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魏县的冬日,难得露出了几分稀薄的暖阳。自段达围剿以来便断了许久的识字学堂,在这一日,于县衙旁一处闲置的偏院内,重新开了起来。

自那三位年迈的夫子在高鉴转战途中无奈离去后,这识字学堂便如同废弃的辎重,被搁置了下来。一来,形势紧迫如弦上之箭,全军上下精力都扑在严苛的军事训练与生死存亡上,无暇他顾;二来,寻个合适的夫子并非易事,乱世之中,识文断字、又能让高鉴放心的人凤毛麟角;三来,高鉴自己也承认,他内心深处有那么一丝“懒”。

然而,这一切在魏徵投入麾下后,悄然改变。

魏徵,字玄成,这位新晋的主簿(高鉴暂授其此职,总揽文书律令),以其特有的刚直、严谨乃至有些刻板的作风,迅速与高鉴麾下那群习惯了刀头舔血、直来直去的军官们,擦出了不大不小的火花。

矛盾并非源于原则性的对立,更多是源于两种截然不同“语言”体系的碰撞。

魏徵遵循法度,讲究规章,行文办事力求引经据典,条理清晰。一份关于军粮调配的文书,他需写明依据、数目、流程、责任人,字斟句酌。而送到韩景龙、刘苍邪等将领手中,往往换来眉头紧锁。刘苍邪曾拿着这样一份文书,找到高鉴,苦着脸道:“大统领,魏主簿这文章写得是花团锦簇,可俺老刘看了三遍,就看出‘要分粮’三个字,何时、何地、何人领取,看得俺头大如斗!”

反之,军官们的行事报告,在魏徵看来,简直是“不堪入目”。语句粗俚不通尚在其次,数字还好,但所写的字扭来扭去,甚至常有代笔错漏。一次,都尉刘苍邪写的建议,写着“前些时间***,希望***兵力”,魏徵看着这狗爬字,当即驳回,要求写清楚内容。刘苍邪气得在校场直跳脚,对同僚抱怨:“这魏主簿!看不清字就叫自己去说嘛,难道要俺老刘一个个去写得端端正正?有那功夫,我日常训练都结束了!”

类似这般龃龉,几日间已发生数起。魏徵觉得这群军汉粗鄙无文,难成大器;军官们则认为这新来的主簿吹毛求疵,碍手碍脚。

高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了然。他深知,文武失和乃取乱之道。魏徵之才,在于经国理政,规划方略,而非与这些厮杀汉在细节上纠缠。而麾下这些军官,是自己起家的根本,勇则勇矣,若始终停留在“认个一二三”的水平,未来如何独当一面?如何理解更复杂的军令、舆图乃至治理地方?

这重启的识字学堂,便是他开出的药方。既是提升军官素养的长远之计,更是借此机会,让魏徵与将领们有一个相对平和、固定的交流场所,潜移默化,消弭隔阂。他亲自点名,让魏徵担任这学堂的夫子。

军令一下,校尉及以上军官,除非有紧急军务,否则必须每日下午未时一个时辰,来此听课认字。消息传出,军营里一片哀鸿。对顾陆离、赵鸿永这些宁愿在校场操练到脱力,也不愿面对笔墨纸砚的悍将而言,这简直比挨军棍还难受。

开学第一日,偏院内气氛诡异。十几条军中汉子,扭扭捏捏地坐在矮凳上,身前摆着粗糙的木板充作书案,上面放着笔墨。他们身上煞气未褪,与这方寸书卷之地格格不入。魏徵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袍,面容清癯,肃然立于前方,目光扫过下面这些“学生”,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今日,暂不讲圣贤大道,亦不习繁复律令。”魏徵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然的严肃,“只学些常用字词,关乎军令传达,关乎文书往来,关乎日后尔等可能需独自处理的庶务。”

他转身,在身后一块涂了黑漆的木板上,用白泥笔写下第一个字——“令”。

“此字,为‘令’。军令如山之‘令’。”魏徵指着字,解释道,“上为‘集’,下为‘卩’(符节),意为集合众人,发布符命。军中无戏言,令出必行。”

他讲解得清晰,奈何下面听众,心思各异。韩景龙、刘苍邪等年纪稍长、性子沉稳的,尚能努力集中精神,跟着比划。而如顾陆离、赵鸿永这般年轻气盛、耐不住性子的,则已有些坐立不安。

魏徵目光如炬,岂能察觉不到?他点到赵鸿永:“赵校尉,你且起来,将此字写一遍,并言其意。”

赵鸿永猝不及防,猛地站起,身后的板凳顿时掀翻在地。他挠了挠头,走上前,抓起那支对他而言细如竹签的毛笔,如同握着根烧火棍,笨拙地蘸了墨,在白纸上狠狠一划,墨团瞬间晕开一大片,那“令”字写得歪歪扭扭,仿佛醉汉蹒跚。

下面传来几声压抑的低笑。赵鸿永脸涨得通红,梗着脖子道:“先生,这……这就是‘令’!就是上头说话,下头听着!”

