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风的手指悬在主控台开机键上方,指尖与金属表面相距半厘米。周子豪递来的平板还停留在热成像图界面,b区夹层的温差波动呈环形扩散,像是某种低频共振留下的余痕。他没有立刻启动系统,而是转身从工作台抽屉取出那块老式涡轮盘残片,边缘已经磨得发亮。
“刚才的激活信号,”他问,“有没有留下数据包特征?”
周子豪摇头:“日志清空了,但我在电源管理模块抓到了一次异常脉冲——频率是87.3兆赫,和航校早期雷达信标波段接近。”
陈御风将涡轮盘平放在掌心,闭眼集中意识。思维界面无声浮现:【签到失败|位置未认证】。
他睁开眼,把残片贴回设备舱口,重新输入底层指令流。屏幕闪出一串乱码,随即恢复正常待机画面。重复三次后,他停顿片刻,忽然调出地下机库三维建模图,叠加频谱分析曲线。两条数据线在b区夹层交汇点重合,峰值时间与系统唤醒的2.7秒完全一致。
“不是随机触发。”他说,“是响应。”
他再次闭目,左手压住涡轮盘,右手在笔记本上写下“飞行王朝系统|强制同步请求”。笔尖划破纸面,墨迹渗入纤维。思维中默念签到指令,连续七次。
主控台突然震动。空气扭曲,一道全息投影自地面升起——荒漠地貌缓缓展开,等高线交错间,一个红点持续闪烁。坐标落在西北内陆,距最近民用机场四百公里以上。
【隐藏任务解锁:战机遗址的秘密】
【目标地点:历史级航空遗迹】
【完成奖励:五代机图纸碎片x1】
【备注:需获取原始机体残骸认证】
地图旋转,显示出周边地形细节。沟壑呈放射状分布,中心区域有明显人工平整痕迹。陈御风放大图像,发现几处掩体轮廓与六十年代高空拦截机基地标准布局吻合。
“这个位置……”周子豪凑近屏幕,声音变轻,“我父亲提过。”
陈御风看向他。
“他不说具体名字,只叫它‘飞鹰沟’。六八年冬天,厂里接到紧急订单,要加工一批钛合金框架,编号带‘J-9’前缀。货送到戈壁深处一个保密站点,后来项目突然终止,所有运输记录被封存。”周子豪摘下眼镜,用衣角擦去镜片水雾,“他说,那批材料原本是要造咱们自己的高空截击机,能打下U-2的那种。”
陈御风盯着红点,低声重复:“J-9项目……胎死腹中。”
公开资料从未承认该机型存在。但他知道,那段历史里藏着三次失败的自研尝试,每一次都因材料不过关、发动机推力不足而中断。那些残骸最终被深埋或炸毁,成为航空史上无人认领的断章。
“为什么现在才提示?”周子豪问,“如果真是当年的试验场,早就没剩什么了。”
“系统只对航空相关地点响应。”陈御风回答,“但它加了限制条件——必须是‘历史意义重大’的坐标。普通的废弃机场不会触发,只有承载过技术突破或惨痛失败的地方才会被标记。”
他翻看任务说明,发现完成条件模糊不清。“获取残骸认证”意味着必须找到实物证据,而非仅仅抵达现场。而这类遗址通常处于军事管制区边缘,擅自进入可能触碰红线。
正思索时,门锁咔哒一声弹开。张建军站在门口,肩头落着一层薄灰,像是刚从训练场回来。他的目光扫过尚未关闭的全息投影,脚步一顿。
“你们查到了?”他声音低沉。
陈御风点头:“系统刚激活任务,指向西北沙漠一处疑似六十年代秘密基地的位置。”
张建军走近,盯着地图看了许久,终于开口:“那里是我师父最后执行任务的地方。”
室内安静下来。
“他是总装车间的技术主任,负责J-9原型机组装。七一年夏,基地突发火灾,整架试验机烧毁。官方说法是电路短路,但他临终前跟我说,点火顺序不对——不是从尾喷口开始,而是驾驶舱先燃起来的。”
陈御风眉头微皱:“有人为干预?”
