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塔”顶层,尤启明的办公室仿佛悬浮于云端。巨大的弧形落地窗外,是宝安三大园区壮丽的建设图景,而办公室内,一场即将新定义龙国乃至全世界信息时代的头脑风暴正在激烈进行。
尤启明坐在主位,他的父亲尤继武,以及四位核心AI高管——张晓明、蓝海、绿峰、陆风——环绕而坐。全息投影在办公室中央悬浮,上面展示着两款超越时代的设计图:一款是造型简约、集成度高的台式办公电脑,另一款则是轻薄时尚的翻盖式笔记本电脑。
“各位,”尤启明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我们的“星联”手机已经迈出了个人移动通讯的第一步。但要想真正推动社会生产效率的飞跃,我们必须进入更强大的个人计算时代。这两款设备将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他前一世,作为顶尖材料学与飞行器专家,对计算机架构和网络技术同样有着深厚的积累。他指向设计图,详细解说道:
“办公电脑,采用我们自研的“启明-1号”多核处理器,集成图形处理单元,运行我们基于Unix理念自主研发的盘古操作系统。标配大尺寸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未来可升级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强大的文档处理、数据运算和图形设计能力。”
“笔记本电脑,则是移动办公的利器。它集成了屏幕、键盘和我们最新的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确保十小时的续航。核心性能略低于台式机,便携性无可替代。”
AI高管们立刻开始了高效的数据分析和推演。
张晓明首先发言:“老板,硬件设计非常出色,我们的芯片生产线和固态电池技术足以支撑量产。但正如您所说,计算机的真正潜力在于互联。单机运算的能力是有限的。”
蓝海接口道:“是的,我们需要一个网络,一个能够将这些计算机,以及我们已有的手机、甚至未来的各种智能设备连接起来的庞大网络。在这个时代,国际上只有少数实验室和军方有初级的、封闭的局域网,所谓国际互联网,还只是一个存在于学术论文中的概念。”
绿峰调出数据流:“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也有必要,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属于龙国自己的、全新的互联网。我们必须掌握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全部核心技术标准和根服务器(Root Server)的控制权,避免未来受制于人。”
陆风则从安全角度补充:“一个独立的、自主可控的网络,是保障国家信息主权和经济命脉安全的前提。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将最高级别的安全协议嵌入网络架构的基因之中。”
尤启明赞许地点点头,这正是他想要引导的方向。“那么,关于这个网络的物理层,我们该如何选择?是铺设光纤,还是直接采用无线技术?”
尤继武此时展现出了其深厚的技术功底,他开口道:“两者并非互斥,而应相辅相成。光纤以其极高的带宽和抗干扰能力,无疑是城市间骨干网络、以及园区内部核心网络的最佳选择。我们可以利用集团先进的材料技术,提前研制出低损耗的石英光线,快速构建骨干网。”
他话锋一转:“对于“最后1公里”的接入,以及移动设备的灵活联网,我们需要一种更便捷的技术。我建议,我们同步推出一种小范围的无线互联网技术,可以称之为“wI-FI”。它可以让电脑、手机在特定区域(如办公室、家庭)内,无需线缆即可接入网络。”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有线骨干保证速度和稳定,无线接入提供便利和灵活,这是最理想的组合。
“那么,这个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不能仅由我们一家企业来完成。”尤启明总结道,“它应该成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我提议:
第一,立即启动计算机生产线建设,优先满足政府、科研院所、大型国企以及我们自身需求。
第二,由“启明集团”牵头,起草一份《关于构建龙国自主互联信息网络(暂定名“龙脉网络”)的规划白皮书》。
第三,主动与国家计委、邮电总局、国防科委等相关最高机构接洽,提议共同组建“龙脉网络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家和“启明集团”共同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这个国家级网络。所有核心跟服务器必须设置在龙国境内,由领导小组掌控。”
“共识达成。”张晓明代表AI团队回应,“我们将立即细化技术方案,准备建设计算机生产线,并着手起草《龙脉网络白皮书》。
会议结束,众人领命而去。尤启明再次走到落地窗前,他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不远的将来,无数的计算机通过龙脉网络连接在一起,数据如血液般奔流,信息的力量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赋能于整个国家。这不仅是商业的蓝海,更是国运的基石。
几天后,一份厚厚的、充满了未来洞见和技术细节的《龙国自主互联信息网络(龙脉网络)规划白皮书》,被正式递交到了史云鹏主任、黄将军以及邮电总局王局长的案头。随之而来的,是尤启明关于共同开创龙国信息新时代的正式合作倡议。
一场比能源革命影响更为深远的数字地基工程,即将在龙国的土地上,悄然启动。“启明集团”,再次站在了时代浪潮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