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屏上的自检进度条刚刚走完最后一格,绿色“通过”字样亮起的瞬间,警报声并未响起,陈御风却已察觉异常。安保组加密频道传来急促通报:“媒体区聚集三十名记者,赵天翔正在发布视频。”
他未动声色,手指划过屏幕调出直播流。画面中,赵天翔站在临时搭建的发言台后,神情凝重,背景大屏正播放一段剪辑影像——陈御风手持消防斧冲出展台隔间,与黑影激烈扭打,镜头刻意放慢,血珠飞溅的帧被反复回放。
“这并非演习。”赵天翔声音低沉,“我们目睹了一位所谓‘天才试飞员’在无人监管状态下实施暴力行为。他攻击的不是入侵者,而是正常执行检查任务的安保人员。”
弹幕迅速滚动起来,#危险人物不应参与航空研发#冲上热搜榜首。部分记者低头记录,笔尖划破纸面。
陈御风立即下令:“封锁所有外传数据接口,切断视频二次传播路径。启动系统溯源,查清原始文件流出节点。”
指令下达的同时,沈昭华从侧廊快步走来,耳麦尚未摘下。她目光扫过监控画面,忽然停顿——视频某一帧中,陈御风左肩夹克被利器划开一道裂口,内里白色t恤露出一角。
她转身走向后台储物柜,输入密码,拉开最底层抽屉。那件藏青色飞行夹克静静叠放在防尘布下,袖口磨损处还残留着暗褐色血迹。她取出夹克,指尖抚过裂痕边缘,随即大步走向发布会现场。
赵天翔正准备继续发言,沈昭华已登上临时讲台。她没有看对方一眼,而是将夹克高高举起,面向全场镜头。
“你们说这是暴力?”她的声音清晰穿透嘈杂,“我看到的是一个人用身体挡住三把匕首,只为护住那台代表中国航空未来的概念机。”
她轻轻拉开夹克拉链,露出内衬t恤领口。尽管洗得发白,四个褪色小字仍可辨认:中国航模。
“这件衣服,是他大学第一天亲手印上的梦想。”她的语速平稳,却字字如锤,“血迹在这里——不是因争斗而流,是因为爬过碎玻璃去接断开的数据线。当时液压管爆裂,冷却液喷射导致主控中断,他徒手修复连接,手掌割伤七处。”
她转向摄像机:“真正的暴力,是从背后偷走别人十年心血的人。是篡改数据、植入干扰器、伪造身份企图瘫痪我国自主航空技术的人。”
全场寂静。有记者抬头看向大屏,重新播放那段视频。这一次,画面中的动作有了不同解读:陈御风扑向展台底座,并非攻击,而是用身体阻挡撬棍对核心模块的破坏;他挥动消防斧,是在切断入侵者试图拖走设备的绳索。
一名老记者缓缓合上笔记本。另一人摘下耳机,低声对同伴说:“这不是失控,是精准反制。”
赵天翔脸色微变,试图抢话:“视频来源客观真实,我们只是呈现事实片段……”
“片段?”沈昭华打断,“那你为何不播这一段?”
她调出手持终端,接入内部监控原始文件。画面显示,三名蒙面人撬开展台底座时,陈御风第一时间按下报警键,但信号被屏蔽。他取消防斧是作为防具备用,全程未主动出击,直到其中一人抽出匕首刺向控制箱。
视频结束,她直视赵天翔:“你剪掉了前因,只留后果。这就是你所谓的‘真相’?”
人群骚动起来。掌声由零星转为密集,如同潮水漫过地面。多家媒体现场切换直播信号,将夹克与t恤的画面推至首页封面。
陈御风走上讲台。他未看赵天翔,只对着镜头说道:“我们造飞机,不是为了打赢口水仗,而是为了让中国的翅膀,飞得更高更稳。”
他说完,接过那件夹克,抖开,披上肩头。拉链从下往上合拢,动作沉稳。藏青色布料覆盖胸膛,袖口旧疤与磨边清晰可见。他站定,双手垂落,目光平视前方。
闪光灯疯狂闪烁。一名摄影记者镜头焦距微调,捕捉到夹克内侧t恤领口的最后一丝痕迹——“国”字最后一横几乎消失,却仍倔强延伸。
赵天翔后退半步,右手不自觉摸向西装口袋。银质U盘还在,但他已无法再靠近任何数据终端。他转身离开讲台,脚步加快,身影消失在侧门阴影中。
沈昭华走到陈御风身旁,递过一份文件:“法新社要求专访,cNN请求直播连线,bbc想拍摄纪录片。”
“全部拒绝。”陈御风说,“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
“那你打算做什么?”
“回到展台。”他说,“发布会还有八分钟开始。飞翼机不能等人。”
两人并肩走下台阶。记者簇拥跟随,提问声此起彼伏。陈御风步伐稳定,左手始终按在夹克左胸位置,那里贴着心脏。
主展台灯光全开,飞翼机静立中央,机翼处于收拢状态。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最后校准,液压系统嗡鸣轻响。周子豪站在控制台前,抬头看见陈御风走来,点头示意一切正常。
陈御风走近机体,伸手轻触右侧翼根。温度传感器读数稳定,石墨烯散热片运行良好。他弯腰检查底座螺栓,确认无松动。
沈昭华站在展台边缘,注视着他俯身的动作。忽然,她注意到地面一块地砖边缘微微翘起,与周围存在细微高低差。
她蹲下,指尖轻压。地砖不动,但下方传来极轻微的震动,如同钟表走针。
她未声张,起身走向陈御风,低声说:“东侧第三块地砖,有异样。”
陈御风直起身,不动声色地踱步过去。他假装整理鞋带,右手撑地,掌心贴住地砖表面。
震动持续,频率恒定,间隔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