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苏双收购的布帛被曹操的人截断,他努力压低市价却未能撼动当地货物价格。
就在两人疑虑之际,一个坏消息传来——他们的商会中有人被策反。
这令两人大为震惊。
两人同时猛然站起,面露难以置信之色。
甄俨急切地问道:“细说详情!”
暗哨开口:“锦衣卫的兄弟们正在全力打探消息。
目前只知苏双麾下的商贾李立,已被豫州暗卫捕获。”
而且,李立并未对外透露自己被逮捕的消息。
这暗示了他可能已经叛变。
殿内两人震惊不已,倒吸一口凉气。
甄俨一挥手下令:“继续探查!”
此时,殿内突然闪现一道光华,刘胜的影像出现在半空中。
甄俨和糜竺纷纷行礼:“拜见靖王。”
刘胜点点头,甄俨开始汇报情况:“靖王,李立知道我们所有计划。
现在情况紧急,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他咬牙说道,“靖王,对于豫州内剩余的一百亿货物,我们应该迅速抛售。
对于李立,我们该如何处理?”
刘胜微笑回应:“如何处理,你们自然比我更清楚。
对于李立,既然他已叛变,那就陪他演一场戏吧。
传令给李立,告诉他我们要集中最后的资金,目标是彻底打垮豫州汝南、陈国等郡的市场交易,最终目标是颍川郡。”
刘胜身影瞬间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只留下错愕的甄俨和糜竺。
陈郡城中,已成为百姓聚集的大营。
龚贲与其弟龚镇领兵占据此城,对外号称三万兵马,实则只有六七千,且多为无武器、战斗力低下的百姓。
龚贲,曾追随张角、龚都,有一定的领兵能力,他从中挑选了一千名青壮,组建了一支长枪兵。
枪是从占领的府衙仓库里缴获的。
此刻,龚贲坐于殿内大厅,神情凝重。
其心中疑惑为何官军迟迟未出现平叛。
自其带领队伍北上占城以来,势如破竹,但这越发让其感到不安。
想起昔日跟随龚都时,曹操麾下的兵马轻易击败龚都,而自己的队伍战力远不如当时龚都的兵马,如何抵挡曹操进攻?
“为何曹操不出兵?”
龚贲困惑不解。
他觉得自己如同笼中待死的鸟。
此时,其弟龚镇进来告知,有一年轻人来访,自称能助一臂之力。
尽管龚镇对此表示不屑,但龚贲仍决定让他进来。
周宇,身为大汉皇叔麾下豫州陈国郡锦衣卫百户,特来助两位。
锦衣卫之名一出,龚贲和龚镇兄弟俩立刻肃然起敬。
他们多次依靠锦衣卫的消息。
周宇的到访引起了龚贲的重视,后者命令其弟龚镇守在门口,不允许任何无关人员接近。
屋内只剩龚贲和周宇两人。
周宇直言不讳地询问龚贲关于曹操为何没有发兵的原因。
对此,龚贲表示并不清楚。
周宇进一步透露,曹操目前自顾不暇,正在与大汉皇叔麾下的另一势力交战。
然而,龚贲对此有些疑虑,因为他听说豫州境内并没有大规模混战。
周宇进一步解释说,某些战争并未被大众认为是战争。
接下来的交谈中,周宇告诉龚贲近期物价高涨背后的原因——龚贲聚众的起因就是无法承受高昂的粮价而铤而走险的事件背后其实是锦衣卫在暗中推动物价波动。
得知 ** 后,龚贲震惊不已。
他原以为这一切都是曹操所为。
周宇确认此事确实是由锦衣卫所为。
听到这个消息后,龚贲大为震撼,忍不住大声抱怨他们的决策使他等百姓陷入了绝境之中。
他的情绪剧烈波动导致他有些踉跄的步伐和强烈的情绪波动。
你瞪着曹操的生意失败后有些失衡了吧?”
