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这个病例你要是觉得难,咱们就把台词改得简单点 —— 毕竟‘肠系膜淋巴结炎’和‘阑尾炎’的鉴别,连实习医生都容易搞混。”
剧组拍摄现场的病例讨论室里,医学顾问王医生拿着剧本,眉头微微皱着。
桌上摊开的 ct 片上,密密麻麻的标注让工作人员都看得头疼,而杨朵要演的林小星,需要在这场戏里当着 “急诊科全体医生” 的面,指出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急腹症区别,还要说出专业的鉴别依据。
杨朵刚从化妆间过来,白大褂领口别着的 “林小星” 名牌还带着温热。
她接过剧本,指尖在 “鉴别诊断” 几个字上轻轻划过,抬头时眼里满是笃定:“王医生,我没问题的。昨晚我查了好多资料,还跟三哥视频请教过,知道怎么区分这两种病,您放心吧。”
这话让王医生愣了一下 —— 他昨天特意把病例难点标出来,就是怕这个十岁的孩子 hold 不住,没想到她不仅不怯场,还提前做了功课。
旁边的导演也凑过来,笑着说:“老王,你可别小看咱们朵朵,她上次急救的专业程度,可比你带的实习生强多了,说不定这次还能给你惊喜呢。”
王医生半信半疑地把 ct 片递给杨朵,心里却没抱太大期望 —— 毕竟这两种病的鉴别要结合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缺一不可,他准备的 “简化版台词” 里只提了最基础的两点,真要讲全了,连成年演员都得背半天。
开拍前的十分钟,杨朵悄悄躲到道具间角落,指尖轻轻摩挲着口袋里的草莓叶脉标本 —— 这是她从空间带出来的 “护身符”,每次紧张时摸一摸,就能想起空间里的医学资源。
昨晚她回到酒店后,立刻进入空间,在星际版《急腹症鉴别诊断指南》里翻到了对应的病例。
全息屏幕上,两种疾病的区别被做成了动态对比图:“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在 7-12 岁儿童,腹痛位置不固定,常伴随发热、恶心,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升高”“阑尾炎多见于成年人,有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明显,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甚至连 ct 片上的影像差异都用红色箭头标得清清楚楚。
她还在 “虚拟病例库” 里模拟了这场讨论 —— 对着空间里的虚拟医生团队,把鉴别点一条一条说出来,直到系统提示 “表述清晰,专业度 98%” 才停下。此刻站在镜头前,她看着 ct 片上的影像,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空间里的指南内容,紧张感瞬间消失。
“Action!”
随着导演的口令,杨朵走到病例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先在白板上写下 “患者基本信息:8 岁男性,腹痛 2 天,伴低热”,然后转身面对镜头,语气沉稳得像真正的小医生:“各位老师,我认为患者更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而不是阑尾炎,有三个依据。”
她伸出第一根手指:“第一,患者年龄 8 岁,是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发人群,而阑尾炎在这个年龄段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这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区别。”
接着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患者的腹痛虽然从肚脐周围转移到了右下腹,但我刚才检查时发现,他的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 1\/3 交界处)没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而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腹痛位置通常不固定,按压时疼痛会减轻,这和阑尾炎的‘压痛越重越支持诊断’刚好相反。”
最后她指向 ct 片:“第三,患者的血常规报告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到 45%,中性粒细胞正常,这符合病毒感染的表现,而阑尾炎多是细菌感染,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结合 ct 片上肠系膜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影像,基本可以排除阑尾炎。”
整个过程中,她没有看一眼剧本,马克笔在白板上画的麦氏点位置分毫不差,连 “淋巴细胞比例” 这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监视器后的王医生眼睛越睁越大,手里的笔都忘了拿,直到杨朵说完,他才猛地拍了下大腿:“好!说得太对了!连我准备补充的点都被她抢了!”
“cut!完美!” 导演兴奋地喊停,“朵朵,你刚才的眼神、语气、手势,全都是戏!尤其是说鉴别点的时候,那种‘我很确定’的自信,太有感染力了!”
杨朵刚松了口气,王医生就快步走过来,手里还拿着刚才的 ct 片:“朵朵,你刚才说的‘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淋巴细胞比例’,都是教科书级别的鉴别点,你跟你三哥学的时候,他连这些细节都教你了?”
