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Ip集群的抓取请求在防火墙日志中炸开第七波高峰时,陈御风的手指已在主控台虚拟界面上划出三道封锁线。监控大屏左侧滚动着被拦截的数据包特征码,右侧则是量子加密通道的密钥生成进度条——87%,红字闪烁,距离激活阈值还差200点贡献值。
他未抬头,思维直接接入系统后台。【飞行贡献值】明细自动展开:中东金条机部署触发隐藏任务【跨境信任节点构建】,奖励180点;反洗钱联动机制上线判定为“金融安全防护达标”,追加120点。数值跳动瞬间,总值突破临界。
【量子密钥分发协议v9.3——激活成功】
无声指令下达。全网通信流在0.3秒内完成重构,所有明文传输切换至纠缠态量子通道。攻击流量撞上新防御层,如雨滴击穿不了镜面,尽数反弹回源地址。防火墙压力曲线从红色警戒直坠为平稳绿线。
第一阶段防御完成。
陈御风调出行为分析模块。攻击方并未退却,反而增派AI伪装程序,伪造运维人员操作痕迹,在日志中植入虚假登录记录,企图嫁祸内部。同时,百余个跳板节点在全球分布,形成迷雾网络,掩盖真实指挥终端位置。
他启用签到所得【军用级行为画像引擎】,并加载周子豪研发的日志指纹识别算法。两套系统交叉比对,剥离机器生成的伪信号,还原人类操作特有的延迟节奏与路径偏好。虚假出口逐一剔除,真实攻击脉络逐渐浮现。
追踪链穿透第一层代理,位于新加坡数据中心;第二层,迪拜自由港服务器群;第三层,冰岛海底光缆中继站……每突破一层,系统自动标记时间戳与协议变异特征。攻击者的反溯源策略极为严密,使用动态Ip池与量子噪声混淆技术,但其指令序列中存在微小重复模式——每次发起数据劫持前,必先发送一段特定长度的心跳探测包。
该特征与五角大楼网络作战司令部某次演习记录高度吻合。
追踪继续深入。第四层至第七层代理相继瓦解,最终定位锁定在弗吉尼亚州兰利市郊外军事基地。Ip归属信息弹出:美国国防部直属网络战行动组,编号NSA-Nco-7。证据链自动生成,包含完整指令序列、攻击起始时间、目标数据库索引及三次失败重连尝试的日志副本。
溯源完成。
此时,沈昭华来电接入指挥系统音频通道:“国安建议封存证据,暂不公开。美方若否认,可能引发外交被动。”
陈御风未回应,而是启动另一项权限。【透明防御直播协议】加载完毕,攻击全过程经脱敏处理后,拆解为可视化流程图。画面显示:匿名Ip如何发起进攻,量子通道如何将其反射,追踪路线如何层层逆推,最终定格在美国五角大楼建筑轮廓之上。同步推送名单包括bbc、路透社、法新社等二十家国际主流媒体,以及国际民航组织应急通讯频道。
大屏中央切出实时反馈窗口。多家媒体已开始转播,标题迅速刷出:“中国西部机场遭遇国家级网络攻击”“量子防御系统首次实战亮相”。
赵天翔的名字未出现在任何公开环节,但他通过叶婉晴控制的舆情账号,在航空技术论坛发布匿名帖文,称“西部机场系统存在后门漏洞,所谓反击系内部人员自导自演”。该言论三分钟内被转发上千次,附带伪造截图,试图引导舆论质疑防御真实性。
陈御风调出反制预案界面。备用服务器群组处于待命状态,共计十二组独立机柜,全部配备国产量子加密模组与物理隔离芯片。只要确认键按下,整套冗余体系将全面启动,对外展示不可中断、不可破解、不可替代的全自主运行能力。
他站在主控台前,右手悬于确认区域上方。
监控大屏突然弹出新提示:叶婉晴名下两家离岸咨询公司注册邮箱,正批量下载本次攻击事件的媒体报道压缩包。关联Ip已被系统自动标记,列入长期观测名单。
陈御风收回视线,目光落回五角大楼定位图。他按下确认键。
十二组服务器指示灯依次亮起,蓝光如星河铺展。公共信息屏同步切换画面,显示“防御反制模式已激活”。全球接收信号的画面中,都能看到那一片蔓延的冷光,象征着彻底掌控的主权网络空间。
一名境外记者连线提问:“您是否担心此举激化国际技术对抗?”
陈御风面对镜头,声音平稳:“我们从不主动设防,只回应攻击。要看看我们的反制系统吗?”
话音落下,他转身调出下一阶段应急预案界面。【全球物流峰会安保协议】【多式联运链路加密标准】【跨境资产清算接口冗余部署】三项任务并列排布,等待授权执行。
窗外,最后一架货机滑行离港,跑道灯映照玻璃幕墙,投下笔直光影。他的侧影静立不动,左手机械表盘微微反光,时间指向凌晨三点十七分。
主控台右下角,一封加密邮件悄然抵达,发件人标识为空白字符,主题栏仅有一串数字:**741-882-09**。
陈御风抬起手,指尖即将触碰读取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