这样的反差真的让他大失所望。
周宇下令聚集人马,准备前往兖州。
然而龚贲担忧豫州北部边境有大军镇守,不知如何过去。
周宇摆手示意不必担心,只要求聚集兵马和人员,其他会安排妥当。
在颍川郡商业司府衙的偏殿内,程昱和陈群正在讨论。
陈群思索他们是否将目标定在陈国和汝南一带,而程昱则表示怀疑。
他对商道人心了解不足,认为对方商贾出身的人思维不同于常人。
他担心甄俨和糜竺已经知道有内奸。
他们多次利用锦衣卫协助从暗卫手中逃脱。
陈群对此感到惋惜。
两人决定将重心放在汝南郡一带,以保持该地的稳定。
然而这也导致颍川郡物价出现大幅度波动,各城物价在短时间内急剧下跌,商品过剩导致价格暴跌,最终可能对整个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曹操面对颍川郡的经济崩溃和豫州的惨状,深感痛心。
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市场停滞,百姓怨声载道。
程昱、陈群等人努力无效,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
商贾被卷走,士兵汇报的战败消息更是让程昱直接昏厥过去。
在许昌城的曹操府邸里,程昱和陈群低头请罪,他们知道自己未能挽回局面,责任重大。
曹操脸色铁青,这一场经济战给他带来的损失惨重,相当于豫州五年的赋税总额,并且还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失。
这一切的责任,他深知在于自己领导不当。
曹操深刻认识到轻视了商贾阶层的重要性后,决定调整策略,将豫州经济恢复作为首要任务。
他召集众人,布置任务,决定全力恢复豫州各地的市场交易并稳定民生。
而另一边,刘备在得知甄俨和糜竺在豫州的胜利后十分欣喜,他命令在商贾回归后给予奖励。
同时,刘备正赶往位于青州海滨的港口。
千乘县是青州通往海域的重要港口之一,自刘备平定青州和徐州后,便开始着手构建强大的军队,意图统一整个汉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军规模已相当可观,新增的陈登和鲁肃两位将领更是推动了其迅猛的发展势头。
千乘县因军队的发展而受益匪浅,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城迅速崛起,如今已成为刘备麾下的重要城池之一。
千乘县拥有三个港口,北部港口和东部港口是军事专用港口,而南部港口则是商用和民用港口。
刘备感叹时光流转,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千乘县,看到眼前的繁荣景象,他深感欣慰。
典韦看到千乘县的进步感到振奋,对刘备表示有了这座城池,军队必将更加强大。
鲁肃作为青州军队的大统领,负责训练一支能够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精锐部队。
鲁肃知道刘备此次前来是为了视察新船的下水,便直接带领他前往千乘县的船厂。
这座新建不久的船厂,已经成为青州境内最大的船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太史慈率众前来拜见刘备,船厂外行礼。
刘备点头回应。
青州留守的大将包括张合、张绣、颜良等,经过商议决定让太史慈进军发展。
太史慈引领刘备前往船厂,新船已准备就绪。
众多军将士纷纷开口朝拜,声势震天。
刘晔带领技术人员出现,汇报已成功制造出刘备所需的铁甲船。
刘备前往查看,在天字下坊里,一艘红色帆布覆盖的巨型楼船屹立在港口。
刘晔请刘备揭布,这一举动象征着历史性的突破和里程碑式的成就。
刘备亲自揭开帆布,船身展现,众人惊叹。
这艘铁架楼船虽规模不及五层大楼船,但全身铺以铁板,配备风帆和重弩,展现出独特的战斗力。
** 位置设有一台投石机。
朝廷近期研发的铁甲战船已经面世。
“主公!”
刘晔开始向刘备介绍这艘新船。
“此船以木材为主体,外部覆盖坚固铁板,其抗冲击能力是普通战船的十倍,并具备出色的远程航行能力。”
大海的风浪是战船的最大挑战。
当前汉域内的主流战船仅能在长江、黄河等区域活动,无法应对无边大海的浪涛,船身将在海浪的拍打中损毁。
刘备满意地点头:“不错,确实出色。”
他是少数了解汉域之外有更广阔天地的人,因此他期待能有更坚固的船只,以便征战更广阔的世界。
刘备提出疑问:“你们对其航行能力进行过测试吗?”
他担心船只在下海仪式中因铁甲过重而下沉。
刘晔回应:“请主公放心,我们已经对其进行了多次测试,超过百次。”
他坚持精益求精。
“请主公为这艘战船命名。”
众人请求刘备为新船命名。
当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备身上。
刘备思考后决定:“此船在青州下水,便称其为‘青州号’。”
命令下达后,新船的名字便确定了。
刘备进一步下令:“我要求青州及周边所有造船工坊全力生产,未来三年内,我希望能看到大汉的战船全部披上铁甲,扬帆大海,征战天下。”
这青州号不仅仅是战船,更是点燃汉家儿郎征战天下的 ** 的象征。
青州外的大海之中。
战旗猎猎,海风激荡。
在这宽广的海面上,一支舰队正在航行。
舰队中心,刘备立于船头,披风随风摆动,目光坚定,面对汹涌的海浪。
他道:“人们常说南人擅长驾舟,北人擅长驭马。
但今日,我要证明南人能乘风破浪,北人也同样可以。”
太史慈在一旁劝道:“主公,风大浪高,您贵为万金之躯,还是回船舱避风吧。”
刘备曾提出要到海上漫游,于是有了此刻的情境。
太史慈早已习惯海上的风浪,从青州到幽州再到返回青州,他都是随船过海。
刘备突然问太史慈:“子义,你觉得大海如何?”
太史慈回答:“大海广阔无边。”
这是他对 ** 的第一印象,从陆地出发,一直漂流至有海的地方,未知何时才能达到海的尽头。
刘备笑道:“我们目前看不到大海的尽头,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尚未足够。
我见识过地球仪,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圆形的星球上。
总有一天,我们的战船能横扫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