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星链计划”启动满一个月的清晨,全球公益联盟总部的指挥中心内,屏幕上跳动着喜人的数据:178个国家的320座“无人公益驿站”稳定运行,物资配送效率提升75%,远程医疗服务覆盖210万偏远地区居民,全球公益参与人数突破8亿,“善意透明平台”的信任度评分高达9.2分。江辰带领青少年技术小组正在进行月度系统优化,指尖划过屏幕,嘴角带着欣慰的笑容。
“苏姐,星链的量子通讯链路一切正常,只有南极区域的信号有轻微波动,应该是极昼期间的地磁干扰,已经自动切换备用频段了。”江辰转头汇报,话音刚落,主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串红色告警代码,南极区域的信号图标瞬间变成闪烁的红点。
苏婉的心猛地一沉,快步走到屏幕前:“不是地磁干扰!信号波动的频率很规律,像是被人为干扰,而且干扰源不在地面,在海底!”
沈慕言刚结束与挪威地面控制中心的视频会议,闻言立刻调出南极海域的深海探测数据:“是威德尔海!就在之前混沌之眼深海基地的残骸区域,探测到强烈的低频电磁干扰,正在定向干扰星链的南极轨道卫星。”
陈曦的手指在地质图上快速滑动,脸色凝重:“干扰源的位置,正好是‘生态逆转病毒’胶囊被摧毁的区域。难道是坍塌的基地残骸中,还有未被发现的干扰设备?”
“不可能。”赵毅走进指挥中心,他刚从南极执行驿站维护任务回来,身上还带着未散尽的寒气,“我们撤离前,已经对残骸进行了全面扫描,没有发现任何可运行的设备。而且,这种低频电磁干扰的功率很大,普通设备根本无法产生,除非……”
“除非是地热量子转换器的残余能量,被人重新激活了。”陆栀念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手中拿着一份国际刑警的紧急通报,“顾承泽在海牙法庭受审时,无意间透露了一个细节:混沌之眼在深海基地设置了‘应急干扰系统’,由地热量子转换器的残余能量驱动,专门用于在基地被毁后,干扰周边的通讯和探测设备,掩护最后的撤离人员。”
魏然快步跟进,调出顾承泽的审讯记录副本:“他还提到,这个系统由‘深海守望者’负责启动和维护。‘深海守望者’是混沌之眼的秘密分队,由一群精通深海作业的技术人员组成,基地坍塌后就隐匿在南极海域,没人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
沈慕言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快速追踪干扰源的精准位置:“找到了!干扰源在海底1500米处,是一个被坍塌岩石覆盖的隐蔽舱室。舱室内有生命信号,数量3人,正在操作干扰设备。而且,他们不仅在干扰星链信号,还在试图破解‘善意透明平台’的南极区域数据库!”
“他们的目标不是星链,是南极的公益生态监测项目。”苏婉调出相关项目资料,“我们在南极建立了5座生态监测站,通过星链实时传输冰川融化、海洋污染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全球气候公益项目的核心依据。如果他们篡改数据,会导致公益资源分配失误,甚至引发全球对气候公益的信任危机!”
陆栀念当机立断:“赵毅,你带领一支精锐小队,乘坐改装后的极地科考船,立刻前往威德尔海,潜入深海摧毁干扰设备,抓捕‘深海守望者’;沈慕言,远程强化南极区域的网络防御,阻止他们破解数据库,同时协调星链卫星切换到最高加密频段,减少干扰影响;陈曦,利用你父亲的地热技术资料,分析干扰设备的能量供给弱点,为小队提供技术支持;苏婉,密切监控‘善意透明平台’的南极数据库,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启动应急隔离;江辰,带领技术小组,研发针对性的‘抗干扰模块’,为星链卫星和监测站升级防护。”
“收到!”众人齐声应道,立刻投入行动。
赵毅的小队当天下午就从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出发,科考船搭载着新型深海潜水装备和量子爆破装置,朝着威德尔海疾驰。与此同时,沈慕言成功将星链卫星切换到最高加密频段,干扰造成的信号波动大幅减弱;江辰的技术小组仅用6小时就研发出“抗干扰模块”,通过星链远程推送到南极的生态监测站,筑牢了数据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天后,科考船抵达威德尔海目标海域。此时的南极正值极昼,海面漂浮着巨大的冰山,阳光反射在冰面上,刺得人睁不开眼。赵毅和三名队员穿戴好抗压潜水服,背上装有量子探测器和爆破装置的装备包,在潜水舱待命。
“沈哥,干扰源的精准坐标已锁定,隐蔽舱室在残骸东南侧的岩石缝隙中,入口被一块巨大的合金板挡住。”队员操控的深海探测器传回实时画面。
沈慕言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陈曦分析过,合金板下方有能量管线,是干扰设备的供电线路。你们可以用量子切割器切断管线,让设备断电,再炸开入口。注意,舱室内可能有能量陷阱,探测器显示里面有高强度的电磁脉冲装置。”
赵毅比了个“oK”的手势,率先跳入冰冷的海水中。深海1500米处,黑暗与高压交织,只有头盔上的探照灯发出微弱的光芒。队员们按照探测器的指引,穿过错综复杂的残骸碎片,终于找到了隐蔽舱室的入口。
巨大的合金板上布满了腐蚀痕迹,下方的能量管线闪烁着微弱的蓝光。赵毅示意队员们掩护,自己则拿出量子切割器,小心翼翼地切断管线。管线被切断的瞬间,舱室内传来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干扰信号的强度瞬间下降了60%。
“设备断电了!准备爆破入口!”赵毅大喊,队员们立刻将爆破装置贴在合金板上,设定好倒计时后,快速退到安全区域。
