“这不正是我们预料中的情况吗?”林枫的声音平静,安抚着略显紧张的舰桥成员,“如果这里秩序井然,反而没有我们这种新兴文明的发展空间。混乱,意味着机会。传令各舰,启动最高级别环境适应模式,展开全方位探测。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寻找‘主人’,而是在这里活下去,并建立立足点。”
生存,成为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然而,舰队携带的物资虽多,但面对这个规则诡异、消耗可能远超预估的环境,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他们必须找到获取可持续资源的途径。
就在这时,探测部门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在距离舰队当前位置约0.3光年(本地扭曲空间下的距离)的一片相对稳定的星云带中,探测到了多重微弱的、属性迥异的空间信号源!这些信号源极不稳定,时隐时现,仿佛是从不同“方向”渗透进这片区域的“孔隙”。更关键的是,通过对信号源附近逸散的物质微粒进行捕获分析,发现了数种联盟数据库从未记录过的、蕴含着奇特规则能量的新材料!
“是位面裂缝!天然形成的、连接着其他宇宙或维度的通道!”苏晓看着分析报告,激动地站了起来,“虽然极不稳定,但确实存在!那些新材料,就是证明!”
这个发现,让林枫瞬间抓住了关键!资源!其他位面可能拥有的、本地环境缺乏的特殊资源!如果能够与这些位面建立联系,进行交换……
一个宏伟的蓝图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构建一个跨越不同位面的、以物易物为核心的原始贸易网络!这不只是为了获取资源,更是联盟在这个混乱之地扎根、并了解更广阔宇宙的最佳途径!
“启动‘天蛛计划’!”林枫果断下令,“目标:以我们发现的位置为初始节点,尝试探测、稳定并连接那些天然位面裂缝,建立一个小型的、可控的跨位面物资交换通道!”
计划以林枫的代号“天蛛”命名,寓意着要像蜘蛛一样,在这片规则的乱流中,编织出一张属于自己的信息与资源网络。
命令下达,舰队中专门为此行组建的、由顶尖空间学家、阵法宗师和外交专家组成的“异界接触小组”立刻行动了起来。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和危险。
第一次主动接触尝试,目标是探测到的一个散发着炽热灵能波动的裂缝。小组派出的小型探测艇刚刚靠近裂缝边缘,就被一股狂暴的火焰能量流席卷,护盾瞬间过载,险些被彻底熔毁。初步分析表明,裂缝对面可能是一个火元素极度活跃的位面,其基础规则与主宇宙差异巨大,直接接触无异于自杀。
第二次尝试,目标裂缝散发出冰冷的死寂波动。探测艇成功投送了友好的、包含基本数学和物理规律的“宇宙通用问候信息包”。然而,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反而在等待过程中,探测艇遭到了来自裂缝另一侧的一种无形的、针对生命意识的侵蚀性攻击,导致艇员精神受创。
接连的失败让小组意识到,跨位面贸易绝非简单的“开门做生意”。它面临着三大天堑:
1. 规则壁垒:不同位面的物理常数、能量属性、甚至生命形态可能天差地别,直接接触可能引发规则冲突,导致灾难性后果。
2. 沟通障碍:语言、思维模式、文明形态的差异,使得建立信任和达成交易异常困难。
3. 安全风险:你无法确定裂缝对面是友好的商人,还是饥饿的掠食者。
面对困局,林枫再次展现了其卓越的战略眼光。他没有要求强行突破,而是提出了一个迂回而精妙的解决方案:
“我们不需要,也暂时没有能力建立稳定的、双向的位面通道。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单向、定时、以信息和非实体能量为主的‘投递式’贸易。”
在他的指导下,“天蛛计划”调整了方向:
第一步,建立“安全缓冲区”。 接触小组不再试图直接连接裂缝,而是在裂缝附近相对稳定的空间区域,利用舰队携带的模块化材料,快速建造一个个小型、坚固、具备基本规则隔离功能的“前哨站”。这些前哨站如同建在激流旁的码头,本身不随波逐流,却能与裂缝保持安全距离下的“守望”。
第二步,发展“规则翻译器”。 集中科学和阵法力量,研发能够解析和模拟异位面规则波动的特殊装置。通过长时间捕捉裂缝逸散的能量和信息残影,逐步破译其对岸位面的部分规则特征,从而设计出能够被对方理解、且不会引发剧烈规则冲突的“贸易信号”。
