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力排众议,在“创芯”内部正式秘密重启了名为“深蓝”的下一代架构研发项目。她亲自担任项目总协调人,由陈亮负责技术管理,李明作为核心架构师,并抽调了数名背景干净、潜力巨大的年轻工程师组成核心团队。项目启动资金直接从顾夜琛特批的“总裁创新基金”中拨付,绕开了可能存在的内部掣肘。
然而,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几位仍持有“创芯”少量股份、目光短浅的原股东得知后,立刻表达了强烈不满,甚至联名向顾夜琛和林薇发送邮件,质疑“在整合关键期分散资源投入一个‘虚无缥缈’的前沿项目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求立即停止“深蓝”,专注于现有技术的商业化变现。
林薇早有准备。她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邀请这几位股东进行了一次视频会议。会议上,她并未展示复杂的理论,而是用最直白的商业语言,勾勒出“深蓝”成功后的巨大前景:“各位,我们收购‘创芯’,不是为了重复它的过去,而是为了创造它的未来。现有技术可以保证我们未来两三年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但‘深蓝’,可能决定我们五年、十年后是否还能站在行业顶端。短期利益与长期壁垒,孰轻孰重,相信各位能够权衡。”
她同时承诺,“深蓝”项目将严格控制预算,并定期向董事会汇报进展,确保透明度。一番有理有据、软中带硬的沟通后,几位股东虽然仍心存疑虑,但暂时偃旗息鼓。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沈哲安插在北美的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深蓝”项目重启的风声,以及原股东的不满。沈哲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通过中间人,秘密联系上了“深蓝”项目被砍前的原负责人,一位名叫安德森的技术专家。安德森因项目被砍一直郁郁不得志,对现有管理层心怀怨怼。
沈哲开出了令人咋舌的高薪和独立实验室的承诺,邀请安德森加入他的团队,并暗示,如果安德森能带来“深蓝”项目的核心资料,还将获得一笔天价的“安家费”。
面对如此诱惑,安德森动摇了。
与此同时,在国内,顾夜琛对沈哲“猎风计划”的反击全面升级。他通过隐秘的金融渠道,查到了沈哲用于散布谣言和操控舆论的部分资金,来源于其控股的一家境外空壳公司。顾夜琛毫不犹豫,动用顾氏的资本力量,联合几家国际游资,对沈哲旗下几家现金流紧张的海外初创公司发起了精准的做空狙击。
同时,顾夜琛的商务团队挖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沈哲的哲阅资本,正与一家欧洲老牌家族企业洽谈一个重要的新能源合作项目,已进入最后阶段。顾夜琛当即指示欧洲分部,以更优厚的合作条件和顾氏强大的全球产业链优势,强势介入,硬生生从沈哲嘴边抢走了这块肥肉。
这一记凶狠的“双向狙击”,打得沈哲措手不及。海外公司股价暴跌,重要项目被截胡,资金链瞬间紧绷。他不得不抽调大量精力应对顾夜琛的反扑,暂时放缓了对“创芯”和林薇的骚扰。
然而,他对“深蓝”的觊觎并未停止。安德森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失衡心态驱动下,终于点头,答应携带部分他私藏的核心资料投奔沈哲。
这天深夜,林薇接到陈亮紧急电话:“林总监,不好了!我们监测到有异常Ip试图访问‘深蓝’项目的加密服务器,虽然被防火墙拦截,但对方技术很高明!而且……而且李明报告,他看到安德森今晚行为鬼祟,在实验室逗留到很晚,还用了私人U盘!”
林薇心中一惊,瞬间明白了沈哲的意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正面商业打击吸引顾夜琛火力,背后则对“深蓝”项目进行技术窃取!
她立刻下令:“启动应急预案!立刻更改所有核心服务器密码和访问权限,物理隔离关键数据!通知安保部门,密切注意安德森动向,但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她必须人赃并获,才能彻底斩断沈哲伸向“深蓝”的黑手。
处理完这一切,窗外已是晨曦微露。林薇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手机震动,是顾夜琛发来的信息:
【海外几只苍蝇已拍晕。你那边如何?】
看着这带着他特有风格的、言简意赅却充满力量的信息,林薇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她仿佛能看到他在国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模样。
【有老鼠想偷米,已设好捕鼠夹。】她回复道,带着一丝冷冽的幽默。
片刻后,顾夜琛回复:
【需要我过来帮你踩死老鼠吗?】
这句话里蕴含的维护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亲密,让林薇的心尖微微颤了颤。她几乎能想象出他说这话时,那副理所当然又带着点霸道的表情。
【不用,脏了顾总的鞋。我自己可以。】她拒绝了他的“好意”,却也感受到了那份支撑。
“深蓝”项目在危机中正式启动,而针对沈哲的双向狙击也已展开。虽然暗处的较量愈发激烈,但林薇和顾夜琛之间,这种相隔万里却彼此支撑、默契无间的感觉,却在一次次共同应对危机中,变得愈发牢固和……令人心动。
捕鼠夹已设好,只等老鼠上钩。
下一集预告:
安德森携带部分核心资料准备与沈哲的人交接,被林薇安排的安保人员当场控制。沈哲偷鸡不成蚀把米,恼羞成怒。顾夜琛利用安德森事件,对沈哲发起舆论反击。“深蓝”项目清除了内部隐患,加速推进。林薇回国述职,与顾夜琛数月后首次见面,气氛微妙而暧昧。《人赃并获,归国重逢》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