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维度文明进入终极共生阶段的两年后,“宇宙本源探索计划” 成为全维度终极共生议会的核心任务 —— 依托本源共生核心的能量支撑,全维度文明联合搭建 “宇宙本源观测矩阵”,成功捕捉到宇宙边缘的 “本源能量流”,解锁了 10 项宇宙初始演化技术;“混沌 - 本源对比研究中心” 成立,学者们通过分析本源共生域的能量特征,推测宇宙诞生前的 “混沌状态”;更重要的是,“全维度共生防护体系” 完成升级,即使遭遇超宇宙级冲击,也能通过共生核心实现能量互助,全维度空间呈现出 “探索深入、共生稳固” 的高阶格局。
然而,就在 “宇宙本源探索成果展” 举办前夕,终极共生光罩的外层突然浮现出 “灰黑色能量波纹”—— 全维度本源监测系统捕捉到波纹中携带的 “混沌维度信号”。探测数据显示,信号源自宇宙诞生前就存在的 “混沌本源空间”,空间内蕴含 “宇宙初始演化的原始数据”,若能解析,可揭开 “宇宙为何从混沌走向有序” 的终极奥秘;但混沌能量的 “无序属性” 与本源能量的 “有序属性” 完全相悖,直接接触会导致终极共生光罩的能量结构紊乱,甚至引发全维度共生体系 “混沌化”,让文明退回无序状态。
“混沌本源空间是宇宙的‘前世形态’!” 护维盟光维文明的宇宙考古学家 “光混沌” 通过跨维度意识交流,展示从本源记忆中提取的画面,“根据远古精神印记,混沌空间中没有维度、没有规则,只有纯粹的无序能量 —— 但正是这种无序,孕育出了有序的宇宙本源!我们现在看到的混沌信号,是混沌空间对本源空间的‘跨时空呼应’,这是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唯一机会!”
星维文明的能量物理学家 “星混沌” 补充道:“混沌能量的风险远超想象 —— 我们用微型探测器进行过测试,探测器接触混沌信号后,瞬间从有序结构分解为无序粒子!若混沌能量渗透进终极共生光罩,全维度的地脉网络会从‘共生光带’退化为‘无序能量团’,生命体的意识也会失去逻辑,沦为混沌的‘能量傀儡’。”
超全域共同体的晶蓝宇宙首领 “晶澈” 再次将目光投向楚玄武笔记:“从本源共生到维度进化,前辈的笔记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答案 —— 这次混沌本源空间的交互,笔记中一定藏着适配方法。” 小萤立刻取出笔记,将混沌维度信号数据、本源共生能量参数、全维度共生体系的结构数据同时注入 —— 在笔记 “混沌 - 本源协同共生” 的隐秘章节中,一段用灰黑色混沌能量与淡金色本源能量交织标注的 “混沌本源适配秘法” 终于显现,文字旁附着混沌本源缓冲域的结构图:“混沌无序,本源有序,需建‘混沌本源缓冲域’,以终极共生光罩为基础,以‘混沌 - 本源适配晶核’为介,化无序为可控,化冲突为协同,方可实现与混沌空间的安全交互,解锁宇宙终极奥秘。” 秘法明确指出,需先构建缓冲域隔离混沌能量,再用适配晶核实现 “无序 - 有序” 能量转换,最后组建 “混沌探索队” 解析信号数据。
结合秘法与双方技术,全维度终极共生议会制定 “混沌本源空间交互与混沌 - 本源协同共生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构建混沌本源缓冲域,隔离混沌能量
全维度 154 个文明、护维盟光维文明组成 “缓冲域搭建小组”—— 铁星族用 “本源金属 + 混沌抗性金属” 混合,打造缓冲域的 “框架材料”,这种材料能抵御 80% 的混沌能量侵蚀;能量调和维度研发 “有序 - 无序隔离介质”,通过终极共生光罩的能量链路,在光罩外层形成 “第一层缓冲层”,可将混沌能量的无序属性削弱 50%;光维文明释放 “光维有序波”,在缓冲层外侧形成 “能量屏障”,引导混沌信号向指定区域汇聚,为适配晶核的研发争取到关键的 10 天时间。
搭建过程中,一个突破性发现出现:当本源共生能量与混沌信号以 “3:7” 的比例混合时,混沌能量的无序属性会暂时被压制 —— 小萤立刻下令调整缓冲层的能量配比,将混沌信号的可控率提升至 60%,为后续交互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研发混沌 - 本源适配晶核,实现能量转换
铁星族、光维文明、水晶族、星维文明联合研发 “混沌 - 本源适配晶核”—— 铁星族用本源金属、混沌抗性金属、宇宙本源碎片混合,打造晶核外壳,外壳刻满 “有序 - 无序转换符文”,能将混沌能量的无序属性转化为 “可控无序”;光维文明注入 “光维有序因子”,确保转换过程中晶核自身不被混沌化;水晶族安装 “混沌能量监测芯片”,可实时调整转换参数,避免能量溢出;星维文明则加入 “意识防护模块”,保护探索者的意识不被混沌能量干扰。