第三步,推行“礼物外交”。 选择几个规则相对温和、风险较低的裂缝,定期通过特殊装置,向对岸投放一些蕴含主宇宙规则信息、且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小礼物——比如高度提纯的灵能结晶、记录着基础科学和丹道知识的玉简(经过无害化处理)、或者一些展现友好生物形态的全息影像。投递后立刻远离,只留下简单的、不断重复的友好意念波动和希望交换的意愿。
第四步,建立“匿名交易点”。 在缓冲区设立特殊的“物质转换平台”。平台的功能是,将一方投入的实物资源,在平台的隔离环境下,根据预设的、经过双方(如果达成联系)认可的规则,转换为纯粹的能量流或信息包,再通过加密通道传输给另一方进行重组。整个过程无人接触,最大程度降低直接冲突的风险。
这是一个笨拙、低效却无比谨慎和安全的方案。它更像是在黑暗森林中,向未知方向吹出口哨,然后放下一点礼物,等待回应。
起初,大部分“礼物”都石沉大海,或被混乱的规则撕碎。但联盟没有放弃,持续地进行着这种看似徒劳的“播种”。
转机,出现在对第三个目标裂缝——一个散发着柔和生命绿光的裂缝——的持续努力下。
在连续投递了数次包含治愈性能量和植物生长促进信息的“礼物包”后,探测装置终于捕捉到了一次微弱的、但明显带有结构化信息的反馈!
反馈信息经过“规则翻译器”的艰难解析,显示其内容并非语言,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结构图和能量频率谱!对方似乎在用它们的方式,描述一种它们需要的物质,以及它们愿意提供的一种能够稳定神魂的特殊芳香烃类物质作为交换!
第一次跨位面、跨文明的“哑巴式”贸易,就这样磕磕绊绊地开始了!
联盟根据分子结构图,在舰队的生态实验室中成功合成了微量的目标物质,通过匿名平台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交换。获得的“安神香烃”经过测试,对修士稳定心神有奇效,其分子结构蕴含的规则特性,还为联盟的材料科学打开了新的大门!
成功的消息如同强心剂,激励着整个“天蛛”小组。他们如法炮制,陆续与另外两个规则相对温和的位面裂缝(一个倾向于矿物交换,一个对能量操控技术感兴趣)建立了初步的、极其脆弱的贸易联系。
一张微小却真实存在的 “跨位面贸易网络” ,就这样在“源海之庭”的边缘地带,悄无声息地编织起来。虽然贸易量微不足道,交换物也仅限于基础资源和技术信息,但其战略意义无比重大:
1. 资源渠道:联盟获得了持续获取本地缺乏的特殊材料的途径,为长期生存和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2. 信息窗口:通过贸易接触,管中窥豹,联盟开始对周边位面的环境、资源和技术倾向有了初步了解,积累了无比宝贵的异界交往经验。
3. 立足根基:这个贸易网络,成为了联盟在“源海之庭”的第一个实质性立足点。他们不再是纯粹的闯入者,而是开始参与到这片区域的原始生态循环之中。
林枫站在舰桥上,看着屏幕上那几个代表着成功连接的、微弱闪烁的贸易节点光点,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很好。我们从乞讨者,变成了参与者。虽然份额很小,但我们已经坐在了牌桌边。”他对身边的苏晓和南宫烈说道,“接下来,就是要慢慢把这张网织得更大、更牢固。让‘天蛛’的信号,成为这片区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在联盟初步站稳脚跟,沉浸在开拓的喜悦中时,负责监控最大、也是最不稳定的那个位面裂缝——“幽影裂隙”的前哨站,传来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探测显示,“幽影裂隙”对面,似乎有某个庞大的、充满恶意的意识,注意到了联盟的存在,并开始主动冲击裂缝的薄弱点!一股阴冷、贪婪、带着强烈掠夺意图的精神波动,正试图穿透过来!
第一次真正的、来自位面之外的恶意,露出了獠牙!
跨位面贸易带来的不只有资源,还有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挑战。联盟的“源海”生存记,刚刚写下充满希望的第一页,危机的阴影便已悄然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