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御书房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皇帝放下手中关于北狄追兵的奏报,目光落在阶下的沈知微身上,语气带着几分审视:“沈阁主,昨日城郊别院的冲突,你可知晓?北狄人为何会突然对一个‘普通医官’穷追不舍?”
沈知微心中一凛 —— 皇帝显然已经查到了苏清欢的踪迹,且对她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她躬身行礼,语气平静:“回陛下,臣已知晓。苏清欢是暗阁去年招募的医官,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去年北狄细作在京城散布瘟疫时,她还曾协助暗阁研制解药,立下过功劳。此次北狄寻仇,是因为她此前暗中收集了北狄细作的情报,揭发了他们的阴谋,北狄怀恨在心,才会对她和她的家人下手。”
她刻意避开苏清欢 “北狄质子” 的身份,只强调其 “暗阁医官” 的立场,既解释了北狄寻仇的原因,又将苏清欢与朝廷的关联弱化,避免引发更多猜忌。
皇帝端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没有立刻说话。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沈知微垂着眼帘,掌心悄悄攥紧 —— 她知道,皇帝心思缜密,不会轻易相信这番说辞,接下来的追问才是关键。
果然,片刻后,皇帝开口:“一个普通医官,能让北狄派来精锐追兵,甚至不惜动用火油?沈阁主,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朕?” 他放下茶杯,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朕还听说,苏清欢与十年前的南疆巫蛊案有关,她的父亲,曾是当年被通缉的巫蛊师,此事是否属实?”
沈知微心中一沉 —— 皇帝竟查到了苏清欢的身世!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几分坦诚:“陛下明察。苏清欢的父亲确曾牵涉巫蛊案,但当年之事另有隐情,苏清欢年幼无知,并未参与其中。这些年她一直在暗中调查父亲的冤案,此次协助暗阁,也是想借此机会为父亲洗刷冤屈,并非有意隐瞒身份。”
她没有否认苏清欢与巫蛊案的关联,却巧妙地将重点引到 “冤案” 上,既展现了坦诚,又为苏清欢争取同情,同时暗示此事牵扯甚广,不宜当众深究。
皇帝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权衡利弊。良久,他才缓缓开口:“朕知道你向来谨慎,不会轻易任用有争议之人。但苏清欢身份特殊,又引来北狄纠缠,继续让她留在暗阁,恐会给暗阁带来麻烦,也容易让朝臣非议。”
沈知微心中一动,知道皇帝要提出监管要求了。她立刻接话:“陛下所言极是。臣也正有此意,只是苏清欢的家人刚经历惊吓,身体虚弱,暂时不便移动。待他们身体好转,臣便将苏清欢送往太医院任职,由太医院监管,既便于她继续为朝廷效力,也能消除朝臣的疑虑。”
她主动提出将苏清欢交由太医院监管,既顺应了皇帝的心意,又为苏清欢争取了相对自由的环境,避免她被直接打入天牢或软禁。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却仍带着几分告诫:“也好。但你要记住,苏清欢的一举一动,都要派人密切关注,若是她有任何不轨之举,或是与北狄再有往来,必须立刻禀报朕,切不可因私废公,酿成大错。”
“臣遵旨!” 沈知微躬身行礼,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 —— 皇帝虽有察觉,却并未深究,算是暂时过关了。
就在这时,太监通报萧珩求见。萧珩走进御书房,看到沈知微,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待行礼后,听到皇帝提及苏清欢的监管安排,才稍稍松了口气。
皇帝看着两人,语气缓和了几分:“萧都指挥使,沈阁主,你们二人是朕最信任的臣子,处理北狄之事要多加小心。北狄近期动作频繁,不仅在京城寻仇,还在边境增兵,你们要尽快查清他们的目的,做好应对准备,绝不能让他们再扰乱朝廷安定。”
“臣遵旨!” 两人齐声应道。
离开御书房后,萧珩快步跟上沈知微,低声问道:“皇帝有没有追问苏清欢的身世?你是怎么应对的?”
“皇帝查到了苏清欢父亲的事,还好我提前做了准备,用‘冤案’和‘暗阁医官’的说辞搪塞过去了。” 沈知微松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庆幸,“不过皇帝要求将苏清欢交由太医院监管,待她家人身体好转,就得让她搬过去。”
萧珩点头,眼中满是认同:“太医院虽受朝廷监管,但相对自由,总比被软禁要好。只是我们得尽快查清双鱼玉佩的秘密,还有北狄巫蛊师的动向,若是让皇帝先查到这些,苏清欢的处境就危险了。”
“嗯。” 沈知微点头,目光看向远处的太医院方向,“我已经让暗卫去南疆探查巫蛊师的底细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至于双鱼玉佩,苏清欢说她母亲今日会将玉佩带来暗阁,我们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这玉佩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两人并肩走在宫道上,晨光透过宫墙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知微知道,虽然暂时骗过了皇帝,但苏清欢的身份隐患并未消除,北狄的威胁也仍在眼前。接下来,他们不仅要查清玉佩的秘密和巫蛊师的动向,还要时刻应对皇帝的试探和朝臣的非议,每一步都需谨慎。
但只要能和萧珩一起,互相信任,互相支撑,就算前路再难,她也有信心应对。毕竟,他们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隔着身体互相猜忌的 “死对头”,而是经历过生死考验、能并肩守护朝廷的伙伴,更是彼此心中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