“嗯!” 杨朵点点头,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 幸好提前跟三哥对过口径,把空间指南的功劳推给了三哥,“三哥说,鉴别急腹症最忌讳‘想当然’,必须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不然很容易误诊,耽误患者治疗。”
王医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你三哥说得对!我带过很多实习生,都没你这么细心。就拿刚才的血常规来说,很多人只看白细胞总数,不看分类,你却注意到了淋巴细胞升高,这一点就比很多专业医生强。”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儿科急腹症诊疗手册》,递给杨朵:“这是我自己写的书,里面有很多类似的病例,你要是感兴趣,回去可以看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我看你这么有医学天赋,以后要是不演戏了,学医肯定也是块好料。”
杨朵接过手册,封面还带着王医生身上的墨香,心里满是感动:“谢谢王医生!我一定会认真看的,以后有不懂的,肯定要麻烦您。”
旁边的卢瑞看着这一幕,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刚才在镜头里,清晰地看到杨朵说鉴别点时眼里的光芒 —— 那不是演出来的,是真正对医学的热爱。
他走过去,递给杨朵一瓶温水:“刚才表现得很好,连王医生都对你刮目相看了。我刚才在镜头后面,都差点以为你真的要转行当医生了。”
“才不会呢!” 杨朵接过水,脸颊微红,“我喜欢演戏,也喜欢医学,以后我想把两者结合起来,演更多医学相关的角色,让更多人了解医生的辛苦,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健康。”
卢瑞点点头,眼里满是欣赏:“这个想法很好。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就像支持我们的草莓园一样。”
杨朵和王医生、卢瑞讨论病例时,躲在道具间的 “影子” 正拿着手机,把刚才的对话偷偷录下来。他看着杨朵熟练说出医学术语的样子,心里越发确定 —— 杨朵的专业知识肯定不是只靠 “跟三哥学”“查资料” 就能掌握的,背后一定有空间的帮助。
可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立刻把视频发给王浩,而是走到片场的角落,拨通了杨明宇公关团队的电话:“王浩明天早上会派人去草莓园,假装村民闹事,吸引安保注意力,然后让另一批人趁机偷草莓样本。他们准备了麻醉针和微型摄像头,还会伪造‘草莓园污染环境’的假证据,想趁机抹黑草莓园。”
电话那头的人立刻说:“我们知道了,已经安排人加强草莓园的安保,还会联系当地警方,谢谢你提供的信息。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王浩的证据,我们可以帮你申请证人保护,避免他报复你。”
“影子” 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坚定:“我这里还有王浩雇水军抹黑杨朵、让白倩倩找杨朵麻烦的聊天记录,我会尽快发给你们。我只想弥补自己之前的过错,不想再被他威胁了。”
挂了电话,“影子” 看着远处杨朵认真讨论剧本的样子,心里终于有了一丝轻松 —— 他知道,自己这次做对了。
而此时的王浩,还在实验室里检查偷草莓样本的工具。
他不知道 “影子” 已经背叛了他,更不知道杨明宇和卢瑞已经做好了准备,正等着他自投罗网。他给手下发消息:“明天早上六点,按计划行动,村民闹事要闹得越大越好,吸引所有安保的注意力,你们趁机进去偷样本,拿到后立刻撤退,别留下痕迹。”
手下回复:“明白,浩哥,保证完成任务。”
王浩满意地点点头,拿起桌上的 “空间草莓营养液” 样本,眼里满是贪婪 —— 只要拿到新鲜的草莓样本,他就能破解其中的活性物质,复制出同样的草莓,到时候不仅能毁掉杨朵的草莓园,还能靠这个赚大钱,成为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
拍摄结束后,杨朵收到了卢瑞发来的消息:“草莓园那边一切正常,我加派了安保,还安装了更多监控,你放心拍戏,有我在。”
杨朵看着消息,心里暖暖的。她想起之前和卢瑞一起规划草莓园的样子,想起要在园里建 “希望小屋” 的约定,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回复:“谢谢卢瑞哥哥,辛苦你了。等我拍完这部戏,我们一起去草莓园,看看向日葵长得怎么样了。”
卢瑞很快回复:“好,我等你。”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杨朵充满了动力。
她收拾好自己的拍戏笔记,里面还夹着王医生送的《儿科急腹症诊疗手册》,准备晚上回去认真看看。
她不知道,一场针对草莓园的 “保卫战”,即将在第二天清晨打响,而她的家人和卢瑞,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等着王浩的人自投罗网。
晚上,杨朵在日记本上写下:“今天拍了病例讨论的戏,王医生还送了我一本他写的书,很开心。卢瑞哥哥说草莓园一切正常,我就放心了。
明天还要拍很多戏,我要继续加油,演好林小星,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她在日记旁画了一颗小小的草莓,旁边写着 “草莓园,等我回来”。
而此时的草莓园里,卢瑞正和安保团队一起检查监控设备,灯光下,他们的身影坚定而认真,像守护着一个珍贵的梦想。
王浩的人还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已经泄露,正一步步走向杨明宇和卢瑞设下的陷阱。
一场围绕草莓园的 “攻防战”,即将在黎明时分拉开序幕,而这场战斗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杨朵的梦想,也将决定王浩的最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