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早,王宁就跟着父亲去了工地。他想着帮父亲搬搬钢筋,赚点力气钱补贴家用,也想看看父亲每天到底在做什么工作。工地在老城区的拆迁区,到处是断壁残垣,钢筋堆在空地上,冻得像冰柱。父亲把一副手套递给她:“小心点,别划到手,这东西刮到手还得去医院,你注意点!”
王宁戴上手套,试着搬一根细钢筋,可刚提起来,就觉得胳膊酸得厉害。父亲看到了,没说话,只是走过来,把那根钢筋扛在肩上,大步往前走。王宁跟在父亲身后,看着他的背影在废墟中穿梭,汗水浸湿了他的秋衣,贴在背上,像幅深色的地图。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把他扛在肩上,说要带他去看遍整个城市,可现在,父亲的肩膀再也扛不动他了,只能扛着沉重的钢筋,为这个家奔波。
“歇会儿吧。”中午的时候,父亲把一个馒头和一包咸菜递给王宁,自己则坐在钢筋堆上,拿出烟来抽。王宁咬了口馒头,干涩的口感让他难以下咽,他看着父亲,突然问:“爸,你以前是不是很厉害?”父亲愣了愣,笑了笑:“傻小子,爸以前就是个混子,有什么厉害的。”可王宁看得出来,父亲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藏着些什么。
下午,工地来了个工头,对着父亲大喊大叫,说他搬的钢筋数量不对。父亲赶紧解释,可工头根本不听,还推了父亲一把。王宁看到父亲踉跄了一下,心里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冲过去,挡在父亲面前,对着工头说:“你别推我爸!”工头愣了愣,大概没料到会被个半大孩子拦住,骂了句“小兔崽子”,就要动手。父亲赶紧把王宁拉到身后,对着工头赔笑脸:“李哥,孩子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晚上回家的路上,王宁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抱着父亲的腰。“爸,你为什么不跟他吵?”王宁问。父亲叹了口气:“吵赢了又怎么样?丢了工作,谁给你交学费,谁给你妈买药?”王宁没说话,脸贴在父亲的背上,能感觉到父亲的心跳,沉稳而有力。他想起白天在工地看到的场景,父亲扛着钢筋,汗流浃背,却还要对着工头赔笑脸,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解气,却没想过父亲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回到家,王宁把今天在工地赚的50块钱放进玻璃罐里,罐子里的钱已经有280块了。他打开笔记本,写下:“今天跟着爸去工地,看到他扛钢筋的样子,我才知道,原来撑起一个家这么难。以前我总觉得,反抗就是要打架,可现在我明白,真正的反抗,是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能保护身边的人。”他把笔记本放进书包里,又拿出课本,认真地看了起来。他知道,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才能真正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