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日,天色刚蒙蒙亮,镇子东头的空地上已是人声鼎沸。各色帐篷、摊位如同雨后春笋般支棱起来,吆喝声、说笑声、孩童的嬉闹声混杂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糖人、油炸糕、香料和各种食物的复杂气味,热闹得几乎要掀翻天空。
沈清辞一家天不亮就起来了,推着精心准备了好几天的食材和家伙什,来到了陆景珩早已为他们预留好的摊位——紧邻着气派的醉仙楼大摊位,位置极佳。
“姐!好多人啊!”沈安兴奋地小脸通红,踮着脚东张西望,像只出了笼的小鸟。
周氏和沈厚德也是第一次见识这等场面,既紧张又激动,手脚麻利地帮着布置摊位。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忐忑,将那块崭新的“沈记卤味”布幡挂了起来,又将准备好的几样新品一一摆出:红油鲜亮的卤串串(豆干、香菇、鸡心),小巧白胖的卤肉包子,油纸包好的即食卤味小包,当然,还有那盆镇店之宝——麻辣田螺。
“沈记卤味,庙会特供!卤香串串,方便美味!先尝后买咯!”沈清辞清了清嗓子,朗声吆喝起来。她的声音清脆,在嘈杂的背景中格外清晰。
起初,人流大多被醉仙楼那样的大摊位吸引,对旁边这个小小的新摊子并未过多留意。但很快,那独特的卤香味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咦?这啥味儿?这么香?”一个带着孩子的汉子被香味吸引,凑了过来,“卤串?怎么卖?”
“大叔,卤豆干串两文钱一串,卤鸡心三文。您尝尝,不好吃不要钱!”沈安机灵地递上一小块试吃的豆干。
汉子尝了,眼睛一亮:“嘿!入味!给我来五串豆干!孩子爱吃!”
开门红!第一笔生意做成,像是打开了闸门。越来越多的人被香味和“串串”这种新奇的形式吸引过来。
“这包子看着不错,怎么卖?”
“给我来一包卤花生,边走边吃!”
“老板娘,你这田螺闻着就地道,来一碗!”
沈清辞负责算账收钱,周氏忙着补货打包,沈厚德维持秩序兼当“技术指导”(教人怎么嘬田螺),沈安则化身“移动广告”,举着几串卤串在摊位前跑来跑去,奶声奶气地吆喝,逗得不少路人会心一笑,顺势就买上几串。
最让沈清辞惊喜的是,不少在醉仙楼摊点买了酒水的客人,顺手就在她这里买些卤味下酒。醉仙楼的伙计也格外照顾,有时还会主动向等位的客人推荐:“客官,要不先来点隔壁沈记的卤味垫垫?味道极好!”
显然,这是陆景珩特意吩咐过的。这份无声的支持,让沈清辞心里暖暖的,干劲更足。
生意好得出奇,准备的货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沈清辞原本还担心新品接受度不高,没想到卤串和卤肉包子大受欢迎,尤其是后者,面皮吸饱了卤肉的汤汁,好吃又顶饱,几乎成了庙会上的“爆款”。
“老板娘!再给我来十个包子!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这串串真方便,小姑娘脑子真灵光!”
赞扬声不绝于耳。沈清辞忙得额头冒汗,嘴角却始终上扬着。这种被认可、被喜爱的感觉,比赚到钱更让她满足。
临近中午,庙会达到了高潮,人潮涌动。沈清辞的摊位前被围得水泄不通。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挤了过来,是陆景珩。他大概是从酒楼那边过来看看情况,身边还跟着两位衣着华贵、气质不凡的年轻公子,像是他的朋友。
“陆公子。”沈清辞连忙打招呼,手上打包的动作却没停。
陆景珩看着眼前火爆的场面,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笑意。他对身旁的朋友介绍道:“李兄,王兄,这便是小弟方才提起的沈记卤味。别看摊位小,味道却是一绝。”
那两位公子好奇地打量着摊位和忙碌的沈清辞,其中一位笑道:“景珩兄推崇备至,我等自然要尝一尝。老板娘,每样都给我们来一些。”
这可是贵客!沈清辞赶紧挑了些品相最好的卤味,精心打包好。陆景珩接过,付钱时却故意多放了一块碎银子。
“陆公子,这太多了……”沈清辞连忙要找零。
“今日辛苦,算是彩头。”陆景珩温和地阻止她,目光在她被汗水沾湿的额发上停留了一瞬,声音低沉了几分,“生意很好,沈姑娘,辛苦了。”
他话语中的关切和赞赏毫不掩饰,让沈清辞的心跳漏了一拍,脸颊微微发热。她低下头,小声道:“不辛苦,多谢公子关照。”
陆景珩笑了笑,没再多说,便与朋友离开了。但他方才那片刻的停留和那句“辛苦了”,却像一颗小石子,在沈清辞心湖里漾开了圈圈涟漪。
一天的庙会终于接近尾声。当沈清辞一家拖着疲惫不堪却兴奋异常的身体收摊时,发现带来的所有货品,包括最后一点卤汁都被用来拌了面,卖得干干净净!钱匣子沉得几乎抱不动。
“卖完了!全卖完了!”周氏看着空空的担子,激动得声音发颤。
“他娘,咱们……咱们成功了!”沈厚德黝黑的脸上满是红光。
“姐!我嗓子都喊哑了!”沈安哑着嗓子邀功,脸上却是止不住的笑。
回到家,也顾不上疲惫,一家人就着昏暗的油灯开始清点收入。当那堆成小山的铜钱和碎银子被清点出来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足足是平时半个月的收入!
“这……这庙会也太厉害了!”周氏摸着银子,感觉像做梦。
“阿辞,你的主意真好!那串串和包子,太受欢迎了!”沈厚德由衷地赞叹。
沈清辞看着家人喜悦的脸庞,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沈记卤味,终于在更大的舞台上证明了自己!
然而,喜悦之余,她也清晰地意识到,经过庙会一役,“沈记”这个名字,恐怕不再仅仅局限于城西那条小街了。名声传开是好事,但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包括……潜在的竞争对手,或许还有更多她尚未预料到的复杂情况。
树大招风。这突如其来的成功,究竟是福是祸,眼下还难以预料。但不管怎样,她已经踏出了这关键的一步,再无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