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空气带着莱茵河畔特有的冷冽与严谨。林清音在柏林爱乐大厅的排练,比在伦敦时遇到了更直接的挑战。这座以卓越音响效果和深厚德奥音乐传统着称的殿堂,对每一位在此演出的音乐家都抱有极高的期待与审视。
排练间隙,一位在德语区极具影响力的乐评人,沃尔夫冈·克鲁格,在与指挥短暂交流后,径直走向林清音。他年约五十,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如鹰。
“林小姐,”他的德语口音很重,通过翻译传达,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你的技巧无可挑剔,音乐也充满……异域风情。但请原谅我的直接,在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故乡,我们更看重音乐中深刻的哲学思辨与严谨的结构逻辑。你的作品,情感充沛,但恕我直言,是否过于注重表面的音响色彩,而缺乏真正的、德意志式的‘精神内核’?”
这番评价,比伦敦那位小提琴首席的质疑更为尖锐,直指她音乐创作的核心理念。周围几位德裔乐手也投来了深以为然的目光。压力如同无形的巨石,骤然压上林清音的肩头。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耳中的耳机,里面一片寂静,江以辰此刻正在国内准备那个重要的技术发布会,她不能打扰他。她必须独自面对。
然而,就在她深吸一口气,准备组织语言回应时,耳机里却突然传来他极其简短、仿佛掐准了时间的信息,是文字转成的语音:
【J:克鲁格,推崇巴赫的数学美感。用结构回应他。】
只有一句话,却像黑暗中骤然亮起的灯塔!他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忙于自己的战场,却依然关注着她这边的动态,并在最关键的时刻,给出了最精准的“弹药”!
林清音瞬间稳住了心神。她抬起头,迎向克鲁格先生审视的目光,脸上露出了从容而尊敬的微笑,用这几天恶补的、略显生涩但足够清晰的德语回应:
“克鲁格先生,非常感谢您深刻的见解。您提到的‘精神内核’与‘结构逻辑’,我非常赞同。事实上,在我的《丝路回响》中,看似自由的东方旋律线条之下,隐藏着一个基于斐波那契数列变化的节奏骨架,以及对中国古琴减字谱符号系统的现代化重构。这或许正是东方哲学中‘道法自然’与西方严谨逻辑的一种对话尝试?”
她引用了江以辰曾经跟她探讨过的、关于她音乐中隐藏的数学结构,以及她自己对传统谱式现代化的思考。这番话,既回应了对方对“结构”的要求,又巧妙地将东方哲学提升到了与之对等的思辨高度。
克鲁格先生严肃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讶异。他推了推眼镜,眼神中的审视淡化了些,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兴趣:“斐波那契数列?古琴谱法?有意思……请继续说。”
一场潜在的危机,在她独自的应对与他精准的远程支援下,化为了深入的艺术交流。
---
然而,就在林清音渐渐稳住柏林阵脚的同时,国内,“音核”平台重要的新技术发布会现场,却突发意外!
发布会进行到关键的产品演示环节,负责演示的高级工程师在操作最新优化的AI推荐引擎时,平台主屏幕突然卡顿,随后陷入黑屏!现场一片哗然,媒体记者们立刻骚动起来,质疑声四起。
后台,技术团队瞬间乱成一团,试图紧急修复。站在台上的项目经理脸色煞白,几乎无法控制局面。远在柏林的林清音,正好在排练休息时刷到了发布会的线上直播,看到了这混乱的一幕,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立刻尝试通过耳机联系江以辰,但那边只有嘈杂的背景音和他简短急促地对技术人员下达指令的声音,显然正处于焦头烂额之中。
她帮不上任何忙,只能隔着屏幕干着急,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担忧。她知道,这次发布会对“音核”和他有多重要。
就在现场几乎要失控的时候,江以辰的身影出现在了台上。他拿过项目经理手里的话筒,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只有一种沉静如水的镇定。
“各位,抱歉出现了一点技术上的小插曲。”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这正好说明了技术探索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也证明了我们‘音核’团队,永远在挑战最前沿的可能。”
他没有试图掩盖问题,而是用一种自信甚至带着点幽默的方式,将事故变成了展示团队应变能力和技术追求精神的契机。他甚至在等待技术修复的间隙,临场发挥,脱稿讲述了两个“音核”早期开发时遇到的有趣bug,引得台下观众发出阵阵笑声,紧张的气氛瞬间缓和了不少。
几分钟后,屏幕恢复正常,演示完美继续。发布会不仅没有失败,反而因为这个小插曲和江以辰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与好评。
林清音在柏林看着直播画面里他游刃有余、掌控全场的模样,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骄傲与心疼。她知道,他此刻的从容背后,是巨大的压力和对团队绝对的信任。
---
晚上,两人终于通过耳机通道联系上。
“发布会……后来很成功。”林清音先说,语气里带着后怕和钦佩,“你太厉害了。”
“嗯。”江以辰的声音带着事后的疲惫,却依旧平稳,“习惯了。你那边呢?那个克鲁格?”
“按你说的,用结构回应了。他好像……挺感兴趣的。”林清音把下午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不错。”他言简意赅地表扬,随即声音低沉了几分,“下次遇到这种事,直接叫我。”
“你不是在忙发布会吗?”
“再忙,”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听你这边的时间,总有。”
林清音的心瞬间被这句话填满,柔软得一塌糊涂。他们各自在相隔千里的战场上应对着突如其来的风暴,却从未忘记成为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学长,”她轻声说,带着浓浓的依赖,“我想你了。”
耳机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他低沉而温柔的回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嗯。”
“我也想你。”
“柏林之后是纽约,”他仿佛在确认行程,又像是在做出承诺,
“等着我。”
双重考验,突如其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迎难而上。
彼此的支撑,无声却有力,
穿越时区,化解危机,
让分离的时光,
也充满了并肩作战的笃定与温暖。
(第九十八集 完)
下一集预告:
柏林演出圆满成功,林清音的音乐理念获得更深入的认可。巡演最后一站纽约在即,江以辰将如何兑现他的承诺?而一场针对林清音的意外网络风波悄然掀起,险些打乱所有计划……敬请期待《学长,这里不可以》第九十九集:《纽约前夜与风波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