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山坳彻底浸在盛夏的绿意里,红裸石旁的花种早已破土抽枝,波斯菊冒出星星点点的花苞,虞美人的茎秆挺拔如绿玉,连去年埋下的本土花种也舒展叶片,织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毯。顾念苏刚给花苗浇完水,就听见山路上传来清脆的笑声——是之前来播种的读者们,还带着新的朋友,手里捧着装满零食和绘本的竹篮。
“念苏!我们来赴花开之约啦!”戴眼镜的女生第一个冲过来,手里举着一张照片,“你看,我在家种的虞美人开花了,特意拍下来带过来,和山坳的花苗比一比!”大家围过来,照片里的虞美人粉白相间,和红裸石旁的幼苗遥遥呼应,像是跨越距离的默契。
林小姐也带着出版社的团队赶来,这次不仅带来了《落日吻过红裸时·春醒篇》的样刊,还推着一个装满画具的小推车:“读者们提议搞一场‘花开绘本创作日’,大家可以把夏荫里的山坳、花苗和落日,都画进绘本里,做成专属的纪念册!”
老陈和学生们早已在红裸石旁搭好了画架,小棠正趴在画板上,细致地描绘着波斯菊的花苞:“要把花苞鼓鼓的样子画出来,就像里面藏着一整个夏天的惊喜!”老诗人坐在石头上,手里拿着诗稿,看着眼前的绿意,笔尖不停晃动:“夏风拂过红裸石,花苞欲绽待落日,这般景致难描尽,只把心意藏画纸。”
李婶在院子里支起了凉棚,摆上刚煮好的酸梅汤和桂花糕,笑着招呼大家:“天热,先歇会儿再忙活!这酸梅汤是用去年晒的梅子熬的,解腻又解暑,配着糕吃正好!”秦叔则带着几位读者,去山后采摘新鲜的薄荷叶,要给酸梅汤添点清冽的香气。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大家分散在山坳各处,有的蹲在花苗旁写生,有的坐在红裸石上记录观察日记,还有的拿着相机,捕捉风吹花动的瞬间。一位第一次来的读者,指着虞美人的叶片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些叶子长得像羽毛?”顾念苏笑着解释:“这是虞美人的特点,就像红裸石有它独特的纹路,每一种花也有自己的模样,就像每个人的故事都独一无二。”
夕阳西下时,第一朵波斯菊悄然绽放了。淡紫色的花瓣舒展着,在落日的余晖里泛着柔和的光。大家纷纷围过来,屏住呼吸看着这朵花——像是见证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开花了!真的开花了!”小男孩激动地跳起来,手里的绘本飞快地记录下这一幕,“我要把它画进‘落日故事集’,这是山坳夏天的第一份礼物!”
林小姐举起相机,拍下落日、红裸石与绽放的波斯菊同框的画面:“这张照片要做《夏荫篇》的封面!标题就叫‘落日吻过花开时’,太贴切了!”顾念苏摸着花瓣,指尖传来柔软的触感,忽然觉得,从春播到夏开,每一次浇水、每一次等待,都在这一刻有了圆满的答案。
暮色渐浓,大家把今天的画作、日记和照片整理好,贴进临时制作的“夏荫绘本”里。有人在画旁写下:“原来等待一朵花开,和等待落日亲吻红裸石一样,都是温柔的事。”有人贴上花瓣标本,标注着“2024年夏,山坳第一朵波斯菊”。
临走时,读者们约定等虞美人盛开时再来,还特意在花苗旁插了小木牌,上面写着各自的名字和对花开的期待。顾念苏站在红裸石旁,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又望向天边渐渐沉落的落日——余晖洒在花苗上,像是给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花苞都镀上了金边。
回到绣坊,她在《落日吻过红裸时·夏荫篇》的草稿上,画下一朵绽放的波斯菊,旁边写着:“夏荫漫卷,花开序章;落日依旧,约定如常。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是时光写给山坳的诗,也是我们与落日、与彼此的又一次重逢。”
夜风带着花香吹进绣坊,桌上的绘本样刊泛着暖光。顾念苏知道,这场关于落日与红裸石的故事,还在盛夏的绿意里继续生长——下一次落日亲吻红裸石时,会有更多的花绽放,会有更多的人赴约,会有更多的心意,被写进这本永远鲜活的时光之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