“轰”的一声闷响,合金板被炸开一个缺口,露出里面的隐蔽舱室。舱室内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电子设备,三名穿着黑色潜水服的“深海守望者”正慌乱地操作着控制台,试图重启干扰设备。
“不许动!”赵毅带领队员冲进去,量子干扰枪对准三人。
三名“深海守望者”见状,立刻按下控制台的红色按钮,舱室内瞬间弥漫起刺鼻的烟雾,同时启动了电磁脉冲装置。“不好!”赵毅大喊,队员们立刻启动潜水服的电磁防护模式,避免设备被干扰。
烟雾中,一名“深海守望者”趁机按下了另一个按钮,舱室的底部突然打开一道暗门,海水瞬间涌入。“我们走!让他们陪葬!”三人朝着暗门冲去。
赵毅眼疾手快,量子干扰枪射出一道蓝色光束,击中其中两人的潜水服推进器,两人失去平衡,被海水裹挟着撞在舱壁上。第三名“深海守望者”成功跳入暗门,消失在黑暗的海水中。
“追!”赵毅带领队员跟着跳入暗门,暗门下方是一条狭窄的海底通道,通道尽头连接着一艘小型潜水器。那名“深海守望者”正启动潜水器,准备逃离。
“不能让他跑了!”一名队员举起量子干扰枪,射中潜水器的动力系统。潜水器的推进器瞬间失效,在海水中失去控制,原地打转。
赵毅冲上前,一把抓住潜水器的舱门,将其强行打开,将里面的“深海守望者”拖了出来。三名“深海守望者”全部被制服,舱室内的干扰设备也被彻底摧毁。
就在队员们准备撤离时,被制服的“深海守望者”突然狂笑起来:“你们以为摧毁干扰设备就结束了?太晚了!我们已经破解了南极生态监测站的部分数据,并且向全球发送了‘冰川融化加速是公益项目过度干预’的虚假报告!不出24小时,全球就会掀起抵制气候公益的浪潮,你们的星链计划,终将功亏一篑!”
赵毅脸色一变,立刻对着通讯器大喊:“沈哥,他说他们已经篡改了部分监测数据,还发送了虚假报告!”
指挥中心内,苏婉的脸色瞬间惨白:“不好!‘善意透明平台’的南极数据板块,已经出现大量质疑留言,社交媒体上,‘气候公益是骗局’的话题正在快速发酵,已经有12个国家的环保组织提出暂停与联盟的合作!”
陆栀念的眼神凝重起来:“沈慕言,立刻启动‘数据溯源程序’,公开监测数据的原始记录和量子溯源凭证,证明数据的真实性;江辰,用‘善意防火墙’拦截虚假报告的传播,同时制作科普视频,解释冰川融化的自然规律和公益项目的干预逻辑;苏婉,联系全球主流媒体,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真相;魏然,协调国际气象组织和环保机构,发布权威声明,佐证我们的数据真实有效。”
“收到!”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沈慕言的“数据溯源程序”快速生成详细的凭证链,每一组监测数据的采集时间、地点、设备编号、操作人员信息都清晰可查,通过“善意透明平台”向全球公开;江辰的技术小组制作的科普视频生动易懂,用动画演示了冰川融化的原因和公益项目的积极作用,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苏婉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全球200多家媒体参与,她现场展示了原始数据和被篡改的证据,痛斥混沌之眼的阴谋;国际气象组织和环保机构也第一时间发布声明,支持联盟的气候公益项目。
24小时后,虚假报告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社交媒体上的质疑声被理性的讨论取代,12个国家的环保组织也撤回了暂停合作的决定,“善意透明平台”的信任度评分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因为及时、透明的应对,提升到了9.5分。
赵毅的小队押解着三名“深海守望者”返回联盟总部。经过审讯,三人交代了混沌之眼的残余计划:“深海守望者”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干扰星链、篡改生态数据,引发全球对气候公益的信任危机,进而破坏“公益星链计划”的全球布局,为混沌之眼的“终极复兴”争取时间。他们还透露,混沌之眼还有最后一批核心成员,隐藏在太平洋的一座海底火山附近,正在研发新的“生态干扰武器”。
指挥中心内,陆栀念看着审讯记录,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混沌之眼的余波未平,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沈慕言,你和陈曦分析‘生态干扰武器’的可能类型和能量特征;赵毅,组建深海行动小队,针对海底火山区域进行专项训练;苏婉,继续强化‘善意透明平台’和星链的安全防护,联合国际刑警,追踪混沌之眼残余成员的踪迹;江辰,带领技术小组,研发‘生态监测预警系统’,提前预判可能的生态干扰攻击。”
“我们一定会彻底肃清混沌之眼的残余势力,守护好我们的公益事业。”沈慕言的声音坚定。
陆栀念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天际的星链卫星信号,心中满是感慨。从肯尼亚的危机初现,到南极的深海博弈,从光明会的百年阴谋,到混沌之眼的持续反扑,这场善意的守护战从未停歇。但她知道,只要团队同心,只要坚守透明、公正、共治的初心,只要全球数十亿人心中的善意不灭,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太平洋的海底火山区域,黑暗的海水中,一座隐蔽的基地正在悄然运转。混沌之眼的残余成员盯着屏幕上的星链数据,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深海之下酝酿。而陆栀念和她的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再次扬帆起航,朝着新的战场,坚定前行。善意的星链已经点亮,绝不会被黑暗轻易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