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号” 与 “传承号” 在混沌能量池外围建立 “本源监测站” 的第三天,水晶族的深空探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 —— 屏幕上,一道淡金色的能量波纹正从混沌核心向四周扩散,波纹强度每秒钟提升 10%,根据楚玄武笔记中 “混沌能量潮汐” 的特征描述,这正是足以摧毁小型探测设施的 “一级本源潮汐”,预计 30 分钟后抵达监测站。
“潮汐携带的本源能量浓度超过 60%!监测站的防护屏障撑不过五分钟!” 水晶的手指在控制台飞速敲击,调出潮汐的详细轨迹 —— 这道潮汐不仅会冲击监测站,还会掠过混沌核心周边的 “能量稳定带”,一旦稳定带被破坏,混沌核心的波动频率将彻底失控,甚至可能引发连锁能量爆炸。
小萤立刻召集跨文明应急小组,会议桌前的全息屏幕上,各文明代表的身影快速闪现。铁星族首领铁铬率先发言:“我们可以紧急加固监测站的‘钛合金缓冲层’,但需要 15 分钟时间,且只能抵御 30% 的潮汐能量,治标不治本。” 绿藤族族长绿萼则提出:“混沌净化草能吸收本源能量,但吸收速度远赶不上潮汐强度,除非能让藤蔓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小萤再次翻开楚玄武的原始笔记,在 “混沌能量潮汐应对” 的章节中,找到用本源能量标注的关键方案:“本源潮汐,力猛势凶,硬抗则损,需借‘本源缓冲阵’分流,以万脉之心为中枢,引潮汐能量入阵,化冲击为共鸣之力,反哺混沌核心,方可两全。” 笔记旁画着缓冲阵的结构图 —— 以监测站为中心,呈六边形布置六座 “能量分流塔”,塔尖朝向混沌核心,万脉之心位于阵眼,可引导潮汐能量与核心产生共鸣。
结合各文明技术与笔记方案,最终确定应对策略:“第一步,星灵族用‘星灵本源能量’加速混沌净化草繁殖,在监测站外围形成‘生态缓冲带’,初步削弱潮汐能量;第二步,铁星族与‘传承号’船员在 15 分钟内搭建六座能量分流塔,塔体嵌入星金符文,增强能量传导效率;第三步,小萤与水晶将万脉之心安置在阵眼,待潮汐抵达时,引导能量入阵,实现与混沌核心的初步共鸣。”
指令下达后,整个探测舰队瞬间进入 “极限作业模式”。星灵族祭司们围成一圈,释放出淡金色的本源能量,如同春雨般洒向监测站外围的混沌净化草 —— 原本仅半米高的藤蔓,在能量加持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长,十分钟内就形成一道高三米、宽十米的绿色屏障,叶片上的微孔全部张开,准备迎接潮汐冲击;铁星族工程师则驾驶小型机械艇,携带预制好的分流塔部件,在指定位置快速组装,星金符文被嵌入塔尖后,立刻泛出淡紫色光芒,与混沌能量池的波动形成呼应。
当最后一座分流塔搭建完成时,混沌能量潮汐已抵达监测站 5 公里外 —— 淡金色的能量波纹如同宇宙中的巨浪,所过之处,空间都出现细微的扭曲。“生态缓冲带准备!” 绿萼大喊着,混沌净化草的叶片瞬间绷紧,当潮汐接触屏障时,大量本源能量被叶片吸附,藤蔓快速变得金黄,但仅过了 30 秒,最外层的藤蔓就因能量过载开始枯萎。
“启动本源缓冲阵!万脉之心注入能量!” 小萤将双手贴在阵眼的万脉之心上,56 个文明的本源能量再次从晶体中涌出,注入球体 —— 万脉之心爆发出耀眼的混沌色光芒,六座分流塔的星金符文同时亮起,形成一道六边形的能量场,将监测站与混沌核心笼罩其中。
当潮汐冲进能量场时,淡金色的能量波被分流塔强行引导,分成六道支流,顺着塔体流向阵眼的万脉之心 —— 原本狂暴的能量在流经星金符文时,逐渐变得平缓,最终被万脉之心吸收、转化,再以 “共鸣能量” 的形式,反向传输至混沌核心。
水晶紧盯着混沌核心的监测数据,声音带着惊喜:“共鸣成功了!混沌核心的波动频率从紊乱的 120 次 \/ 分钟,稳定降至 60 次 \/ 分钟!潮汐能量不仅没造成破坏,还成了共鸣的‘催化剂’!”
