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的空气仿佛都浸润着音符。林清音下榻的酒店窗外,就能看到城市公园里约翰·施特劳斯的金色雕像。这里是无数音乐家的朝圣地,每一块石板路都仿佛回荡着贝多芬、莫扎特的余韵。
柏林的风波与抉择似乎已经远去。林清音将自己完全沉浸在音乐之都的氛围里,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排练异常顺利。乐手们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音乐本真的追求,让她每一次排练都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
她没有再主动联系江以辰,也没有去探听任何关于国内董事会的消息。她只是每日在排练厅、酒店之间往返,偶尔在黄昏时分散步于多瑙河畔,指尖在空气中无声地练习着指法,心里异常平静。
她相信他。如同相信四季更迭,日升月落。
这份平静,在抵达维也纳的第三天傍晚被打破。
她刚结束排练回到酒店房间,门铃就响了起来。透过猫眼,她看到外面站着的,是风尘仆仆却难掩眉宇间意气风发的江以辰。
心,猛地漏跳了一拍。她迅速打开门。
他就那样站在门口,穿着简单的黑色大衣,围巾随意搭在肩上,发梢还带着室外的寒气,眼底却有压抑不住的、如同星辰炸裂般的亮光。他没有立刻进来,只是倚在门框上,目光深邃地将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仿佛在确认什么珍宝完好无损。
“学长……”林清音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哽咽。
江以辰嘴角缓缓勾起一个清晰而耀眼的弧度,那笑容里带着尘埃落定的轻松和巨大的满足。他迈步进门,反手将门关上,动作流畅自然。然后,他伸出双臂,不是拥抱,而是像展示战利品一般,将一份折叠起来的文件,递到了她的面前。
林清音低头看去。那是一份商业文件的摘要页,标题醒目——《关于辰光集团未来五年文化产业战略投资方向及独立运营子公司“辰音文化”成立的决议》。下面最关键的一行小字标注:子公司由江以辰先生全权负责,独立运营,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他赢了。不仅顶住了压力,守住了阵地,更是从庞大的辰光帝国中,为自己,也为他们,开辟出了一块完全独立自主的新疆域。
林清音抬起头,看着他眼底那如同胜利君王般的桀骜与温柔,心脏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和感动填满。她没有问过程有多艰难,也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只是看着他,眼睛亮得像盛满了维也纳的星光。
“恭喜,”她轻声说,唇角弯起,“江总。”
江以辰低笑一声,将那文件随手扔在一旁的茶几上,仿佛那只是一张无关紧要的废纸。他上前一步,伸手捧住她的脸,拇指在她细腻的脸颊上轻轻摩挲。
“嗯,”他应了一声,目光灼灼地锁住她,“现在,该收我的‘战利品’了。”
话音未落,他便低头,攫取了她微张的唇。
这个吻,不同于以往的温柔试探或霸道占有,而是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确认、失而复得的狂喜,以及压抑许久终于喷薄而出的浓烈思念。滚烫、深入、不容拒绝,仿佛要将她拆吃入腹,融入骨血。
林清音被他吻得几乎窒息,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本能地环住他的脖颈,生涩而努力地回应。空气中弥漫着彼此急促的呼吸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街头小提琴悠扬的旋律,交织成一曲最动人的私密乐章。
不知过了多久,江以辰才喘息着稍稍退开,额头抵着她的,鼻尖相触,呼吸交融。他的眼神深邃如夜海,里面翻涌着未褪的情潮和巨大的满足。
“后台那些话,”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事后的慵懒与性感,“谁教你的?”他指的是她让陈明转达的“让他放手去战,不必回头。他的后方,有我。”
林清音脸颊绯红,气息不稳,却勇敢地回视他,眼神清亮:“自学成才。”
江以辰眸色一深,显然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他低头,又在她微微红肿的唇上轻啄了一下,像是盖章确认。
“很好。”他揽着她的腰,将她带到窗边,看着外面维也纳璀璨的夜景,“维也纳金色大厅,准备好了?”
“嗯。”林清音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沉稳心跳,无比安心。
“那就,”他低头,在她耳边用气声低语,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和一丝熟悉的狎昵,“再拿下一个。”
---
维也纳金色大厅,这座音乐圣殿,今夜座无虚席。
林清音站在舞台中央,灯光将她和水墨长裙勾勒得如同从东方古画中走出的仙子。台下,是古典音乐界最挑剔也最懂行的观众。
她的演出曲目经过精心调整,加入了更多对维也纳古典乐派先贤的致敬与对话。当她在《丝路回响》中,巧妙地融入了一段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的变奏动机时,台下响起了一阵会意的轻笑和惊叹。当她用那支古笛,在《月影敦煌》中吹奏出仿佛来自天外的空灵之音时,整个大厅寂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而压轴的,是她与江以辰在柏林隔空合作的《量子纠缠》终极版。这一次,她将电子节奏与古筝的对抗融合做到了极致,冰冷与炙热,逻辑与感性,在这座以金色和温暖着称的殿堂里,碰撞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充满未来感的火花。
演出结束,掌声如同金色的潮水,汹涌澎湃,经久不息。这一次,许多观众激动地站起身,用维也纳最高的礼仪——长时间、有节奏的鼓掌,来表达他们的最高赞誉。
林清音一次次鞠躬,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二楼的一个包厢。
那里,江以辰正站在那里,没有像其他观众一样鼓掌,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手里端着一杯香槟,嘴角噙着那抹她熟悉的、骄傲而温柔的弧度。他的目光穿越闪烁的灯光和人海,精准地落在她身上,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的旋律。”
她的成功,是他凯旋归来的,最绚烂的礼炮。
后台再次被鲜花和祝贺淹没。而这一次,江以辰没有等在幕后,他穿过人群,径直走到她面前,在无数镜头和目光的注视下,将一枚小巧精致的、做成高音谱号形状的铂金胸针,别在了她的礼服领口,恰好与她原有的那枚古筝鼓槌胸针并列。
“辰音文化的第一个签约艺术家,”他看着她,目光深邃,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清,“纪念礼。”
这不是询问,是宣告。
林清音抚摸着那枚冰凉的铂金胸针,看着眼前这个为她撑起一片天空,又将她推向世界之巅的男人,眼眶微微发热。
她踮起脚尖,无视周围的惊呼和闪烁的镁光灯,在他唇上印下一个轻柔而坚定的吻。
“老板,”她看着他瞬间暗沉下来的眼眸,狡黠地笑了,“合作愉快。”
维也纳的乐章圆满落幕。
而他们的协奏曲,正迈向更加恢弘的篇章。
他的凯旋,与她的加冕,在这一夜,交汇于音乐之巅。
(第六十五集 完)
下一集预告:
欧洲巡演圆满结束,林清音载誉归来,国内媒体与乐迷反响空前。然而,“辰音文化”的成立触动了传统音乐圈的神经,一场关于“资本是否玷污艺术纯粹性”的争论悄然兴起。同时,江瀚对儿子“另立山头”的行为并未完全放手,新的考验正在酝酿……敬请期待《学长,这里不可以》第六十六集:《荣归故里与新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