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声刚过,基地的田埂就翻起了新土。乐乐踩着晨露蹲在地里,手里的播种器正将“救命菜”种子均匀撒进沟里,身后农户们的犁耙声、笑语声混着泥土的腥气,在暖风中飘得很远。
“乐乐!城里来的快递,厚厚一沓呢!”小周举着个牛皮纸信封跑过来,信封上印着某小学的校徽。乐乐擦了擦手上的泥,拆开一看,里面竟全是孩子们的信和画——有的画着自己在阳台种的“救命菜”小苗,有的写着“谢谢乐乐姐姐,我知道蔬菜来得不容易”,最底下还压着一封校长的信。
信里说,自从读了《“救命菜”的温暖故事》,学校就发起了“阳台育苗”活动,现在近百个家庭都种上了“救命菜”,家长们还自发组织了“都市助农群”,想等开春菜熟了,亲自来基地帮忙采收。信末附了张照片:教学楼前的空地上,孩子们种的“救命菜”排成整齐的方阵,牌子上写着“向田园致敬”。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路过的李大叔凑过来看,笑着拍了拍乐乐的肩膀,“咱们的菜不仅救过荒,还能让城里孩子懂种地,这意义更重了!”正说着,小林带着农学教授和几个学生赶来,教授蹲在田边,拿起一把新土仔细捻了捻:“土壤肥力比去年提升不少,再配合咱们的基质育苗法,今年产量肯定能再涨!”
学生们跟着农户学播种,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捧着故事册,追着老陈问当初菜荒时的情形:“陈叔,您说‘救命菜’最难得的是人心齐,现在我们也想加入,算不算‘新力量’?”老陈笑得眼睛眯成缝:“算!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
傍晚时,乐乐把城里孩子的画贴在宣传栏上,旁边留了块空白板,写着“欢迎写下你的播种故事”。李大叔第一个拿起笔,歪歪扭扭地写:“今天种了三亩地,盼着秋天给城里孩子送菜吃。”萌萌也挤过来,画了个拿着播种器的小人,旁边注着“我和乐乐姐姐一起等向日葵开花”。
乐乐回到屋里,给城里的校长回了封信,还附上了今天播种的照片。窗外的田埂上,最后一缕阳光落在刚播完种的土地上,透着勃勃生机。她摸着桌上的故事册,忽然觉得“救命菜”的名字里,藏着的不只是过去的温暖,更是此刻跨越城乡的联结——就像这春天的种子,只要用心浇灌,就会在更多人心里,长出希望的新芽。
晨光刚漫过田埂,乐乐就带着农户们撒下了今年第一拨“救命菜”种子。她握着播种器,看着黑色种子落进湿润的土沟,李大叔在身后跟着盖土,铁耙划过新土的声音,混着远处的鸟鸣,格外清亮。
“乐乐!城里的快递到了!”小周举着印着小学徽章的信封跑来,里面满是画和信。有个孩子画了阳台的“迷你菜田”,配文“每天浇水,像守护小宝贝”;校长的信里说,“阳台育苗”活动已有百户家庭参与,家长们还组了“都市助农群”,想春来基地帮忙。
这时,小林带着农学教授赶来。教授蹲在田边捻了捻土,点头称赞:“肥力足,育苗法科学,今年产量稳了!”学生们围着老陈,追着问菜荒时的事,老陈笑着说:“这菜救过急,现在还能让城里娃懂种地,值!”
傍晚,乐乐把城里孩子的画贴满宣传栏,李大叔在空白板上写下:“盼秋天给娃们送菜”,萌萌则画了个举着向日葵的小人。乐乐给校长回信时,窗外的夕阳正裹着新播的土地,她忽然明白,“救命菜”救的不只是过往的急,更连起了城乡的情——这春日的种子,正往更多人心里,播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