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攻守阵的演练渐渐有了些模样,至少不会再出现自己人撞作一团的窘况。王老蔫那组人被定为打王扒皮的尖兵后,更是激发了其他人的好胜心,不用杨帆和铁柱多催,一个个在训练场上瞪圆了眼珠子较劲,生怕落后。
可杨帆心里清楚,光会摆弄枪杆子、耍几下阵型,还远远称不上一支真正的队伍。白天练得浑身臭汗,晚上一躺下,这群大老粗除了吹牛打屁,就是琢磨那点快见底的口粮,精神头是一片荒漠。一支没文化、不懂为什么打仗的军队,打打顺风仗还行,遇到硬仗、恶仗,人心说散就散。
这天晚上,篝火燃得比平时旺些。杨帆没让大伙儿直接散了休息,而是用根烧黑的木棍,在一块相对平整、被火烤得干硬的泥地上,划拉了几下。“都精神点,从今儿个起,晚上加个课,”杨帆敲了敲地面,发出梆梆的响声,“学认字。”
这话一出,好比往滚油锅里泼了瓢冷水,顿时炸开了锅。“啥?认字?”独眼龙第一个嚷起来,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排长,您饶了俺们吧!俺这手是抡大刀片的,不是捏绣花针的!看见那弯弯绕的玩意儿就脑仁疼!”
“就是啊,排长,白天练阵脚都快累散架了,晚上还不让消停会儿?”“认那玩意儿有啥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崩了小鬼子?”抱怨声此起彼伏,连铁柱都挠着头,一脸为难:“排长,弟兄们都是粗人,这……这是不是太难了?”
杨帆早料到这反应,也不生气,用木棍指着地上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不学多,先学最要紧的。这是‘杨’,我杨帆的杨!这是‘铁’,铁柱的铁!这是‘王’,王老蔫的王!连自己个儿的名字都不会写,将来立了功,勋章往哪儿刻?名册往上怎么记?”
他又划拉出几个复杂的:“这两个字,念‘抗—日’!咱们为啥拎着脑袋在这儿熬着?就是为了打鬼子,保家卫国!还有这个,‘中—国’,咱们脚底下踩的这片地界叫中国!不能忘了本!”
他声音不高,但在噼啪的篝火声中,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实践起来完全是另一码事。杨帆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底下的人却是千姿百态。有的瞪着眼,嘴唇跟着无声地动,没一会儿眼皮就开始打架;有的干脆脑袋一点一点,打起了呼噜,口水都快流到衣襟上;更有甚者,比如独眼龙,偷偷用木棍在旁边地上画了个缩头乌龟,自得其乐。
整个“课堂”闹哄哄的,比镇上的集市还乱。杨帆心里叹了口气,目光扫过人群,忽然停在一个角落里。那是个半大的小子,叫石头,顶多十六七岁,黑黑瘦瘦,平时闷葫芦一样,训练时不声不响,但格外认真,学三角阵也是最快的那批人之一。此刻,他盘腿坐在最外围,身子挺得笔直,眼睛死死盯着地上的字,嘴唇微微翕动,手指还在膝盖上一下下地比划着,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就只剩下那几个字。
杨帆心里一动,教完几个基本字,让大家自己拿木棍在地上划拉练习,他则踱步到石头身边。“石头,认得几个了?”石头吓了一跳,抬起头,见是杨帆,有些紧张地搓着手上的泥:“排……排长,俺,俺认得自己的名儿了,还有‘抗日’,‘中国’……”
声音不大,但清晰。杨帆蹲下身,随手又写了几个刚才教过的字考他,石头竟都认了出来,虽然笔画写得歪歪扭扭,像蚯蚓爬,但意思没错。“以前念过书?”
