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车轮碾过1977年的深秋。长白山区的层林尽染。
过去近两个月,整个国家的情绪主调,都沉浸在对日军“100部队”罪行揭露所带来的巨大悲痛与历史愤怒之中。
那种沉郁,如同阴霾,笼罩在许多人的心头。
虽然官方的认罪和赔偿在道义上取得了一场胜利,但那份源自民族伤痛的沉重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消散。
然而,就在10月21日这一天,一声清脆的钟鸣,如同穿透阴云的阳光,骤然响彻神州大地,瞬间点燃了亿万人的激情与希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庄严宣布:恢复已中断十余年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消息像燎原的烈火,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了城市的街头巷尾、工厂的车间、部队的营房,以及像李家坳这样偏远的山村。
广播里那清晰而有力的声音,宣告着一种基于分数、公平竞争的改变,宣告着知识将重新获得尊重,宣告着无数被时代耽误的青年,终于迎来了一条可以凭借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
全国都沸腾了!
……
这股巨大的喜悦浪潮,同样毫无保留地冲入了李家坳。
“高考!恢复高考了!”一个年轻的知青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学习教室里冲出来,手里挥舞着一本皱巴巴的高中数学课本,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变得嘶哑尖利。
霎时间,整个村子都像是被投入了一颗滚烫的石子。
在菌厂做工的年轻人丢下了手中的菌棒,在田里干活的后生扔下了锄头,
所有适龄的、以及那些早已以为自己与大学无缘的知青们,全都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聚集在村委的扩音喇叭下面,
或者干脆就在街道上、院子里,激动地拥抱、跳跃、欢呼,许多人笑着笑着就流下了眼泪。
那持续了近两个月,因历史悲剧而带来的沉郁氛围,被这突如其来,关乎个人未来的巨大希望瞬间冲淡。
国家的前行与个人的命运,在这一刻,以一种无比真切的方式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刚刚高中毕业的春梅和铁蛋,更是被这巨大的幸福砸得晕头转向。
他们几乎是踩着恢复高考的时间点毕业,无需等待,直接就能报名参加。
这对于莘莘学子而言,是何其幸运。
“爹!爹!恢复高考了!我能考大学了!”春梅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从学校里一路跑回家。
脸颊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冲进院子就扑到李满仓面前,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璀璨的光芒。
紧接着,铁蛋也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这个平日里有些憨厚沉稳的小伙子,此刻也激动得难以自持,挥舞着拳头:“叔,高考!我要考大学,考水木大学。”
李满仓正在院子里劈柴,听到这个消息,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斧头,看着眼前因为极度兴奋而容光焕发的一双儿女。
他那平日里如同古井般深邃平静的眼眸里,也罕见地漾开了一丝真切的笑意和欣慰。
“好,好。”他连连点头,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支持,“想考,就去考。”
“铁蛋,你想学啥?”李满仓问道。
铁蛋挺起胸膛,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叔,我想学机械工程。咱们国家要搞四个现代化,离不开机器。
我看书上那些大机器,拖拉机、汽车、还有工厂里的大机床,太带劲了。我想以后也能设计、制造它们。”
他这大半年来在村小教室如饥似渴地学习,尤其是数理知识,早已在心中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李满仓赞许地点点头,又看向女儿:“春梅呢?”
春梅深吸一口气,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望向远处绵延的长白山:“爹,我想学环境工程。”
这个答案让李满仓和旁边的王秀芹、李满屯都微微一愣。
这个专业名称,对他们而言有些陌生。
春梅认真地解释道:“我在书上看到,外国很多国家因为发展工业,污染了河流、空气,破坏了山林。
咱们长白山这么美,咱们村靠着山林、菌子、人参过日子,我不想将来因为发展,就把这片青山绿水给毁了。
我想学怎么既能发展,又能保护好咱们的环境。”
她的目光扫过自家整洁的院落,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这想法,或许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她父亲默默守护这片山林行为的影响。
李满仓看着女儿,心中震动。
他没想到,年仅十几岁的春梅,竟然已经有了如此长远和清醒的认知。
这比他预想的任何专业,都更让他感到欣慰。
“好志气。”李满仓郑重地说道,“保护好脚下的土地,比什么都重要。”
……
村小改建的学习教室里,此刻更是沸腾的海洋。
那些这半年来,在李满仓贡献出的高中课本指引下,白天黑夜埋头苦读的知青和村里有志向的年轻人,
原本只是为了不被时代抛弃,多学点知识,或许能在招工考试中多点优势,何曾敢奢望大学之门会重新敞开?
此刻,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他们感觉过去半年的所有挑灯夜战,所有辛苦付出,都拥有了难以估量的价值。
他们复习的,不是别的,正是即将到来的高考内容。
“苍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呐!”一个老知青激动地拍着桌子,热泪盈眶。
“快,快去县里报名,别耽误了。”有人高声提醒。
无需更多动员,以胡秋萍为首,所有符合条件、有志于高考的知青和村里年轻人,立刻自发组织起来。
王振山和周建党也鼎力支持,迅速协调了队里的拖拉机,拉上这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浩浩荡荡、满怀希望地奔赴县城报名点。
春梅和铁蛋也在这支队伍里。
春梅紧紧抱着她整理好的复习资料,眼神坚定;铁蛋则和几个要好的伙伴热烈讨论着数学习题,摩拳擦掌。
李满仓和王秀芹、李满屯站在村口,看着拖拉机车斗里那些年轻、充满朝气的面孔,看着他们眼中对知识、对未来的渴望,心中感慨万千。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王秀芹抹了抹眼角,不知是高兴还是不舍。
李满仓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深远。恢复高考,如同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播下了一颗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
他的女儿、他的外甥,以及村里这些年轻人,他们的命运,将由此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这希望的钟声,不仅驱散了历史的阴霾,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他知道,属于春梅、铁蛋他们这一代人的征程,开始了。
而他,将继续扎根于此,如同沉默的山峦,为他们,也为脚下这片需要守护的土地,撑起一片坚实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