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中的太阳系模型仍在缓缓旋转,木卫二补给站坐标光点的闪烁尚未平复。陈御风的手指仍搭在量子接口上,飞鸟钢笔未动,但系统底层已悄然切换至防御协议。他没有回应沈昭华离去前留下的数据疑点,而是通过思维指令强制调取“星辰共鸣”信道的完整访问日志。
日志流速极快,常规解析无法捕捉异常。他启动飞行王朝系统的隐藏模块——“曲率回溯”,将时间轴压缩成可交互的数据带。就在他准备逐帧筛查时,主控台突然弹出红色警报框:【网络战防御等级提升至红色】。
无攻击源标识,无流量峰值,甚至连防火墙穿透记录都为空白。但全息界面中的协议数据流出现了微小延迟,帧间错位持续0.7秒后自动修复,若非他对系统节奏极度熟悉,几乎无法察觉。
这不是攻击,是监听。
他迅速拔出飞鸟钢笔,切断所有外部链路,仅保留本地终端通信权限。思维指令下达瞬间,系统响应签到奖励——“曲率防火墙”雏形程序激活。该程序源自他在成都战机遗址签到时解锁的未来网络安全技术,尚处于测试阶段,但具备对高维数据窃听的反制能力。
防火墙部署完成的刹那,主屏闪现出一串跳变的数据包轨迹。起点为吉隆坡指挥中心核心数据库,终点指向东欧某匿名节点,Ip归属地显示为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区的一座废弃电信基站。传输内容未标注,但数据特征与航发设计图加密包高度吻合。
陈御风立即封锁所有远程访问端口,仅允许物理终端接入。他调用累积的飞行贡献值,激活一项从未公开的功能:“历史操作回溯”。该功能可绕过伪造日志,还原真实数据库操作路径,代价是消耗等量贡献值并触发系统冷却。
回溯程序刚启动,指挥室门被推开。周子豪抱着笔记本冲入,呼吸略显急促,眼镜片蒙着水雾,袖口沾着碳粉。
“陈总,我比对了时间轴。”他声音压低,“有人在莫斯科时间凌晨三点,用高权限账号读取了涡扇-15核心参数包。”
他将屏幕转向主控台,显示一条未授权的SSh隧道连接记录。登录凭证为内部二级密钥,来源Ip正是明斯克那处废弃基站。更关键的是,连接建立时间为三小时前,恰好在曲率驱动蓝图生成后的第47分钟。
“日志被篡改过。”陈御风扫了一眼,“表面无异常登录,说明对方有权限覆盖记录。”
“不止如此。”周子豪快速敲击键盘,调出另一组数据,“我刚刚分析了该Ip的历史活动,发现它在过去六个月曾三次接入国内航空研究机构网络。第一次在西安,第二次在沈阳,第三次就是这次。”
“时间呢?”
“每次接入,都在你签到后的48小时内。”
陈御风目光一凝。
他调出自己最近一次签到记录——三天前,在成都某战机遗址地下控制室。当时仅有张建军陪同,现场未接入任何电子设备。但他忽然想起,周子豪曾提到实验室新来的清洁工对熔炉操作异常关注,甚至询问过合金冷却曲线的采集频率。
“不是巧合。”他说,“他们掌握了我的行动规律。”
周子豪点头:“而且能提前布局。那个基站早就被改装成中继站,只等信号触发就自动上传。”
陈御风沉默片刻,下令暂停公开追查。他命令周子豪建立离线分析环境,使用物理隔离的终端处理后续数据,防止二次泄露。
同时,他在系统中手动标记该Ip为“一级威胁源”,触发【反向蜜罐部署】协议。该协议会模拟一个虚假的核心数据库副本,内置追踪器与行为分析模块,一旦对方再次接入,即可反向定位其真实位置。
蜜罐部署过程中,系统自动关联全球情报节点,对目标Ip进行深度溯源。结果显示,该基站虽登记为废弃状态,但电力供应从未中断,且过去一年内有多次卫星通信记录,伪装成气象数据采集终端。
更令人警觉的是,三次接入华夏航空网络的时间,分别对应他在西安航校、沈阳旧机库和成都遗址的签到时刻。每一次,都是在签到后不到两天内发生数据异常读取。
“他们不是随机渗透。”陈御风低声,“是盯着我来的。”
周子豪正在拆解从服务器提取的加密文件包,手指在键盘上快速移动。他启用了自研的“声频解码算法”,试图从数据流的细微波动中还原原始写入痕迹。
“这个SSh隧道用了多层跳转。”他说,“但最后一次握手时,客户端留下了一个微小的时间戳偏差——0.003秒。这种误差通常出现在老旧路由器上。”
“能定位?”
“不能直接定位,但可以反推硬件型号。”周子豪调出一组波形图,“我对比了全球公开的网络设备数据库,发现只有东欧某国军用通信系统使用同款时钟芯片。”
陈御风立刻调取该国近年来与境外航空企业的合作记录。结果跳出一条信息:某国际航空巨头曾在两年前向该国国防部提供“民用通信升级方案”,项目负责人名为F.t.x。
赵天翔。
名字出现的瞬间,系统警报再度响起。
【检测到异常数据请求】
【来源:同一Ip地址】
【请求内容:飞行王朝系统权限认证协议片段】
对方在试探。
陈御风没有犹豫,立即启动密罐诱捕程序。虚假数据库开启,权限验证页面弹出,等待输入密钥。他将真实系统的认证逻辑稍作修改,植入行为捕捉代码,只要对方尝试破解,就能获取其操作习惯与工具特征。
周子豪则继续分析原始加密文件。他发现文件头部有一段冗余代码,看似无意义,但频率模式与某种工业控制器的脉冲信号一致。
“这不是普通的数据包。”他皱眉,“它像是一条指令,用来唤醒某个沉睡的设备。”
陈御风猛然想起什么。
他在系统中搜索“龙眼协议”相关残留代码,发现一段未被清除的触发机制——当特定数据包进入内网,会激活预设的远程唤醒程序,用于接管受控终端。
“他们在布置后手。”他说,“这次不只是窃密,是要植入控制节点。”
周子豪加快解码速度,将冗余代码转换为可执行指令。屏幕蓝光映在他眼镜片上,反射出断续的字符流。
“这段代码……需要物理载体才能运行。”他低声说,“像是某种嵌入式设备的启动密钥。”
陈御风盯着主屏上跳动的Ip轨迹,东欧节点仍在持续发送试探性请求,频率逐渐升高。
他抬起手,指尖悬停在“反向蜜罐启动”确认键上方。
只要按下,就能引蛇出洞。
但对方背后可能不止一人,一个动作,可能暴露整个防御体系。
周子豪的终端突然发出一声轻响。
加密文件解码进度达到68%,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符:
【U盘序列号:YK--a】
陈御风瞳孔微缩。
这个编号格式,与赵天翔西装口袋里那枚银质U盘的编码规则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