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结束萨尔茨堡的交换生涯,林清音几乎没有停歇,便一头扎进了国家大剧院实验乐团的实习中。这里与校园和萨尔茨堡的工作坊截然不同,节奏更快,要求更高,专业性极强。排练厅里坐着的,多是业内经验丰富的演奏家,指挥和艺术总监更是目光如炬,对每一个音符的处理都要求尽善尽美。
最初的几天,林清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的古筝在庞大的交响乐队中,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既不能湮没在恢弘的弦乐和管乐中,又不能过于突兀破坏整体和谐。她带来的融合创想,也需要经过严格的、符合乐团规范的改编。
她常常排练到深夜,对着分谱反复琢磨,手指因为高强度的练习而再次磨出新的水泡。但她的眼神始终是亮的,充满了挑战的兴奋和求知欲。她知道,这是她选择的战场,她必须在这里站稳脚跟。
江以辰先她一步回国,似乎也进入了某种“战斗状态”。他的首场个人专场音乐会《节奏的维度》进入最后倒计时,宣传铺天盖地,门票早已售罄。他忙得脚不沾地,密集的排练、采访、宣传照拍摄……两人虽然同在一座城市,见面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并未减少。深夜,林清音从排练厅回到租住的小公寓,总能收到他掐着她大概到家的时间点发来的信息。
【J:到了?】
【林清音:嗯,刚进门。你还在排练?】
【J:嗯。手怎么样?】
【林清音:还好,贴了创可贴。】
【J:药箱最下层有进口的水胶体敷料,效果更好。】
【林清音:你怎么知道我药箱放哪里?】
【J:上次去,顺手整理的。笨蛋。】
他总是这样,用最平淡的语气,做着最细致入微的事。他从未对她的实习指手画脚,也从未抱怨过彼此的忙碌,只是在她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坚实的支持,比如,悄悄将她的作品小样推荐给相熟的音乐评论人;比如,在她为某个编曲难题苦恼时,深夜发来一段他即兴录制的、充满启发性的节奏片段。
他们像两颗沿着各自轨道高速运行的星辰,在各自的领域积蓄能量,努力发光。
命运的安排巧妙得如同精心编排的剧本——江以辰的《节奏的维度》专场音乐会,与实验乐团面向业内和部分乐迷的首次内部汇演,竟然撞在了同一个晚上。
这意味着,他们无法亲临对方的现场。
汇演前一天晚上,林清音和江以辰难得地一起吃了顿简单的晚饭。是一家他们常去的、烟火气十足的粥铺。
“紧张吗?”林清音看着他眼下淡淡的青黑,心疼地问。他这场音乐会备受瞩目,压力可想而知。
江以辰慢条斯理地喝着粥,头也没抬:“有什么好紧张的?”语气是一贯的狂妄,但抬眼看向她时,眼神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你呢?准备好惊艳那些老古板了?”
林清音知道他说的是乐团里那些相对保守的乐评人和前辈,她用力点头:“准备好了!”
