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道:“即使吕布本领再强,也难以从襄中牢笼中逃脱。”
城中的粮草虽不多,但只要一直围困下去,便可轻易擒获吕布。
尽管有人担忧吕布会选择突围,但杨松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自寻死路。
襄中北部有曹洪、于禁的兵马,南部则是汉中精锐以及荆州军蔡瑁,吕布一旦行动,必死无疑。
杨松的话让众人信心倍增。
接下来,他开始谈论另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应邀进入汉中的豫州、荆州兵马。
他们同样对汉中虎视眈眈。
之前张鲁收到刘备要攻取汉中的消息后,曾联络盟友刘表和曹操,然而这些人并非省油的灯,随时可能背后插刀。
张鲁此刻的心情复杂无比。
他在汉中一手遮天,但天下大势却不是他能轻易扭转的。
他必须和曹操、刘表等人为盟,然而汉中的命运依旧悬于一线。
不过无论怎样,必须先拿下吕布这支兵马。
只要张鲁手中有兵马,五斗米教依旧存在,汉中就依然在他的掌控之中。
此时,一名士兵上前来报告军情。
得知城门大开,主公所率领的军队皆惊。
吕布于校场之上,面对所有兵马,城外张鲁大军及曹洪、于禁已逼近。
消息接连传来,展现战况紧张。
吕布淡定自若,回应“来得好”
。
吕布精神焕发之际,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他目光如炬,高举方天画戟,扫视全军。
校场中,气氛紧张至极,众人齐声高喊:“无惧!”
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意志。
这些将士自并州九原郡起便追随吕布,出生入死,军魂所在便是吕布的勇猛无双。
吕布振奋士气,激励全军:“敌军虽众,但我等狭路相逢勇者胜!汉中乃是朝廷之地,今日随我一战,共铸辉煌!”
随着他的长啸,“战!”
的呼声震天响。
夕阳余晖下,大战一触即发。
吕布率领三军将士奋勇杀敌,亲率精锐迎头痛击进犯的敌军。
他如一头暴龙般,所向披靡,任何敌人皆无法抵挡其锋芒。
在时值傍晚的襄中军镇西城处,残阳如血,汉军将士围绕吕布形成了尖锐的军阵。
吕布一马当先,带领众将士奋力冲杀,口中高喊:“大汉将士,有我无敌!”
其勇猛之势无人可挡。
吕布率领军队,以他个人为箭头核心,向刚进入城内的五斗米教信徒军队发起冲锋。
他高喊口号:“五斗米教乱臣贼子,大汉吕布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随后,吕布跃马冲锋,手持方天画戟,直接杀入敌军之中。
他的戟法凌厉无比,瞬间便斩杀了汉中军的先锋大将,令在场的士兵们胆寒心惊。
吕布的豪情壮志和战斗意志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声音直冲云霄,震撼着每一位汉中军队的将士。
面对如此强大且不可一世的汉军主将吕布,汉中军的信徒们瞬间溃不成军。
混乱之中,大将杨昂挺身而出,他愤怒地挥舞大刀,冲向吕布。
他知道与吕布的力量悬殊,但身为汉中兵马的主将,他必须站出来迎战。
吕布看到杨昂的挑战,大喜过望。
他纵马飞跃,用力甩出方天画戟,向杨昂发动猛攻。
他们的战斗如同泰山压顶,震撼人心。
杨昂虽然举刀格挡,但他的战马却无法承受这种强大的力量,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在画戟和杨昂大刀的碰撞中,杨昂被震得从马上跌落,重伤倒地。
他的口中喷出鲜血,头晕目眩。
吕布的战斗力令人惊叹,他的胜利再次证明了他是无人能敌的勇士。
吕布挥舞的方天画戟瞬间逼至杨昂头颅之际。
一声冷斥,“不过如此!”
一个回合间,杨昂便落败。
此时的他惊愕万分,面对吕布的戟刃,他抬头,眼中充满难以置信。
周围汉中军将士也为之震惊,士气瞬间低落。
吕布高举画戟,嘲讽道:“汉中没有大将了吗?就凭你们也想割据大汉的土地?”
吕布意在立威,只有展现出无法匹敌的强势形象,才能稳固军心。
他知道这场战斗极为艰难,不仅要突围,还需重创汉中军兵力。
因此,他必须确保将士们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
四方汇聚的汉军将士高呼“杀”
,在看到主将如此强势的表现后,士气更加高涨。
此时远处传来张鲁的咆哮声,吕布望去。
当张鲁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吕布冷笑嘲讽道:“张鲁,你还敢现身?”
面对吕布的嘲讽,张鲁愤怒回应。
然而吕布面无表情,面对张鲁的挑衅,他淡定回应:“死到临头的应该是你!”