魏徵面无表情,看着那团墨渍和不成形的字,淡淡道:“形似鬼画符,意解如村夫。若军令文书皆如此,与儿戏何异?回去坐下,课后将此字抄写五十遍。”

赵鸿永悻悻而归,狠狠瞪了那几个偷笑的同僚一眼,尤其是挤眉弄眼的顾陆离。

魏徵继续授课,又教了“攻”、“守”、“粮”、“械”等字。轮到顾陆离时,让他解释“察”字。

顾陆离倒是机灵,站起身,嬉皮笑脸道:“先生,这字我认得!‘察’嘛,就是……就是眼睛放亮堂点,到处看看,比如侦察敌情!”他自觉回答得不错,颇为得意。

魏徵却摇了摇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察’,从宀(祭祖庙宇),从祭,本意于宗庙中祭祀详审,引申为明察、细究。侦察敌情,需细致入微,明辨真伪,而非走马观花。你性情跳脱,更需知‘察’之真意,戒骄戒躁。回去亦抄写五十遍,细细体会。”

顾陆离脸上的笑容僵住,讪讪坐下,这下轮到赵鸿永对他投来幸灾乐祸的眼神。

课堂气氛,因这小惩而愈发沉闷。魏徵严格按照他的标准要求,一丝不苟,对于这些粗豪军汉而言,却显得过于严苛,不近人情。军官们只觉得这老夫子比最严酷的教官还难应付,心中抵触情绪更浓。

接下来的几日,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魏徵的刚直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并不因这些军官是高鉴爱将而稍有宽纵,反而认为越是位置重要,越需明理知文。而军官们,尤其是顾陆离和赵鸿永,变着法地消极抵抗。或是在课堂上故作懵懂,反复询问,试图搅乱进度;或是交上来的作业字迹潦草如天书,错漏百出。

一次,魏徵讲解“赏罚分明”,引经据典,阐述公平之要。赵鸿永在下面低声嘟囔:“说得轻巧,战场上刀枪无眼,哪分那么清?还不是大统领一句话的事……”

声音虽小,魏徵却听见了。他当即停下讲解,目光锐利地看向赵鸿永:“赵校尉,可是认为军中赏罚,可凭主帅一人好恶?”

赵鸿永被当众点名,骑虎难下,硬着头皮道:“俺……俺没这么说。只是觉得,有些时候,没那么死板……”

“谬矣!”魏徵声音陡然提高,斩钉截铁,“赏无功则士不劝,罚无罪则民畏惧。昔者孙武斩姬,司马穰苴诛庄贾,皆因法度不容私情!尔等身为统兵之将,若自身便心存此念,如何让士卒信服?如何做到令行禁止?岂不闻‘刑赏之柄,乃驭众之关键’?一念之私,可能导致军心涣散,覆败随之!”

他言辞激烈,引述历史,将赵鸿永驳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整个学堂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魏徵突然爆发的凛然之气所慑。连原本看热闹的顾陆离,也收敛了笑容,若有所思。

高鉴虽不亲自听课,但对学堂内动向却了如指掌。韩景龙私下向他抱怨:“主公,魏徵过于严厉,恐伤将士们的心!”高鉴听到“主公”二字,笑了笑,对韩景龙道:“景龙,玉不琢,不成器。魏先生乃良工,手段虽硬,心却是为了你们好。他日你若能独自看懂舆图,写就军报,便知今日之苦,并非白受。”

他并未直接干预学堂事务,信任魏徵的方法,也相信麾下将领的韧性。

转机发生在一旬之后。那日,魏徵并未直接授课,而是带来了一卷简陋的河北舆图。他指着地图,结合近日塘报,分析周边势力分布,官军调动迹象,以及几条可能的粮道补给线。他用的语言依旧简洁,却将枯燥的文字与真实的军情联系起来。

“……故而,若官军从此处来,我军哨探应重点布防于此山谷;若粮秣由此漕运,则我可遣小股精锐,于此河湾处设伏……”魏徵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标注,用的正是这些日子所教的简单字词和符号。

这一次,下面的军官们听得格外认真。赵鸿永瞪大了眼睛,看着那条代表伏击点的标记,似乎与自己某次成功的偷袭经历隐隐重合。顾陆离也不再搞小动作,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比划着魏徵写下的地名。

他们突然发现,这些曾经觉得无比枯燥、毫无用处的方块字,当它与生死攸关的军情、与熟悉的战场地形联系起来时,竟然变得如此重要。能读懂地图上的标注,或许就能更早发现敌情;能看懂简短的军令,或许就能避免贻误战机。

课后,魏徵整理书卷,准备离开。赵鸿永和顾陆离互相推搡着,磨蹭到最后。赵鸿永深吸一口气,走到魏徵面前,声音比往常低了几分:“魏……魏先生,那个……‘察’字,俺回去又想了很久,觉得先生说得对,侦察敌情,确实得细究……”

顾陆离也凑过来,陪着笑脸:“先生,昨日那粮道分析的图,能不能……再给俺们看看?有几个地方没太记清。”

魏徵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两个态度明显软化的悍将,古板严肃的脸上,线条似乎柔和了那么一瞬。他轻轻“嗯”了一声,将舆图重新摊开,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之前的冷硬:“何处不明?指出来看。”

偏院外,高鉴悄然驻足,听着里面传来的、略显生涩却不再充满对抗的问答声,嘴角微微扬起。

这识字学堂,教授的不只是文字,更是另一种思维方式,一座沟通文武的桥梁。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他相信,假以时日,魏徵的刚直与智慧,必将与将领们的勇悍与忠诚融为一体,成为他手中无坚不摧的力量。而此刻,这艰难的第一步,总算是在矛盾与磨合中,稳稳地迈了出去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