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关于“黄仙”(黄鼠狼)的传说数不胜数。这东西记仇,心眼小,你若得罪了它,它能搅得你家宅不宁,鸡犬升天。但黄仙也报恩,你若于它有恩,它也会暗中护你周全。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因一时贪念,招惹了黄仙,最终导致家破人亡的惨痛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长白山脚下,一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里。屯子里有户姓王的人家,当家的叫王老栓,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媳妇早逝,留下个独子叫王满囤。王老栓还有个弟弟,叫王老歪,游手好闲,嗜赌如命,是屯里有名的二流子。
王老栓家院子后面,有个废弃多年的柴火垛,柴火垛底下住着一窝黄鼠狼。王老栓心善,从不打扰它们,有时看到母黄鼠狼叼着食物匆匆跑过,还会特意撒点粮食在附近。说来也怪,自打这窝黄鼠狼住下后,王老栓家虽然清贫,但一直平平安安,连偷鸡摸狗的黄皮子都没见过。
这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王老歪在镇上赌钱又输了精光,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便溜回哥哥家想偷点东西去卖。他翻箱倒柜,没找到什么值钱物件,便把主意打到了后院那窝黄鼠狼身上。他听人说,成色的黄皮子毛皮能卖上好价钱,尤其是那毛色金黄的“黄仙皮”,更是有价无市。
“妈的,一窝畜生,还能比老子金贵?”王老歪啐了一口,趁着王老栓父子出门,拿了铁锹和麻袋,蹑手蹑脚地来到后院柴火垛。
他扒开积雪和枯草,果然在柴火垛底部发现了一个洞口,隐隐能听到里面有小兽细弱的叫声。王老歪心中一喜,举起铁锹就朝洞口挖去。
就在这时,一道黄影如闪电般从旁边窜出,挡在洞口前!那是一只体型比寻常黄鼠狼大上一圈、通体毛色金黄油亮的黄鼠狼。它人立而起,两只前爪抱在一起,像人作揖一样,对着王老歪连连摆动,嘴里发出“吱吱”的急促叫声,眼神里充满了哀求和警告。
这正是那窝黄鼠狼里的母黄仙!
王老歪先是一惊,随即被那身毫无杂色的金黄皮毛迷住了眼,贪婪瞬间压倒了那一丝不安。“滚开!畜生还敢拦路!”他骂了一句,非但没停手,反而一铁锹朝着那母黄仙拍了过去!
母黄仙极其灵巧地躲开,但它没有逃跑,依旧守在洞口,对着王老歪龇牙咧嘴,发出威胁的低吼。王老歪恼羞成怒,追着母黄仙连拍几下都没拍中,气得他调转目标,不管不顾地朝着洞口猛挖。
母黄仙见状,发出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猛地朝王老歪扑去,在他手背上狠狠咬了一口!
“哎呦!”王老歪吃痛,甩手将母黄仙摔在地上,抬起脚就要踩。那母黄仙挣扎着爬起来,用尽最后力气,回头深深地看了王老歪一眼。那眼神,不再是哀求,而是充满了刻骨的怨恨、痛苦和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诅咒意味。然后,它才一瘸一拐地、飞快地消失在柴火垛深处。
王老歪骂骂咧咧地,也顾不上追,继续挖洞。很快,他就从洞里掏出了三只还没睁眼、瑟瑟发抖的小黄鼠狼崽。他得意地将小崽子塞进麻袋,又把洞口堵死,心想那母的黄皮子跑了也好,这身皮毛下次再来取。
王老栓父子回来,发现后院被刨得乱七八糟,又听邻居说看见王老歪鬼鬼祟祟来过,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王老栓捶胸顿足,连声哀叹:“作孽啊!这是要惹大祸啊!”
