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开放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上午如期举行。主楼大厅里人头攒动,有学生、有同行、也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市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学术机构特有的、混合着咖啡香与纸张气息的氛围。
沈聿怀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西装,身姿挺拔,神情是惯常的冷静自持,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从他过于挺直的脊背和偶尔无意识摩挲演讲稿边缘的动作中,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温念初则选择了一套剪裁利落的浅杏色裤装,长发挽起,显得干练而优雅。她站在他身侧稍后半步的位置,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的人群,心脏在胸腔里稳健地跳动着,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种即将与他共同面对挑战的笃定。
“艺术与心理治疗”跨界对谈被安排在一个半开放式的报告厅。当沈聿怀和温念初在霍夫曼教授的引导下走上台时,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显然,关于两人的流言蜚语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开来。
温念初敏锐地捕捉到了几道审视的、甚至带着些许不以为然的目光。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那些杂音,将注意力集中在霍夫曼教授的开场介绍上。
对谈开始,霍夫曼教授主导着话题的走向,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艺术表达在心理疗愈中的潜在作用。沈聿怀的发言则一如既往的精准、理性,他引用了大量数据和案例,包括与温念初合作研究中观察到的、客观的生理指标变化,将他们的“合作”完全框定在严谨的学术范畴内。他的逻辑无懈可击,语气平静无波,像一座不可撼动的冰山,瞬间平息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轮到温念初分享时,她没有谈论深奥的理论,而是将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大屏幕,展示了几组她在不同阶段拍摄的照片。
第一组,是她“无感症”时期拍摄的,色彩灰暗,构图压抑,充满了疏离感。“那个时候,”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而平静地传遍报告厅,“我的镜头就像我的内心,隔着一层厚厚的、冰冷的毛玻璃。我能记录形态,却捕捉不到温度。”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
接着,她切换到第二组照片——阿尔卑斯山穿透晨雾的光束,观测站风暴中摇曳的孤灯,挪威夜空中舞动的极光……照片充满了生命力、张力与一种撼动人心的美。
“这些,是在我参与霍夫曼教授的研究项目,以及……与沈聿怀医生进行‘双向脱敏练习’期间拍摄的。”她坦然地说出了“双向脱敏练习”这个词,没有丝毫避讳。“我无法用专业的语言描述其中的心理学机制,但我能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那层毛玻璃,正在一点点变薄。我开始能够‘感觉’到光的温暖,风的触感,甚至是……”她顿了顿,目光极快地、自然地掠过身旁的沈聿怀,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来自他人的、无声的支撑所带来的安定。”
她没有煽情,没有诉苦,只是用最直观的影像和最朴素的言语,讲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份真实,拥有着理论数据无法替代的力量。
报告厅里响起了真诚的掌声。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来自台下前排的卡尔·兰伯特教授。他脸上挂着看似和煦的笑容,语气却带着尖锐的试探:“非常精彩的分享,温小姐。不过,我很好奇,您与沈医生之间这种……超越常规的‘练习’关系,如何确保其始终保持在专业的伦理轨道上,而不会滑向危险的私人情感领域呢?毕竟,心理学史上,因移情等问题导致的悲剧并不少见。”
问题直白而刁钻,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台上一站一坐的两人身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
沈聿怀的眼神瞬间冷了下去,他放在桌上的手微微收紧,正要开口。
温念初却抢先一步,她对着麦克风,露出了一个从容而坦荡的微笑:“谢谢兰伯特教授的提醒。关于这一点,我想,我和沈医生之间签署的、经过严格法律公证的《双向脱敏练习协议》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协议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界限以及安全词机制。我们所有的互动,都建立在自愿、平等、尊重和明确的规则之上。”
她的话语清晰流畅,没有丝毫慌乱。“至于私人情感,”她顿了顿,目光再次转向沈聿怀,这一次,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一些,带着一种清澈的、不容置疑的信任,“我认为,在专业的合作与共同的成长中,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与……默契,是人类情感中非常美好的一部分。这种情感,与所谓的‘危险移情’有本质的区别。它建立在清晰的界限和共同的目标之上,是支撑我们各自走出困境的重要力量。”
她没有否认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情感连接,而是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种积极的、建立在规则之上的“信任”与“默契”。这番回答,既坦荡又巧妙,既回应了质疑,又守护了那份不容玷污的情谊。
台下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更为热烈的掌声!甚至有不少年轻的学生用力地点头表示赞同。
兰伯特教授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最终没有再追问。
沈聿怀侧头,看着身边这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她的智慧和坦荡化解了危机的女孩。她站在那里,聚光灯下,身姿挺拔,眼神明亮,像一株终于冲破冻土、迎风绽放的雪莲。一股汹涌的、混杂着骄傲、感动与某种难以名状情愫的热流,猛地冲垮了他一直以来的冷静自持。
在掌声尚未完全平息,所有人的注视下,他做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极其自然地、仿佛演练过千百遍般,向温念初的方向微微倾身,然后抬起手,不是触碰,而是极其轻柔地、用指节拂开了她颊边一缕被空调风吹落的碎发。
动作快得如同错觉,轻柔得如同羽毛拂过。
!!!!
温念初整个人僵住了,心脏仿佛在那一刻停止了跳动。她能感觉到他指尖微凉的触感,和他动作里那份不容错辨的、超越协议的温柔。
台下瞬间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和抽气声!
沈聿怀却仿佛浑然未觉,他收回手,目光沉静地看向台下,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平稳,接着温念初的话说道:“温小姐说得很好。信任与规则,是任何一段健康关系,包括治疗关系的基石。我们的合作,始终遵循这一原则。”
他的补充,为他刚才那个近乎“逾矩”的动作,披上了一层合乎情理的外衣——那或许,只是一个合作者对同伴下意识的、关怀的举动。
但只有温念初知道,那拂过她颊边的手指,带着怎样微不可查的颤抖,和怎样滚烫的温度。
台前光芒万丈,他们并肩而立。
真章已现——无需激烈辩驳,无需刻意证明。她的坦荡智慧,与他那克制之下不经意流露的温柔,便是最有力的回应,击碎了所有阴暗的揣测。
对谈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两人并肩走下台,穿过人群投来的或赞赏、或好奇、或复杂的目光。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温念初悄悄伸出手,极小幅度地,勾住了沈聿怀垂在身侧的西装袖口,轻轻晃了晃。
一个无声的、带着些许调皮与巨大喜悦的小动作。
沈聿怀的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没有回头,也没有挣脱。只是那一直紧绷的下颌线,悄然松弛了下来,唇角勾起了一抹无人得见的、清浅而真实的弧度。
光芒之下,暗涌暂平。
而某种早已生根发芽的情愫,终于在阳光照耀下,舒展枝叶,悄然盛放。
下一集预告:
开放日大获成功,流言蜚语暂时平息。但兰伯特教授会就此罢休吗?经历这次公开亮相,沈聿怀与温念初的关系进入了怎样的新阶段?“双向脱敏练习”是否会因这份心照不宣的靠近而加速?新的挑战与甜蜜并存。敬请期待第113集:《第113集:心墙渐塌,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