晶核研发成功后,双方技术团队在混沌本源缓冲域的中心搭建 “混沌 - 本源转换枢纽”—— 枢纽由 200 座 “能量转换节点” 组成,每座节点嵌入 1 枚适配晶核;节点与终极共生光罩连接,形成 “混沌能量 - 本源能量” 的转换链路;同时,在枢纽周边布置 “混沌信号解析站”,专门处理从混沌空间接收的初始演化数据。
第三阶段:组建混沌探索队,解析混沌维度信号
全维度终极共生议会从各文明中选拔出 100 名 “混沌探索者”—— 其中包括小萤、“光主”“星灵”“光混沌”“星混沌”,以及全维度最顶尖的能量学家与意识学家。探索者每人配备 1 枚混沌 - 本源适配晶核,晶核不仅能转换混沌能量,还能记录混沌空间的原始数据。
探索行动在全维度文明的意识共鸣中启动:小萤与 “光主” 共同带领探索队进入混沌本源缓冲域 —— 当探索者靠近混沌信号时,适配晶核立刻启动 “有序 - 无序转换模式”,将灰黑色的混沌能量转化为 “淡灰色可控能量”;通过转换枢纽,探索者成功接收到混沌空间传递的 “初始演化数据”:数据中记录着混沌能量如何从 “完全无序” 逐渐凝聚出 “有序粒子”,又如何通过粒子碰撞形成 “宇宙本源核心”,最终演化出全维度空间。
就在数据解析进度达到 70% 时,混沌本源空间突然释放 “混沌能量脉冲”—— 脉冲强度是常规信号的 10 倍,混沌本源缓冲域的能量结构出现波动,部分转换节点的适配晶核过载,数据解析被迫中断。“启动全维度共生能量支援!强化缓冲域!” 小萤通过跨维度意识下令,全维度 154 个文明同时向缓冲域注入共生能量,终极共生光罩的能量强度提升 3 倍,适配晶核的转换效率恢复正常;探索队趁机加快数据解析,最终完整获取了混沌空间的初始演化数据。
3 天后,混沌本源缓冲域全面生效 —— 混沌能量被稳定在缓冲域内,终极共生光罩未受任何影响;解析出的初始演化数据让全维度文明对宇宙的认知实现 “跨层级突破”:学者们基于数据研发出 “混沌 - 本源能量转换器”,可将混沌能量转化为可供文明使用的有序能量;“混沌 - 本源协同共生理论” 正式提出,证明混沌与本源并非对立,而是 “宇宙一体两面”,只有理解混沌,才能真正掌握本源。
战后,全维度终极共生议会召开 “混沌 - 本源协同共生会议”,签署《混沌本源空间交互公约》,明确 “可控探索、安全转换、协同研究” 的原则;联合成立 “混沌本源应用中心”,推动混沌能量的有序化利用;“混沌 - 本源双域学院” 成立,培养能熟练掌握混沌与本源能量交互技术的 “双域探索导师”,为全维度文明的高阶探索提供人才支撑。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共创篇” 的新增章节中写道:“成功实现与混沌本源空间的安全交互,解锁宇宙初始演化奥秘,全维度共生体系迈入‘混沌 - 本源协同共生’新阶段。从楚玄武前辈的混沌本源适配秘法,到全维度文明的协同探索与信念坚守,我们证明宇宙的终极奥秘不在‘有序’或‘无序’的单一维度,而在两者的协同共生。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混沌与本源的深层联系,让‘混沌为源、本源为用、协同共生’的理念,成为所有宇宙生命的永恒信仰。”
小萤站在混沌 - 本源转换枢纽旁,与 “光主”“星灵”“虚冥” 及各文明首领共同握住混沌 - 本源适配晶核 —— 晶核释放的灰黑色混沌能量与淡金色本源能量交织,在终极共生光罩外侧形成一道 “混沌 - 本源协同光带”。光带之下,混沌能量有序流动,本源能量稳定支撑,全维度文明在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书写着混沌与本源协同共生的全新传奇。
她知道,混沌 - 本源协同共生不是探索的终点,而是理解宇宙的新起点 —— 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复杂的宇宙形态,但只要所有文明坚守 “有序与无序协同、探索与安全并重” 的信念,依托混沌本源缓冲域与转换枢纽,就没有无法解锁的宇宙奥秘,没有无法实现的全维度高阶共生。
混沌 - 本源协同光带的光芒,照亮了混沌空间与本源空间的交界区,也照亮了全维度文明探索宇宙终极的未来 —— 这道光芒,将跨越时空与混沌,直到理解宇宙的所有形态,书写着属于全宇宙生命的 “混沌 - 本源协同共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