王老歪却不管这些,拿着那三只小黄鼠狼崽就去镇上找皮货商。可那皮货商一看是还没睁眼的崽子,皮子根本没用,嫌晦气,一个子儿都没给,还把王老歪轰了出来。王老歪气得不行,随手就将那三只小崽子扔进了镇外的臭水沟里。
祸事,就从这天晚上开始了。
先是王老歪自己。他当晚回到自己那破窝棚,睡到半夜,突然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睁眼一看,只见黑暗中,几十双绿油油的小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些黑影便一拥而上,在他身上又抓又咬,疼得他嗷嗷直叫。他点灯一看,身上布满了细小的抓痕和咬痕,却连个黄鼠狼的影子都没看到。
自那以后,王老歪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夜里总做噩梦,梦见那只母黄仙带着无数小黄鼠狼来撕咬他;白天则精神恍惚,时常产生幻觉,看到墙壁上、地上有黄鼠狼的影子闪过。他变得疑神疑鬼,不敢一个人待着,没多久就彻底疯了,整天在屯子里胡言乱语,哭哭笑笑,最后在一个风雪夜跑出去,再也没回来,想必是冻死在山里了。
而王老栓家,也受到了牵连。先是家里养的几只下蛋母鸡,一夜之间全部暴毙,脖子上都有细小的牙印,血被吸干了。然后,他儿子王满囤,好端端的突然发起高烧,胡话连篇,一会儿学黄鼠狼叫,一会儿又惊恐地大喊“别咬我!别过来!”。
王老栓知道,这是黄仙的报复来了。他备上香烛纸钱,想去后院那被毁的洞口前祭拜道歉,却发现那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骚臭味,让人靠近了就头晕恶心。
王满囤的病越来越重,请了郎中来瞧,也看不出个所以然,药石罔效。王老栓急得嘴角起泡,没办法,只好备上厚礼,去几十里外请一位有名的出马仙,胡三爷。
胡三爷来到王家,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看了看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王满囤,闭目感应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语气沉重:
“老栓大哥,你家这是惹上黄仙的‘死仇’了。那母黄仙修行不易,你弟弟杀了它的幼崽,断了它的血脉,这是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它现在怨气冲天,不仅要你弟弟的命,还要你王家断后啊!”
王老栓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跪地连连磕头:“胡三爷,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儿子吧!我弟弟造的孽,我愿意承担!要我怎么做都行!”
胡三爷叹了口气:“这事难办。那黄仙怨念太深,普通的说和、供奉,它根本不会接受。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找到那母黄仙的‘真身’,或是它幼崽的遗骸,由我出面,以法事超度,或许能化解它一部分怨气,让它放过你儿子。但能否成功,还得看它的意思。”
王老栓立刻发动全家和邻里,四处寻找。最后,还是在镇外那个臭水沟里,找到了那三只早已腐烂发臭的小黄鼠狼崽的尸体。
胡三爷让人将小崽子的尸体用红布包好,在后院设下法坛。他点燃香烛,摇动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是在与那怨气冲天的母黄仙沟通。
法事进行中,阴风阵阵,吹得人站立不稳。众人仿佛能听到风中夹杂着母黄仙凄厉的哀嚎和愤怒的咆哮。胡三爷满头大汗,身体微微颤抖,显然在与那强大的怨念对抗。
良久,风势渐歇。胡三爷疲惫地睁开眼,对王老栓说:“它……勉强答应,放过你儿子。但它要求,你需将它三个孩儿的尸身,以亲子之礼,葬在你王家祖坟旁边,让它孩儿受你王家香火。并且,你王家需世代供奉它‘黄大仙’之位,逢年过节,香火不断。它要看着你王家,世世代代忏悔赎罪!”
这条件极为苛刻,将自家祖坟与横死的小兽相邻,还要世代供奉,简直是奇耻大辱。但为了儿子,王老栓含泪答应了。
王满囤果然在法事后慢慢好转,捡回了一条命。但王老栓经此打击,一病不起,没过两年也去世了。王满囤牢记父亲的嘱咐和这次的教训,谨小慎微地活着,严格按照胡三爷的要求,供奉着“黄大仙”,年年祭祀,不敢有丝毫怠慢。
而靠山屯的人,也通过王家的惨痛经历,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宁惹山神,不惹黄仙”的道理。老辈人常说:“山里的精灵,修行不易。你敬它一尺,它未必还你一丈;但你若伤它一分,它必叫你后悔莫及。那黄仙的报复,如同附骨之疽,不死不休。” 王家后院那小小的坟包和常年不断的香火,成了屯子里一个无声的警示,提醒着后人,对自然万物,须常怀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