随后在众多将士的注视下,他的方天画戟疾如闪电,一斩而过,瞬间便有鲜血溅起三尺之高。
张鲁目睹杨昂被杀,愤怒至极。
他发誓以天师道之名,若不能斩尽吕布麾下所有将士,绝不收兵。
怒火燃烧的他命令汉中军将士不断冲进城中。
吕布毫不畏惧,亲自锁定张鲁进行挑战。
一场血腥战斗爆发,双方将士激烈冲撞,血液染红了整个战场。
与此同时,于禁和曹洪的兵马也杀入城中。
他们发现汉军以防守为主,且吕布不见踪影,猜到了吕布的计策。
他们决定继续进攻,尽快凿穿汉军阵型。
刘胜在棺中小世界内旁观战斗,感叹吕布的个人战力无与伦比,并感慨这种计策只有吕布和赵云能胜任。
战斗愈发激烈,火光与血色映红了天地。
喊杀声回荡耳畔,气氛紧张如弦绷。
吕布的无敌之威,身披铠甲,染满敌血,如修罗降世。
战斗从夜晚延续至黎明。
他下令东城将士撤至西城集结。
荀攸的战术计划能否成功执行,关键在此一举。
吕布命令全军集结西城之际,张鲁已布下堵死吕布于城中的策略。
面对吕布的困境,张鲁嘲讽道:“吕布,你已无处可逃,何不投降?”
话未毕,一名士兵急匆匆奔至张鲁面前:“报,主公!大事不妙!”
他气喘吁吁,“南郑失守了!”
此言一出,张鲁如遭雷击,大脑瞬间空白。
南郑失守?这怎么可能!城高墙厚且有弟张卫镇守。
然而残酷的现实让他无法置信,南郑真的丢了。
听到叛徒的消息和他弟张卫被斩的消息,张鲁愤怒至极。
张鲁听到杨松逃跑的消息后震惊,脸色苍白。
吕布得知南郑失守的消息后放声大笑,随后率领军队猛烈进攻张鲁。
张鲁的军队士气低落,无法抵挡吕布的攻击。
杨任试图保护张鲁撤退,但张鲁已陷入绝望,无法听取他的建议。
杨任只能强行让张鲁撤退, ** 军队撤离襄中。
吕布率军追击,但在公达先生的安排下,马岱突袭豫州和荆州的粮道,使得吕布无法追击。
张鲁的军队虽然撤退,但仍面临来自曹洪、于禁等人的追击威胁。
曹洪等人得知南郑失守的消息后大为失望,对张鲁的表现极为不满,并感到愤怒和沮丧。
曹洪还未解气,便又传来坏消息。
汉军马岱奇袭数百里,已经攻入上庸郡一带,意图截断我军粮道。
曹洪和于禁闻讯大惊。
随后又有报告称,蔡瑁得知马岱行动后,已经率领军队撤离襄中前往上庸。
于禁愤怒地骂道“竖子”
,蔡瑁的撤离意味着豫州军将独自面对吕布,汉中的局势也将由吕布掌控。
曹洪和于禁决定立即撤军,返回上庸。
在襄中的西城,吕布站在城头上,看着东面的豫州军如潮水般退去。
旁边的部将询问是否应该乘胜追击。
此时,一名小兵来报,称公达先生传话,不必追击豫州军,因为徐晃的部队已经提前设伏。
众人惊讶于徐晃何时进入汉中,吕布等人之前并不知道徐晃已经深入汉中。
此前,吕布、庞德、马岱、荀攸等人率军进攻汉中,而赵云、徐晃、徐荣则驻守关中、司隶一带的雍州。
现在徐晃的出现为战局带来了新的变数。
刘备大军南下,顺利抵达破败的襄中。
将士们热切恭迎主公的到来。
城内虽已清理,但战争的残酷痕迹依旧历历在目。
好消息接连传来,马岱成功突袭敌军粮道,徐晃亦有埋伏大胜。
刘备闻讯大喜,亲自接见军师荀攸,对其赞誉有加。
汉中治所南郑,迎接刘备的是庞德率军。
欢庆之余,提及汉中张鲁的残余势力仍存。
此刻,一位将领挺身而出,愿意领兵擒拿张鲁。
众人瞩目之下,这位英勇的将领将在汉中的风云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时,人间突然显现神迹,似乎在预示或鼓舞那些犹豫的人。
大殿中,文聘挺身而出,提出擒拿张鲁的建议。
他刚投诚不久,壮志未酬,决心统率三千兵马,迅速追击张鲁,务必擒得张鲁,献于刘备面前。
张飞虽有疑虑,担心文聘叛变,但文聘郑重发誓,若背叛则天打雷劈,甚至愿意将发丝交予张飞作为保证。
刘备信任文聘,赐予宝剑,鼓励他斩将夺旗。
文聘接过宝剑,坚定离去。
张飞虽有直言不讳的习惯,但在刘备提醒后也有所收敛。
刘备担心张鲁会南下巴郡与刘璋汇合带来麻烦。
刘备闻荀攸提醒,立即追问应对策略。
刘备知张鲁与刘璋不合,但仍留一手以防万一。
荀攸建议派徐晃领兵至汉中南部以防张鲁南下。
刘备依计行事,徐晃领命前往。
在西城,张鲁麾下兵马驻扎于此,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
杨任提议南下与刘璋汇合,但张鲁认为汉中和益州本就不合,南下可能被刘璋囚禁,打算前往荆州。
然而前往荆州需经过上庸,而上庸由马岱占据,不会轻易放他们过去。
此时,城外传来文聘率三千兵马挑衅的消息,张鲁愤怒出府直奔城头。
城外文聘纵马驰骋,威风凛凛。
张鲁瞄准文聘,拉满弓弦射出一箭。
一声哐当响起,文聘举枪挡下箭矢。
随即他大声质问张鲁,指责对方不识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