石头摇摇头,眼神黯淡了一下:“没。俺爹娘死得早,给财主家放牛,扒着窗户根偷听过几天私塾……”是个有灵性的。杨帆拍拍他的肩膀,没再多说。
接下来的几天,文化课照旧是鸡飞狗跳,但杨帆留了心,发现这石头不仅认字快,对数字也格外敏感。一次讲到距离估算,杨帆随口提了句“一百步大概多远”,别人还在懵懂,石头已经指着远处一棵树说:“排长,那棵树离咱们,差不多就一百步。”
杨帆目测了一下,还真差不多。他心里有了计较。这天训练间隙,杨帆把石头单独叫到一边,手里拿着那支从日军侦察队缴获、经过他简单校正过准星的三八式步枪。“石头,喜欢这枪不?”石头看着那保养得锃亮的步枪,眼睛亮得吓人,用力点头。
“光喜欢不行,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杨帆把枪递给他,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你看,子弹打出去,不是直直飞的,它有个抛物线,像你扔石头一样。为啥?因为有地心引力拽着它……”
他开始给石头开小灶,讲最简单的弹道原理,讲不同距离下如何估算提前量,讲风向风速对子弹的影响。这些对现代狙击手来说是基础知识,在这个年代,却是闻所未闻的学问。
石头听得如痴如醉,那双平时显得有些木讷的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杨帆讲得深入浅出,结合具体地形和目标,告诉他如何选择隐蔽点,如何利用阴影和植被,如何判断目标的优先级。
“一个好的枪手,不是打得快,而是打得巧,打得稳。一枪出去,就要让敌人胆寒。”杨帆最后总结道。
石头重重地“嗯”了一声,把杨帆说的每一个字都刻进了脑子里。机会很快来了。几天后,队伍拉练到一片山坳,杨帆瞧见一棵野果树,枝头稀稀拉拉挂着几个干瘪发红的野果。“看到那个果子没?”杨帆指着大概百步外,在风中微微晃悠的一个野果,“石头,试试。”
众人一听,都来了兴致,呼啦围了过来。百步穿杨,那是戏文里的故事。石头深吸一口气,接过那支三八式,趴下,据枪,动作还有些生涩,但眼神却异常沉静。他回想杨帆教的东西,估算着距离,感受着微风的方向,慢慢调整呼吸。
所有人都屏住了气。独眼龙嘴角还撇着,显然不信这闷葫芦小子有这本事。“砰!一声清脆的枪响在山谷回荡。那百步外枝头的野果,应声炸开,红色的碎屑四散飞溅。
静,死一般的寂静。过了好几秒,人群中才爆发出巨大的惊呼。“打中了!真打中了!”“我的娘诶,百步啊!石头,你小子神了!”铁柱一巴掌拍在石头瘦弱的肩膀上,把他拍了个趔趄,哈哈大笑道:“好小子!真有你的!”
石头被拍得龇牙咧嘴,但脸上却第一次露出了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带着点羞涩和极度兴奋的笑容,他看向杨帆,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杨帆也笑了,他走到场地中央,环视着还在激动议论的众人,声音洪亮:“都看见了吧?石头为啥能打中?不光是他眼神好,手稳!更因为他肯动脑子,学了东西!我教他算弹道,教他怎么测风,他怎么就记住了,用上了?因为他认字,他听得懂,学得会!文化课,不是让你们去考状元,是让你们长本事,多几条命,多杀鬼子!”
他顿了顿,指着还在傻笑的石头:“从今天起,石头,就是咱们队伍里第一个‘神枪手’苗子,重点培养!以后缴获的望远镜、好枪,优先给他用!”
这下,再没人嚷嚷认字没用了。看着石头那因为学了几个字、懂了点道理就变得不一样的眼神,看着他那神乎其技的一枪,不少人心里那点抵触,悄悄化成了羡慕和一丝渴望。原来,认字这玩意儿,真他娘的有用啊!
篝火旁,晚上再教认字时,打呼噜的人少了,画王八的也收敛了。虽然还是抓耳挠腮,虽然还是写得歪七扭八,但至少,大多数人开始把木棍紧紧攥在手里,对着地上的笔画,一下下,认真地划拉起来。文化的种子,伴着那一枪的余响,终于在这片精神的荒漠里,艰难地顶开了一丝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