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现在才是一九七九年,中银大厦还未成形,李跑跑的长江实业中芯更是遥不可及。这块地皮已经被秦迪圈定为未来总部的落址。
汇丰银行的新总部……也正准备动工。
想起这个传闻,秦迪依旧低头翻阅文件,“四千万港币,买下来吧。到时候邀请贝津名大师参与设计,如果条件允许,直接做成两栋双子塔楼!”
别人忌惮风水煞地,中银无所畏惧。
因为它背后有着强大的组织支撑,肩负特定的历史使命。
即便真有什么不祥之气,这点煞气对肩负重任的中银而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麻烦。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就算真是风水凶地,也奈何不了中银。
秦迪本身也不怕什么风水问题。
他有系统!
“好的,我这就联系港府相关官员,尽快完成这块地的过户手续。”李泽言说道。
他看着专注研究草图的老板,越发觉得这位老板是真有财神命格。
不是财神下凡,谁敢接手这种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就连世界船王包玉港这种风水命格极强的人,都不敢碰这块地。
也只有老板这种真正的“财神爷”,才镇得住这样的地方。
或许有人会觉得,李泽言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精英,怎么会相信这些,这不是封建迷信又是什么?
但现实就是——
在港岛,从港府总督,到李泽言这类精英,再到市井小民,几乎没人不信这套。
“港岛所有高楼里,风水最好的就是汇丰总行大厦!”
这句话,你相信出自一个耶鲁商学院毕业、哈佛金融博士、后来成为汇丰亚太总裁的金融精英之口?
但他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信的。
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让港岛不少人开始相信,秦迪是传说中的财神爷转世,也就是李泽言说的“财神命格”。
这并非坏事。
因为这个传言,港岛很多人开始愿意跟秦老板合作,普通打工者也愿意进他的公司。
因为大家觉得,这是在和财神做生意,是给财神打工。
虽然有些迷信,但这反而成了秦迪的“光环”。至少在这个城市里,他做什么事,总有人愿意追随、支持。
就在李泽言满脑子胡思乱想的时候,秦迪已经翻完了由贝津名带领团队设计的总部大厦初版蓝图。
贝津名,这位罕见的华裔建筑设计大师,偏爱在作品中融入浓厚的华夏传统风格。
眼前这份设计草案,极具东方韵味。总部大楼的外形灵感来自竹子,造型优雅,视觉效果极佳。
整栋大楼规划108层,高度达468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35,860平方米。
草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数据与建筑外观的简单勾勒。
只要秦迪确认满意,设计团队便会进驻现场,进一步完善最终方案。
之后便进入建设阶段。
“贝大师那边提到,超过四百米的建筑,目前港岛本地公司技术上可能难以实现。”贝津名的团队有此反馈。
李泽言补充:“他们建议,考虑从北美或欧洲引进专业团队协助技术部分。”
“那就引进。不管是技术还是公司,直接收购都可以。终有一天,我们要拥有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这样的建筑!”
“钱不是问题。”
秦迪对设计方案非常认可。
至于技术难题,只要能用资金解决,就不算难题。
1930年,美国人就能建成高约320米的克莱斯勒大厦。近五十年过去,四百米的技术门槛早已被突破。
甚至未来,千米高楼也将成为现实。
“把设计草案交给贝大师团队吧。让他们尽快启动工作。我希望,五年后我们能搬进新的总部大楼。”秦迪果断做出指示。
李泽言点头后离开办公室。
门再次被推开。
能在不敲门的情况下进入秦迪办公室的,只有三人:贺朝琼、陆鸿璇、凯拉。
走进来的是凯拉。
她终于回到工作岗位。
如今,凯拉担任秦迪的专职秘书,同时也是和记黄埔总部行政处高级行政助理,以及晨星投资副总经理兼行政助理。
她在秦系企业中的地位不低。
能力也确实出众,无论是经济分析,还是法务处理,她都能高质量完成。
前提是,前一天晚上不要被某人折腾得太晚,导致第二天疲惫不堪。
这不是她的错。
进门后,凯拉递上一份文件。
“这是和记黄埔集团更新后的管理层名单。”
集团内部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祁德家族与韦理的影响已被彻底清除。
目前,整个集团已完全由秦迪掌控。
和记黄埔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港岛。
业务范围涵盖:金融服务与保险、零售百货、消费品市场拓展、工程建设、机械制造、汽车销售、运输服务、房地产开发以及餐饮等多个领域。
英资财团旗下的四大洋行,个个都是一个德行。
仗着半垄断的优势,什么行业都要伸手。
这四家按照实力排序,分别是怡和集团、和记黄埔集团、会德丰集团以及太古集团。
怡和是领头羊,实力最强。和记黄埔原本排第二,会德丰与太古则紧随其后。
但近年来,和记黄埔在汇丰手中发展并不顺遂,营收与利润甚至快要被会德丰和太古超越,更别提和怡和比了。
如今和记黄埔落在秦迪手里,这是他实业布局中的核心板块,他自然不愿看到这种局面继续。
“这些事你盯着处理就行。”
“管理层中谁能力不达标,直接换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接下来的重心,是整合两家怡和公司,以及我们旗下三家企业的合并工作。”
忽然,他语气一转。
“亲爱的,有没有考虑过从政?”
在上一次港府的晚宴上,港府四位高层中的一位曾提起过这件事。
秦迪一直记在心里。
那位高层认为,凯拉是港府极为需要的高端人才。
出身伦敦,毕业于顶级法学院,父母又是大学教授,在学术圈人脉广泛。
这样的背景,即便放在伦敦也相当耀眼。
可伦敦那边精英云集,竞争激烈,想从政并不容易。
而港岛的情况截然不同。
这里有秦迪作为靠山,凯拉的条件几乎完美契合。
他当时就动了心思。
政商结合,往往无往不利。
这个逻辑在全球范围内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