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衣服缝好了,你试一下合身不?”姜姑拿了一件米黄棉布衣服过来。
“可以,挺好。”三郎活动关节,并没有牵扯感。
“把我的腰带改一下,飞刀刀把朝前斜一点。”三郎在关键的位置用木碳笔画上记号。
姜姑还是穿着粗麻带补丁的衣裤,忍不住开口,“现在有条件了,就不要老穿破衣服。赵大姐送过来的布料不做衣服,当心长虫子。”
姜姑微笑道:“怎么会呢?”
三郎指着屋里的箱子,“把那些绸缎都做成衣服穿,再弄件裙子,给小红多做几件,小姑娘爱美。
还有内衣要多做一些,光光滑滑的,贴身穿舒服,给我也做几条,麻裤穿得我蛋疼。”
“好的,相公。”姜姑低下脑袋小脸微红。
三郎左右看了一眼,低声问道:“前几天我让你做的那个豆荚呢,做好了没有?”
姜姑的脑袋埋的更低了,声音轻不可闻,“做好了。”
“做好了!怎么没见你穿呢?记得要穿。哪里不好,就改。改到舒服为止。不仅自己要穿,还有推荐给四妹,赵大小姐她们穿。”
三郎看了他一眼,“我跟你说的是正经话,是生意,别想歪了。穿这个豆荚,目的有三个,一是健康,二是美观。有时候美观往往比健康更重要。所以要定型,就是不让她下垂,你懂吗?”
姜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问道:“那三呢?”
三郎一愣,第三点还真没想出来,笑道:“三要你自己琢磨去。”
回到院子里,三郎开始完善自己的设计稿纸。画的是一个鸭舌帽,他想让姜姑给他做个帽子,遮挡太阳。
麻布够硬可以做帽檐,棉布柔软做里衬,很好的设计。正在洋洋自得的时候,五婶挑着半担水过来,黝黑的脸上一脸愁容。
三郎取出一个铜板交给她,“怎么啦五婶?”
五婶唉声叹气,“等了一个上午才打了半担水,再下去怕是没水吃了。”
“这么严重了?”平时不用自己打水没关水。三郎眉心紧锁,没水就麻烦大了。
“是啊,老人商量着再求水神……”五婶按住了嘴巴,露出尴尬的表情。
三郎回以微笑,表示并不介意。
当即进厨房提着两三斤大米和一条肉,赶去找村长。
“三郎,有什么事吗?”村长看到三郎又提着东西过来不悦道:“来就来嘛,别老带东西过来。咱又不是外人。”
“一点小心意。”三郎递上一根卷烟,自己点了一根,“叔,来我帮你点上。”
“你小子还挺能整,搞出这么个玩意。”村长感觉挺新鲜。
两人开始吞云吐雾,三郎询问起水源的问题。
“我们在祖祖辈辈这里住了几百年,附近的山山水水清清楚楚。找不到新水源的。”村长一脸愁容。
“东边山上不是还有一点水源吗?山上有水山下不可能没有啊?”三郎不解。
“山下都是硬邦邦的石头,石头底下有什么,谁能知道。”
“也是。再干旱下去,没水了怎么办?”
“没水了,只能搬迁,搬到有水的地方去。”
村长把剩下的烟头塞开烟斗里继续抽,“我已经派人出去打探。
没有足够的水,整个江庄从此就要散了,大家各自逃难去吧。”声音里蕴含着无限的悲伤。
“我去东山那边找找。”三郎离开村长家,去找猴子作伴。
站在南山,往北望,观察山势走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嘀咕着:“按理说,这么大的山。半山腰有水,山下肯定有水源才对,你说是吧?”
没听到猴子回答的声音,低头一看,猴子蹲在地上睡着了。
三郎一脚踢醒他,“你昨晚干什么去了?”
猴子愁眉苦脸:“我大哥和嫂子吵了一宿,今早带孩子走了。闹得一宿没睡好。”
“他们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吵架?”
“还不是村里待不下去,带着孩子去汲水镇要饭了。”
三郎不语,他家的日子过好了,没去想别人家越来越难熬。
没有水,他也要带着姜姑和小红背井离乡。
对杜家庄他没有太多感情,姜姑估计舍不得离开。
真的要走不能把四妹,二哥,扔下不管。还有不常见面的老娘,石柱一家也不错,猴子也想带着,还欠着李寡妇恩情……
想到短短不到一个月竟然有了如此多的羁绊,三郎暗自惊讶,能不离开还是,尽量不要离开吧。
“猴子,我想去山脚下看看,你想睡觉,就回家去睡吧。”
“我精神了。”猴子揉了揉眼睛,站起来,“我跟三哥一起去。”
“那就走吧。”三郎领先带路,往对面山下走去。
山脚下原本有一条小溪,现在已经彻底干枯。
三郎想安静听一下,石层底下有没有水流的声音。却只听见山风吹过枯叶的沙沙声。
巡了一路,他已经束手无策。
“系统,系统。”三郎只能求助。
“在呢。”温柔的女声响起。
“我想要在这块区域寻找水源,有什么办法?”
“扫描地形,分析植物根系水分含量。”脑海里字幕浮现,“向西上行三百米。”
三郎顺着小溪往上走了三百来米。
系统提示:石层底下五点三米处,有一条暗河,由东向西流淌。
三郎判别方向,由东向西,不是经过村里吗?
村里头东西两口井,可能就在暗河的附近,东边的水井位置比较高,先停的水。现在可能水位下降,西边井里也开始没水了。
三郎已有主意,带着猴子回村,来到东边水井。
“系统,系统。”
“在呢。”
“井下有水吗?”
“扫描中……五点六米深处有水源,井底偏北十一米往下五米,有地下河。”
三郎大喜,直接去找村长。
“我想把东边水井往下掏深些,可能会出水。”
“我也想到过,井底都只石头,不好挖。”
“以前有水,就有裂缝,多费点力,总能挖下去的。”
“哎!村长叹气道:“平时还好说,现在大家都吃不饱,想方设法找吃的,谁也不愿去做这些没希望的事情。”
“怎么会没希望呢?我就认定井下面有水。这样吧,村长。”三郎认真的说道,“我出钱,你请人来挖,一天三顿管饱,怎么样?”
村长静静的看着三郎,好像要重新认识眼前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年轻人。
语气平缓而沉“,“你确定愿意这么做?做这件事情要很多钱,你想好了!”
三郎问道:“如果往下挖个五六米,你估计需要多少钱?”
村长思索了一阵子,开始掰着指头算,“开凿的,加上搬运的,怎么样都要六七人?还要买新的凿子,怎么样都需要二两多银子?”
“那就挖。”三郎一拍胸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