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的傍晚,红砂岩被落日染得像块烧得温醇的玛瑙,周围的空地上早已搭起了篝火,木柴噼啪作响,火星子随着晚风飘向天际,与渐亮的星光缠在一起。
顾念苏和苏清辞提着食盒走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白面馒头、炸得金黄的豌豆丸子,还有用新榨油菜籽油炒的干菜腊肉。“大家都别忙活啦,先尝尝今年的新粮做的吃食!”顾念苏笑着吆喝,把盘子一一摆到红砂岩旁的石桌上。
部落的妇人们也端来了南藩的年俗吃食——裹着蜂蜜的烤麦饼、掺了坚果碎的奶羹,阿朵还把自己做的“五谷香囊”分给每个人,里面装着新收的麦仁、豌豆、油菜籽,袋子上绣着小小的红砂岩图案:“阿娘说,带着这个,新的一年就能像地里的庄稼一样,长得好好的。”
巴图扛着一捆麦秸秆跑过来,往篝火里添了几根:“顾姐姐,苏姐姐,咱们守岁的时候,要像去年那样,在红砂岩上刻下新年的心愿吗?”他手里还攥着块磨得光滑的碎石片,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当然要!”苏清辞点头,从怀里掏出几张裁好的红纸,“今年咱们不仅要刻,还要把心愿写在红纸上,贴在红砂岩上,让它替咱们好好守着。”
夜幕渐深,篝火越烧越旺,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首领率先拿起碎石片,在红砂岩的新处刻下“风调雨顺”四个字,刻得格外用力:“这是咱们所有人的心愿,盼着明年地里的庄稼还能有好收成。”
士兵小李接着刻,他刻的是“国泰民安”:“守着这片土地,看着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比啥都强。”
轮到顾念苏和苏清辞时,她们一起握着碎石片,刻下了“岁岁相伴”。顾念苏轻声说:“从春种到秋收,从初雪到年关,咱们都在一起,往后的岁岁年年,也还要这样热热闹闹的。”
巴图和阿朵则趴在红砂岩旁,用彩笔在红纸上画着心愿——巴图画了一片金灿灿的麦田,旁边站着好多人;阿朵画了红砂岩,上面挂满了灯笼和剪纸,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年糕汤。他们把画好的红纸贴在刻痕旁,风一吹,红纸轻轻晃动,像小旗子在诉说心愿。
守岁过半,不知是谁起了头,唱起了南藩的守岁歌谣,紧接着,大齐的民谣也跟着响起,两种歌声混在一起,围着篝火,绕着红砂岩,在夜色里飘得很远。小李还拿出了随身带的笛子,笛声清亮,和着歌声,让整个守岁夜都变得格外温柔。
顾念苏望着篝火旁的人们,望着被火光与星光照亮的红砂岩,忽然觉得心里满得要溢出来。她碰了碰苏清辞的胳膊,轻声说:“你看,落日吻过红裸石后,咱们在这里守岁,刻心愿,唱歌,这样的日子,真好。”
苏清辞点头,目光落在红砂岩上那些新旧交织的刻痕与红纸:“是啊,红砂岩记着咱们每一年的心愿,也记着咱们每一年的热闹。以后不管过多少年,只要看到这些刻痕,就会想起今天的守岁夜。”
子时快到的时候,大家一起围着篝火,倒计时迎接新年。当“新年到”的欢呼声响起来时,小李点燃了几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在红砂岩旁炸开,惊起了枝头的飞鸟,也把新年的喜悦传向了远方。
巴图拉着阿朵,跑到红砂岩前,对着岩石大声喊:“新年好!红砂岩,新的一年也要好好的!”
红砂岩静静伫立,像是听到了他的祝福,在星光与火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柔的光。守岁夜的歌声还在继续,篝火还在燃烧,红裸石边的人们,带着对新年的期许,对彼此的陪伴,在这片土地上,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而每一个落日吻过红裸的时刻,都是这漫长岁月里,最温暖、最珍贵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