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烛龙”核聚变示范堆紧锣密鼓开始前期地基工程的同时,卫星研发中心内,另一项关乎通讯与未来的信息霸权的计划也在同步推进。
中心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球形空间,模拟着星空环境。六颗造型精致、表面覆盖着高效太阳能帆板和特殊天线的卫星实体,正悬浮在中央的无尘平台上,进行着最后的集成测试。它们分别是三颗高吞吐量通讯卫星和两颗高分辨率光学观测卫星,以及一颗兼具通讯和中继功能的实验卫星。
尤启明和尤继武站在观测廊上,看着下方忙碌的机械臂和科研人员(大部分是仿真度极高的AI机器人)。
“第一步,先发射这六颗卫星。”尤启明指着下方的卫星,“三颗通讯卫星定点在同步轨道,形成三脚架构,足以实现龙国全境及周边地区的无缝通讯覆盖,为我们的手机业务打下基础。两颗光学卫星部署在近地轨道,分辨率足够看清地面车辆的型号。实验卫星则用于验证一些新技术。”
尤继武问道:“发射方案确定了吗?是用我们自己的运载火箭,还是……”他知道儿子拥有《大时代交易系统》这个终极底牌。
尤启明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不需要火箭。火箭技术固然重要,但对我们而言,效率太低,成本也不划算。”
他心念一动,立刻沟通了脑海中的系统界面。“系统,启动“位面投送”功能,目标:蓝星位面近地\/同步轨道。投送物标记为“启明-通信01至03号”,“启明-观测01至02号”,“启明-实验01号”卫星。投送坐标已设定。”
[宿主,指令确认。]系统冰冷而高效的提示音响起。
[开始扫描目标轨道环境……计算位面褶皱点……建立临时量子通道……能量灌注中……]
在尤启明的感知中,一股无形无质、超越当前物理认知的能量,以研发中心为原点,穿透了空间的壁垒,如同在水中投入石子产生的涟漪,精准地连接到了遥远太空的预定坐标点。
“系统投送的原理,是基于对多维空间“膜理论”的极致运用。”尤启明向父亲解释道,这涉及最高机密,但他并未对父亲保密,“系统可以短暂的在我们的位面与目标轨道所处的“空间点”之间,打开一个极微观的“虫洞”或者叫“位面褶皱”,利用其本身携带的高维能量,将物体瞬间“推送”过去。因为不依赖于传统的化学推进,所以没有发射轨迹,也无法被现有任何观测手段探测到发射过程。在外界看来,这些卫星就像是凭空出现在了轨道上。
尤继武虽然接受了海量的知识灌输,但听到如此玄奥的技术,眼中依然闪过一丝震撼。“这……这简直是神迹。”
“可以这么理解。对于低等级位面而言,高等级位面的技术,与神迹无异。”尤启明平静地说道:“准备吧,一分钟后投送启动。”
一分钟后,研发中心内,那六颗悬浮的卫星周身泛起一阵极其微弱、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空间波动,如同水中的倒影,轻轻晃动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
而在外界,无论是龙国的航天观测部门,还是其他国家的太空监测机构,他们的雷达屏幕和望远镜数据中,几乎在同一时刻,突兀的出现了六个新的、信号特征明确、轨道参数精准的未知人造天体!它们就那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那里,仿佛一直存在!
龙国相关机构内部,瞬间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困惑,而始作俑者尤启明,只是平静的接受了系统传来的提示音:
[宿主,位面投送完成,所有卫星在轨运行正常。]
“好了,老爸。”尤启明轻松地说道:“天穹之眼已经就位。接下来,是让地面的人,都能用上来自“天上”的信号的时候了。”
尤继武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儿子,目光中充满了骄傲与期待。通讯的基石,已然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