“没人敢查。”张建军手指轻敲桌面,“三个月后项目撤销,所有人调离原岗。档案封存,连事故报告都没留下。我师父郁郁而终,临走前只给我看了一张照片——机身蒙皮上有道焊缝,形状像断裂的翅膀。”
周子豪忽然抬头:“我们看到的热成像波动……会不会是地下还有未拆解的结构?混凝土封层挡不住红外辐射,但如果内部存在金属框架,长期受昼夜温差影响,会产生周期性热胀冷缩。”
陈御风立即调取地质扫描数据。b区夹层下方确实存在条状金属反射层,走向与机翼梁结构相似。他估算深度约七米,若真有残骸,极可能是当年被就地掩埋的部分组件。
“问题是谁批准勘探。”他说,“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官方身份,贸然申请只会引起注意。”
张建军沉默片刻:“我可以联系退役的老战友,看看能不能以‘教学实践’名义走流程。虽然希望不大,但至少能拿到初步许可文件。”
“还需要装备。”周子豪补充,“要挖到那个深度,得带小型钻探仪和便携x光机,还得防沙尘——那边风速常年在八级以上。”
陈御风已在笔记本上列出清单:探测设备、通信中继、备用电源、防护装置。每一项都需要资金和渠道支持。他想起沈昭华给的加密U盘,但此刻不能动用她的资源,一旦牵涉资本介入,任务性质就会变味。
“这件事不能等人。”他说,“我们必须自己启动前期准备。”
他打开系统界面,查看飞行贡献值余额:800点。上次因拒绝星耀资本收购获得的奖励还未使用。他点开兑换列表,向下滚动,在底部找到一项灰色条目:
【临时权限:野外应急物资调配包(需消耗500贡献值)】
【包含:模块化钻探单元x1、抗干扰通信终端x2、微型光谱分析仪x1、基础防护服套装x3】
确认兑换。
三分钟后,主控台警报轻响。仓库管理系统显示,三号储物柜自动解锁,新登记一批设备,来源标注为“教学耗材补充”。
周子豪起身去取货,回来时抱着一个银灰色箱体。打开后,内部组件整齐嵌在泡沫槽内,每一件都印有军用级编码。
“这东西不该出现在这里。”张建军检查通信终端,“这种型号只配发给高原测控站。”
“系统送来的。”陈御风收起终端,“它知道我们需要什么。”
张建军看着他:“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等勘探许可下来。”陈御风合上设备箱,“在此之前,先把路线和应急预案做出来。另外,我要一份六十年代西北航空基地建设的公开文献汇编,哪怕是零散信息也要收集。”
周子豪记下任务:“我去找图书馆特藏部,他们有些解密档案副本。”
“还有,”陈御风拿起笔,在纸上画出三个圈,“遗址本身是一环,父亲的记忆是一环,师父的经历是一环。这三者同时指向同一个坐标,不是巧合。我们要找的不只是图纸碎片,是当年为什么失败的真相。”
张建军深深看他一眼:“那你得准备好面对比技术缺陷更沉重的东西。”
话音未落,主控台屏幕忽明忽暗。全息投影再次浮现,红点闪烁频率加快,任务状态更新:
【倒计时启动:72:00:00】
【警告:能量场衰减中】
陈御风猛地站起身。倒计时意味着遗址内的可识别信号正在消失,或许是因为地质变动,或许是残骸进一步腐蚀。无论原因如何,窗口期只剩三天。
“不能再等许可了。”他说,“我们得自己进去。”
张建军盯着倒计时,良久点头:“明天凌晨,我带你去模拟器室调用卫星影像,规划最安全路径。顺便……”他顿了顿,“我去趟档案馆,看看还能不能调出一张老地图。”
周子豪握紧手中的设备箱:“我今晚就把钻探仪调试好。”
陈御风走到窗边,夜空无星。他打开手机,新建一条加密消息,仅输入两个字:“备战”。
发送对象是沈昭华,但内容不涉及行动细节,只为让她知晓局势变化。
他放下手机,回到工作台前,将五代机图纸碎片的奖励描述反复阅读。系统从未给出虚假承诺,每一次签到都精准兑现。这一次,它选择在此刻揭示尘封之地,必然有其逻辑。
他合上笔记本,封面那行字清晰可见:**遗址=历史断点,图纸=未来起点,系统=传承中介**。
门外走廊传来清洁车滚轮碾过地面的声音,渐行渐远。
陈御风按下主控台关机键,屏幕熄灭前最后一帧,是西北沙漠地图上那一抹不肯停歇的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