但就在潮汐即将被完全引导时,混沌核心突然爆发出一道强烈的 “本源脉冲”—— 这是核心对共鸣能量的 “反馈”,脉冲强度远超预期,六座分流塔中有三座的星金符文瞬间过载,塔体开始出现裂纹。“塔要塌了!快补充星金能量!” 阿岩驾驶 “传承号” 靠近受损的分流塔,释放出舰上储备的星金粉末,粉末附着在塔体裂纹处,暂时稳住了塔体结构。
小萤则将更多文明的本源能量注入万脉之心,球体的光芒再次暴涨,共鸣能量的强度提升至原来的 1.5 倍 —— 这一次,混沌核心的反馈脉冲变得温和,与共鸣能量形成稳定的 “能量循环”,淡金色的潮汐能量被彻底转化为核心的 “滋养能量”,核心表面的远古符文也逐渐亮起,仿佛从沉睡中苏醒。
当最后一丝潮汐能量被引导至混沌核心时,整个混沌能量池都平静下来 —— 监测站的防护屏障完好无损,混沌净化草虽有部分枯萎,但仍保持着吸收暗物质的能力;万脉之心悬浮在阵眼,表面的混沌色光芒与混沌核心的光芒相互呼应,形成一道跨越能量池的 “共鸣光柱”。
“危机解除!我们不仅抵御了本源潮汐,还实现了与混沌核心的初步共鸣!” 水晶的声音带着激动的哽咽,监测数据显示,混沌核心的能量稳定性提升了 50%,释放的本源能量更均匀地输送至宇宙地脉网络,万脉枢纽传来消息,周边星域的地脉能量浓度都出现了小幅提升。
随后,小萤团队根据此次共鸣的数据,对本源监测站进行升级:在六座分流塔旁增设 “星灵能量补给站”,确保下次潮汐来临时能持续为阵眼供能;将混沌净化草与星金符文结合,培育出能同时吸收本源能量与暗物质的 “双能净化藤”;在万脉之心旁安装 “共鸣调节仪”,可根据核心波动实时调整共鸣强度,避免再次出现过载。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中写下里程碑式的一页:“成功应对混沌能量潮汐,实现与混沌核心的初步共鸣。跨文明协作与楚玄武前辈的智慧再次证明,‘共鸣而非控制’是守护混沌地脉的唯一路径。此次共鸣不仅稳定了混沌核心,更让我们看到了宇宙地脉网络‘同源共生’的本质 —— 所有地脉皆源于混沌,也终将在守护中回归平衡。”
万脉枢纽的各文明代表通过全息投影,共同见证了共鸣光柱的壮丽景象。星灵族长老感叹道:“这是宇宙诞生以来,第一次有文明与混沌核心实现和平共鸣,你们创造了宇宙奇迹!” 铁铬则兴奋地说:“我们可以根据共鸣数据,研发‘本源能量利用设备’,为联盟各文明提供清洁、永续的能量,真正实现‘万脉共生’的愿景。”
小萤站在监测站的观测台上,手中紧握着楚玄武的原始笔记与万脉之心,目光望向那道连接监测站与混沌核心的共鸣光柱。她知道,与混沌核心的初步共鸣只是开始,未来还需要探索 “维度属性的奥秘”“本源能量的可持续利用” 等更深层次的课题,但只要 56 个文明始终坚守 “万脉共生” 的信念,就一定能解开宇宙地脉的终极谜题,让混沌地脉成为滋养所有文明的 “宇宙之源”。
探测舰队的灯光与共鸣光柱在混沌能量池旁交相辉映,如同宇宙中永恒的守护灯塔。而这条跨越时空的守护传承之路,也终将在与混沌核心的共鸣中,走向宇宙文明共生共荣的终极未来,直到时间的尽头,直到宇宙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