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质U盘在高温辐射下彻底熔化,仅存一块暗红色金属残片嵌于沙层。陈御风凝视主控屏上的最后影像,指尖划过机械表裂纹处,随即调出飞行王朝系统后台日志,锁定U盘熔解前七秒的伽马射线频谱。
“提取全域电磁残留记录。”
“已捕获非自然衰变信号峰值,频率模式符合量子隧穿编码特征。”
他立即接通戈壁前线特勤频道:“龙鳞一组,前往坐标G-9,回收U盘残片,启用移动全息质谱仪现场分析。”
“收到。”无线电回应简洁。
三十分钟后,临时分析帐篷内,周子豪戴上纳米级探针手套,将残片固定于无尘托盘。表面氧化严重,仅指甲盖大小,边缘呈不规则卷曲。他启动低频共振模块,激发晶格残余振动,全息投影缓缓浮现出内部结构轮廓。
“基底材质为铱钛合金镀层,底层电路板采用六边形蜂窝阵列——这是军情六处‘盾牌’系列加密芯的标准构型。”
他调整焦距,放大芯片一角,“找到了……m.I.6—AEGIS,蚀刻深度0.03微米,与公开档案一致。”
陈御风声音从耳机传来:“最后一次数据写入时间?”
“跃迁倒计时前十分钟,持续写入时长4分17秒,内容未加密传输段落可识别,包含曲率导航模块的部分参数拓扑图。”
“他们拿到了片段。”陈御风语调未变,“但不是全部。”
周子豪继续扫描:“存储单元物理损毁程度98.6%,剩余0.4%结构保留在耐热核心区,尝试重建。”
探针深入残片底部,信号波动三次后稳定。全息界面跳出一段残缺代码流,首行标识为【d-pRotocoL\/\/phASE III】。
“d计划第三阶段……”周子豪低声,“目标是诱导曲率场共振失稳,制造跃迁回溃。”
陈御风沉默两秒,下令:“封锁该信息,S级保密,仅限指挥中枢与我本人访问。”
“已完成全限隔离。”
他调出飞行王朝系统的深层协议面板,在“国际安全响应”分类下展开子菜单。界面弹出三项预案:A计划为被动追踪,c计划为技术反制,b计划则标注着“双线诱控”。
“启动b计划的前置条件是什么?”
系统回应:【确认境外势力获取核心技术参数片段,且存在远程传输证据】。
“条件满足。”他输入个人密钥,“执行授权验证。”
【权限核验通过】
【是否激活“蜂巢诱饵”与“供应链逆控”双线反制?】
【警告:一旦启动,将释放模拟核心数据流,可能引发连锁情报反应】
陈御风未犹豫,按下确认键。
“通知沈总,b计划启动。”
命令发出瞬间,系统自动生成三十七道伪装数据流。每一道均模拟真实研发环境下的开发日志,涵盖五代机飞控逻辑、航电集成架构、曲率导航补偿算法等关键模块。数据包经过多重跳转,定向投放至七个境外暗网情报交易节点,标记为“高优先级技术拍卖品”。
与此同时,沈氏航空全球供应链监控系统切换至“猎网模式”。所有对外接口开启流量镜像,实时记录每一笔异常访问请求。系统自动标记来自欧洲某咨询公司Ip段的高频探测行为,并将其归类为潜在接收端。
帐篷内,周子豪完成最终扫描。
“残片中再无可用信息,唯一留存的数据已被覆盖式烧毁,属于标准自毁流程。”
“说明他们在传输完成后主动销毁。”陈御风说,“目的不是保护设备,而是误导我们误判泄露程度。”
“现在怎么办?”
“让他们以为得手了。”
陈御风调出全球监测地图,撒哈拉西部空域的信号源坐标已消失,但系统保留了最后一次脉冲的扩散路径。他将该轨迹与近期跨国资金流动图谱叠加,发现三条隐蔽通道正向开曼群岛某离岸账户集中汇款。
“这笔钱不会到账。”他低声,“它会变成陷阱的引信。”
周子豪摘下眼镜,镜片边缘水雾未散。他将残片装入铅封容器,交予守候一旁的特战队员。对方接过样本,未发一言,转身走出帐篷。风沙拍打帆布外壁,远处越野车引擎启动,灯光划破夜色。
酒泉基地指挥中枢,主控屏依旧显示星际门运转状态。能量环流稳定,曲率场维持开启。陈御风站在终端前,手指轻点桌面,调出b计划执行回执。
【诱饵数据包已释放】
【首批响应信号捕获:3处】
【来源:慕尼黑、新加坡、休斯顿】
【响应方式:加密爬虫抓取,持续时间11分23秒】
他关闭窗口,转入另一界面。飞行贡献值停留在99.8%,距离下一阶段解锁仍差0.2%。系统提示:【最近一次签到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旧塔遗址,奖励已发放:微型反物质约束腔设计图】。
他未查看图纸,而是打开通讯链路,接入北京量子计算中心备用线路。
“准备接收加密指令包,代号‘蜂巢-a’,权限等级SSS。”
“已就绪。”对方回应。
指令包内容未明示,仅标注为“预设解密程序触发协议”。他设定自动发送时间为十二小时后,无论届时是否有人工干预。
此时,撒哈拉沙漠深处,那名特战队员正将铅封容器放入防震箱。他的手套沾上些许沙粒,在闭合锁扣时,一小撮黄沙卡在密封圈边缘。
箱体合拢,未察觉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