江以辰嘴角勾了一下,没再说话,只是伸手,越过桌面,轻轻握了握她放在桌面上、指尖还贴着创可贴的手。
短暂的相聚后,两人在粥铺门口分开,各自奔赴最后的排练。没有过多的缠绵,只是一个交汇的眼神,便已包含了所有的鼓励与信任。
音乐会当晚,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座无虚席。实验乐团的汇演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和资深乐迷。林清音作为其中唯一一位民乐声部的独奏者,承担了开场和压轴两首重要曲目的古筝部分。
当她抱着古筝走上舞台,坐在庞大的交响乐队前方时,灯光打在她身上,她能看到台下那些审视、好奇、甚至带着些许怀疑的目光。她深吸一口气,手指下意识地摸了摸衣领上那枚从未离身的胸针,冰凉的触感让她瞬间安定下来。
开场曲目是她参与改编的《丝路回响》。当指挥棒落下,恢弘的交响乐如同画卷般铺开,她的古筝音色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清越而富有穿透力地切入,带着异域的风情与古老的叙事,与交响乐完美交融,瞬间抓住了所有听众的耳朵。
她的演奏沉稳而充满张力,技巧精湛,情感饱满。不再是校园里那个需要被引导的女孩,而是能够与顶级乐团平分秋色、甚至画龙点睛的成熟演奏者。
压轴曲目更是她呕心沥血之作,一首全新的、充满实验色彩的《量子纠缠》。古筝的旋律被解构成碎片化的音效,与电子音乐、交响乐激烈碰撞,描绘出一种超越物理规则、纯粹能量与信息交互的现代图景。演奏到高潮处,她的手指在琴弦上狂舞,几乎出现残影,爆发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技巧与力量。
当最后一个如同粒子湮灭般的音符落下,全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许多乐评人边鼓掌边露出惊讶和赞许的表情,艺术总监也向她投来了肯定的目光。
她成功了!她用自己的实力,在这个顶尖的平台上,证明了新民乐融合的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万人体育馆,江以辰的《节奏的维度》专场也达到了高潮。
舞台中央,他如同掌控一切的王者,手中的鼓槌挥舞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残影,复杂多变、充满数学美感的节奏如同潮水般席卷全场,引爆了一波又一波的声浪。灯光在他身上疯狂闪烁,汗水挥洒,他将爵士鼓的魅力展现到了极致。
在安可环节,全场观众高呼着他的名字,气氛狂热。
江以辰站在舞台中央,微微喘息,额发被汗水浸湿。他调整了一下立式话筒,目光扫过台下疯狂的观众,眼神平静无波。
“最后一首,”他开口,声音因为消耗而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不是计划内的。”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充满了期待。
“临时加的。”他继续说,语气随意得像在谈论天气,“送给我家那位……正在另一个舞台上‘兴风作浪’的,‘旋律’。”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叫和起哄声!
江以辰却没有再多说,他走回鼓后,拿起鼓槌。他没有立刻开始,而是微微侧头,仿佛在聆听什么。
与此同时,刚刚结束汇演、正在后台接受祝贺的林清音,手机震动了一下。她点开,是江以辰发来的一个音频直播链接,以及一句话:
【J:听着。】
她疑惑地点开链接,耳机里瞬间传来了体育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以及……一阵极其轻微、却异常熟悉的、属于她的古筝旋律!那是她刚才在《量子纠缠》中一段标志性的华彩乐句,被采样、循环、处理成了带有迷幻电子味道的背景音!
紧接着,江以辰的鼓点悍然切入!他的节奏不再是纯粹的爵士,而是融合了电子、工业甚至数学摇滚的元素,复杂、精密、充满未来感,与那段循环的古筝采样形成了奇妙的对抗与融合!
他竟然……将她的旋律,实时融入了他的安可曲中!用他的方式,跨越空间,与她完成了一场即兴的、疯狂的合奏!
林清音站在嘈杂的后台,戴着耳机,听着那通过电波传来的、独属于他们的“量子纠缠”,眼泪毫无预兆地滑落。她仿佛能看到他在舞台上挥汗如雨、眼神灼亮的样子,能感受到他那份嚣张又浪漫的宣告。
他用自己的专场,她的汇演,向所有人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节奏与旋律的维度”——无关距离,无关形式,只在灵魂的共振。
当江以辰的鼓声在最后一个爆破音中戛然而止,体育馆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而国家大剧院的后台,林清音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不断弹出的、关于江以辰安可曲“神秘女声采样”的热烈讨论,脸上带着泪,却笑得无比灿烂。
这一刻,他们分别在两个舞台,却仿佛并肩站在了世界中央。
双星闪耀,交相辉映。
他的惊喜,永远是如此出乎意料,又直击心脏。
(第四十集 完)
下一集预告: 汇演与专场双双大获成功,林清音在乐团站稳脚跟,江以辰事业再攀高峰。然而,江父的耐心似乎耗尽,一场旨在“拨乱反正”的家庭晚宴悄然酝酿……面对来自家族的最高压考验,他们的感情能否经受住现实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