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无人机人工降雨》
\"三日之内若无甘霖,尔等妖僧皆以欺君之罪论处!\"
庐州府通判的怒喝还在大殿回荡,我——欧阳菲菲盯着手中那卷烫手的求雨诏书,掌心沁出细密的汗珠。殿外烈日灼人,香炉里的青烟笔直上升,连一丝风都没有。这哪是求雨,分明是让我们变戏法。
\"菲菲姐,咱们真要被逼着当神棍了?\"张一斌凑过来,额头上还挂着上午练武时的汗珠,僧袍下露出半截跆
陈文昌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他的金丝眼镜早在穿越第一天就摔碎了),压低声音:\"明代地方官遇到大旱,按例要征召僧道设坛祈雨。《大明会典》记载成化年间...\"
\"说人话!\"罗子建从供桌后探出头,手里还捏着半块偷拿的绿豆糕,\"咱们现在怎么办?真跳大神?\"
我展开诏书,绢布上\"奉天承运\"四个朱红大字刺得眼睛发疼。自从我们为追查碧云剑线索伪装成乌龙院僧人,这种荒唐事接二连三。上个月刚用辣条配方平息斋堂暴动,前天又用淘宝体解读佛经糊弄过了朝廷巡查,现在居然要表演呼风唤雨?
\"都别慌。\"我指向藏经阁方向,\"先查查这庙里有没有前人留下的求雨攻略。\"
藏经阁的霉味里混着陈年线香的气息。我们四人借着整理佛经的名义,把关于祈雨的典籍翻了个底朝天。泛黄的纸页上满是\"焚符步罡踏斗\"之类的术语,罗子建看得直打哈欠。
\"全是封建迷信。\"张一斌把《雨师经》甩在案几上,\"我在气象局实习时见过人工降雨,得用干冰或者碘化银...\"
\"嘘!\"我猛地捂住他的嘴。窗外传来窸窣声,几个黑影闪过雕花窗棂。自从我们接下求雨任务,寺里突然多了不少陌生香客。陈文昌说其中至少三个是吴老二派来的探子——那个一直想夺取碧云剑的黑市商人。
陈文昌突然压低声音:\"《永乐大典》残卷里提到,郑和船队曾在南洋用'阴阳壶'预测风雨。\"他展开一张描金绢布,\"看这个壶嘴设计,分明是气压计原理!\"
我心头一跳。现代气象学知识或许真能帮我们蒙混过关。正要细看,门外突然传来方丈的咳嗽声。我们手忙脚乱藏起图纸,罗子建情急之下把绿豆糕塞进了佛像手里。
求雨前夜,我们在柴房秘密组装设备。张一斌从僧袍里掏出零件:\"无人机改装的,机腹装了干冰储存罐。\"那架四旋翼飞行器涂成了木鱼的颜色,旋翼上还刻着《心经》经文作伪装。
\"我在后山发现个天然石灰岩洞。\"罗子建拍掉袖口的蜘蛛网,\"明代人以为那是龙王爷的喷嚏洞,其实是二氧化碳沉积...\"
陈文昌突然撞开门:\"不好了!吴老二请来青云观的道士,明天要和我们斗法!\"他手里攥着战书,朱砂写的\"雨坛争锋\"四字狰狞如血。我这才明白,求雨大典早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
子时三刻,我独自在古井边测试湿度计。井水映着碎月,忽然泛起奇异波纹。俯身细看,井壁青苔间竟露出半截熟悉的纹路——和藏宝图上的水文标记一模一样!
求雨当日,祭坛四周人山人海。我穿着借来的金线袈裟,后襟别着蓝牙湿度传感器。对面青云观的道士甩着拂尘冷笑,他身后站着个戴斗笠的瘦高个——绝对是吴老二的人。
\"请法师登坛!\"通判的喊声里,张一斌偷偷启动了藏在香炉里的信号接收器。我迈步上坛时,瞥见罗子建正往\"雷神鼓\"里装电动马达,陈文昌则把酸碱反应瓶伪装成圣水瓶。
道士先开坛作法,桃木剑舞得呼呼生风。一刻钟过去,天空依旧蓝得刺眼。轮到我们时,我按计划点燃特制线香——里面掺了遇湿变色的化学试剂。
\"云从龙,风从虎...\"陈文昌的诵经声突然被惊呼打断。西北方真的飘来乌云!道士脸色骤变,我却知道那是张一斌在五里外释放的积雨云。人群骚动中,我悄悄按下藏在袖中的遥控键。
\"雷神鼓\"突然自鸣,无人机从后山腾空而起。当第一滴\"雨\"落在通判官帽上时,我分明看见那不是雨水——张一斌这个白痴往干冰罐里装的是寺里酿的梅子酒!
【】
十八铜人身上贴的暖宝宝意外激活了体内机关,露出藏宝图部件的隐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