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庭大庆,万族来朝的盛况,如同在已然沸腾的荒界局势中投入了一块烧红的烙铁,激起了更为剧烈的反应。秦龙那番恩威并施的宣言,伴随着他逆斩蛇皇的无上威名、生命之泉的神奇传说以及贯通两界的龙庭旋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向心风暴,席卷荒界。
大庆之后,潜龙渊并未恢复往日的平静,反而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投奔热潮。
最初是荒界东部,那些原本就生存在夹缝中、或是曾被战王朝等大势力边缘化、压迫的中小部落。他们亲眼见证或听闻了龙庭的强盛与气度,对比自身朝不保夕的处境,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成群结队的部落民,扶老携幼,带着他们全部的家当,如同虔诚的朝圣者,从四面八方涌向潜龙渊。有擅长驯养低阶妖兽的“驭兽族”,有精通地质勘探和矿石辨识的“山灵族”,有在织造和符文镶嵌上独具匠心的“织云族”……他们或许个体实力不强,但却拥有着各种独特的生存技能和传承,正是龙庭快速发展所急需的基石。
“龙皇陛下,我黑石部落三百七十一口,愿举族加入龙庭,恳请陛下收留!”一名部落首领跪在龙皇殿外,声音激动。
“我流火族愿献上祖传的火焰操控之术,只求龙庭能庇护我族,免受骸骨王朝的掠奴之苦!”
“我等散修,慕龙庭威名而来,愿效犬马之劳!”
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龙皇殿外的广场上上演。负责接待和登记的龙庭官员忙得脚不沾地,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干劲。
紧接着,投奔的风潮开始向荒界中部蔓延。一些原本处于战王朝和骸骨王朝势力范围交界处、常年被两大势力当做缓冲区和摩擦地带的小型城池、独立寨堡,在权衡利弊后,也毅然决然地倒向了新兴的龙庭。
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龙庭展现出的强大武力,更是秦龙所承诺的“秩序”与“庇护”。在那些老牌霸主眼中,他们只是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与资源提取地,而在龙庭,他们看到了成为“子民”、获得尊严与发展机会的可能。
一座名为“铁岩堡”的中立城池,其堡主是一位龙象境中期的强者,在亲自潜入潜龙渊外围,远远感受到那冲天的气象与严谨的秩序后,回到堡内便力排众议,毅然宣布铁岩堡整体加入龙庭,并将其经营多年的城池和一支数千人的私军,全部献上。
此举在荒界中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投奔浪潮,秦龙与龙庭核心层展现出了高超的统筹与管理能力。
秦龙坐镇中枢,总揽大局。
苏晴雪充分发挥其智慧与琉璃仙宫的背景,带领新组建的“天机阁”,负责对所有投奔势力进行甄别、登记、整合,根据其特长分配居住地、划定资源区,并着手制定更加详细的龙庭法典与贡献制度,将这股杂乱的力量有序地纳入龙庭体系。
王浩和阿蛮,则负责整编所有投奔而来的武装力量。他们从龙庭本部抽调骨干,与洛无痕一起,对这些成分复杂、战力参差不齐的部队进行筛选、整训,淘汰老弱,选拔精锐,打散重组,灌输龙庭的纪律与战魂。王浩凭借其豪爽性格和强悍实力,阿蛮则凭借其纯粹的勇武与龙裔部落的威望,很快便在这些新附军中树立起了权威。
岩烬长老率领的龙裔部落和黑戾率领的黑风部落,作为最早依附的“从龙之部”,地位超然,他们主要负责协助维持潜龙渊核心区域的秩序,并作为榜样,安抚和引导新加入的各族民众。
整个龙庭,如同一台高效而精密的机器,疯狂地吸纳、消化着这爆炸式增长的人口与资源。
潜龙渊的规模,几乎每一天都在向外扩张。新的居住区被开辟出来,农田、矿场、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龙庭的势力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潜龙渊盆地,而是以潜龙渊为中心,如同滚雪球般向四周辐射,控制了东部大片 previously 无主的荒原和山脉,并与战王朝的东部边境正式接壤。
资源如同江河汇海般涌入龙庭的仓库。原本有些紧张的灵晶、矿石、药材储备迅速变得充盈,甚至开始有了富余。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也使得龙庭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底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雄厚起来。
当然,如此迅猛的扩张,也并非全无隐忧。投奔者中难免混有其他势力安插的探子,新附军的忠诚度需要时间考验,骤然增加的人口也给管理和资源分配带来了巨大压力。
但在秦龙的绝对威望和龙庭核心层高效的运作下,这些隐患都被压制在可控范围内。龙庭如同一棵汲取了充足养分的参天巨树,根系深深扎入荒界的土壤,枝干变得更加粗壮,叶片愈发繁茂,迎风招展,散发出无可阻挡的蓬勃生机。
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到,龙庭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蜕变。从一个凭借领袖个人勇武和少数精锐支撑的强势势力,向着一个拥有广袤疆域、众多人口、完善制度的真正“王朝”雏形,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根基初固,羽翼渐丰。龙庭这艘刚刚起航的巨舰,在经历了最初的惊涛骇浪后,终于驶入了更加广阔的水域,拥有了与那些老牌霸主正面抗衡的初步资本。而它下一个需要面对的,将是来自旧秩序维护者的、更加猛烈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