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马龙你来真的啊?”
马龙身边的大佬们,听到马龙这么说,纷纷对马龙侧目。
此前大家瞎起哄,让马龙跟怡和在成衣出口配额拍卖会上大战一场。
现在马龙提出自己即将弹尽粮绝,急需大家的帮助,故而提出了借钱的请求。
而且,借钱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他们先开口提出来的。
正所谓,自己装的比,跪着也要装完。
如今马龙听信他们的话,都准备背水一战啦!
到了这个份上,他们这些之前在一旁挑唆的人,眼下怎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呢?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自然丢不起这个脸。
于是乎,没有一人例外,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借了马龙百八十万。
即便是荣知权这类国字号纺织厂的总经理,也以公司的名义,暂借了马龙一百万。
当然了,这一切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大家只是在嘴巴上说过,要借马龙一百万,借一百五十万,借两百万。
毕竟现在成衣出口配额拍卖会还在进行当中,根本没时间去银行转账。
至于掏出支票簿,用支票支付。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支票账户是公司账户还是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的话,通常身价上亿的香江大亨,个人账户里也没几百万现金。
人家开支票,都是几万几万的数目,一下子开出一百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一亿左右产值的制造业企业,能有一两千万的现金已经算不错了。
像和记这样几十亿市值的四大洋行,也因为亏了一个多亿,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危机。
所以,表面风光的大老板,往往看着很有钱,实际上手头上没什么钱。
平时大宗交易,都是花公司的钱。
像百万级别的支出,也只能走公司账户。
而公司账户的话,开支票又需要经过财务的审核。
换而言之,即便开出支票来,没有财务审核,没有财务盖章,也只是空头支票。
为了避免大家说空话,事后不认账,马龙必须想个法子,将借钱的事情彻底敲定下来。
然而在这个时候,怡和那边的竞拍者再次举起了手中的5号竞拍号牌。
“58万!感谢5号贵宾出价58万!
还有没有再加一口的?
58万!目前5号贵宾出到了58万!”
拍卖师见怡和再度出手,示意过怡和那边的竞拍人后,又转头看向马龙。
马龙正准备将借钱的事彻底敲定下来,刚想开口说点什么,也被这种事情打岔。
“马龙,该你啦!”
“是啊,我们都把钱借给你啦!”
“别丢分!”
在众人的起哄下,马龙只能再度举牌。
“7号贵宾出价59万!感谢7号贵宾!
是不是还能加上一口?
60万?60万有没有?”
马龙和怡和已经打起来了,拍卖师也是不断拱火,希望怡和再度出手,抬一抬价格。
只不过,去年一组成衣出口配额的均价也就58万。
虽说有小地区的出口配额拉低了均价,但是小地区配额占比不到10%,对均价的影响并不大。
成衣出口配额的大头还是美国和欧共体。
单以去年欧共体成衣出口配额的成交价来说,基本上都在55万到57万之间。
今年香江纺织业受到石油危机影响——主要是原料、电费、航运价格上涨,导致纺织业制造成本和出口成本进一步增加。
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港英政府这边还提供了更多的出口配额。
即便是怡和,这种时候也不得不考虑成衣出口配额的成本问题。
所以,此前马龙竞价到55万,现场无一人愿意继续加价。
直至怡和作为四大洋行之首,碍于面子不得不出面与马龙相争,这才亲自下场,跟马龙做过一场。
可问题是,面子能值几个钱?
给马龙提了两次价,让马龙吃个闷亏,也算可以了。
要是继续加价,马龙主动撤了,那岂不是赔本卖吆喝?
“恭喜7号贵宾,您以59万成交价,拍下251号拍品!”
拍卖师落锤,确定马龙赢下了这一仗,成功逼退怡和代表,拍下了251号拍品。
紧接着,拍卖师又开始主持拍卖第252号拍品,同样是一组欧共体的成衣出口配额。
马龙没有急于摆出“连庄”的手势,而是看怡和接下来会怎么出招。
与此同时,周边的那些大佬们,也纷纷向马龙恭贺起来,当然起哄的味道依旧很明显。
“了不起啊,马龙!”
“太棒了,怡和的人都被你吓退了!”
“好样的,就是要这样干!”
“怡和没什么了不起的,马龙继续跟他们打!我们支持你!”
“再接再厉啊,多搞四大洋行两下子,让他们知道我们华商的厉害!”
对此,马龙只是嘴角上翘,微微一笑。
“没有各位前辈的支持,我无法击退怡和。
各位的大恩大德,马龙铭记在心。
今天风头是我出的,成衣出口配额也是我拿的。
什么便宜都让我占了,真叫马龙无地自容啊!
我想,只是一句‘大恩大德,铭记于心’,这有点对不住大家。
不如这样好了,我给大家写张欠条。
首先呢,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其次,等我将欠款还完,到时候只用跟我写张还款证明,这张欠条就能留下来。
以后,大家就将当做是历史见证、战利品,证明今晚是属于我们所有人一起的胜利。
各位意下如何?”
马龙突然说要给大家写欠条,即便是久经沙场的商界老狐狸,也被搞懵了。
“马龙,不用那么认真,欠条就不用写了!”
“是啊,不用搞这么麻烦。我们还能信不过你吗?”
“对啊,这种事情说一声就行了,何必搞那么麻烦呢?”
众人纷纷拍着胸脯表示不用写欠条,大家相信马龙的信誉,相信马龙的还款能力。
可问题是,马龙不相信他们愿意真的借钱给他,愿意痛快打款。
老子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马龙先写借条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收到借条后,碍于情面,就不得不真金白银的借钱给马龙了。
总之,归结起来,两个字——打钱!
为了确保大家能够爽快打钱,马龙不得不向他们强调:“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
我们不是兄弟,也没有血缘关系。
我只是一个纺织行业的晚辈,大家都是我的前辈。
今日大家如此厚爱我,那我也不能不尊重大家,将这今日欠下的恩情,铭记在心。
有道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欠条里白纸黑字,将一切都写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
到时候即便我工作太忙,一时疏忽,忘记欠款的事情。
各位前辈也可以拿欠条来找我,帮助我回想起这件事。
到时候,我感念各位的恩情,各位也能拿回本来属于你们的钱。
这样做事有理有据,难道不好吗?”
面对马龙的坦诚相待、肺腑之言,大家只能默然相顾,最终点头应下。
不就是签借款单吗?反正钱也没给,马龙都不担心,他们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至于马龙,只要将欠条写的明明白白,再依靠银行交易流水佐证。
即便签了欠条,人家没转账,又如何能从马龙手里坑走上百万的欠款呢?
人家真要不借钱反诬,马龙反倒能借机生事,找记者曝光此事,让对方名誉扫地。
同行是冤家!
马龙很清楚,他在纺织业这一块的竞争对手,不止是四大洋行,以及其他英资企业。
华商同样有可能成为他的敌人。
特别是改开以后,大家都要进入内地市场,届时必然会碰撞出一些火花。
今天这群人欺负马龙年纪小,教唆马龙跟四大洋行开战。
既然这群人跳得这么欢,那么马龙也想找机会给他们来一下子!
不过,在马龙的反套路下,人家真准备借钱,而且有些人或许真想交好马龙,卖马龙一个人情。
所以,马龙也需要仔细甄别一下,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商战的正确开启方式,不是一对一,而是拉一批打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