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金辉还没褪尽,乐乐咬着最后一口咸年糕,指尖飞快地在手机屏幕上敲:“等南瓜熟了,咱们做南瓜芝士甜年糕,再试试南瓜咸蛋黄馅!”刚发出去,就看见小虎秒回的“举双手赞成”,后面还跟了个捧着南瓜的表情包,逗得她忍不住笑出了声。
陈奶奶端着空瓷盘走过来,看见乐乐手机里的南瓜表情包,笑着拍了拍她的肩:“想做南瓜年糕可得提前准备,菜药园的南瓜藤刚爬满竹架,得等着小南瓜冒头,再养上些日子才够甜。”说着就拉着乐乐往菜畦走,昏黄的光线下,巴掌大的小南瓜藏在翠绿的叶子间,像缀着颗颗嫩黄的小灯笼。乐乐赶紧掏出“救命菜笔记”,借着手机灯光画下小南瓜的模样,旁边标上“待成熟:南瓜芝士年糕、南瓜咸蛋黄年糕”,笔尖顿了顿,又添了个小小的蘑菇图案——那是小虎说的野蘑菇,得记着提醒他多攒些。
第二天清晨,乐乐刚到菜药园,就看见小安蹲在南瓜藤旁,手里拿着小铲子轻轻松土。“我查了,南瓜喜欢松软的土,多松几次根长得壮,结的瓜才甜。”小安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养护笔记,“还得每隔三天浇次水,不能浇太多,不然瓜会烂。”乐乐凑过去看,发现小安还在本子上画了浇水时间表,忍不住笑着把自己的笔记递过去:“你看,我和小虎都想好南瓜年糕的口味啦!”两个本子并在一起,小南瓜的素描和浇水表格相映,倒像是份专属的“南瓜年糕筹备指南”。
日子一天天过去,菜药园的小南瓜渐渐长到了拳头大,小虎的消息也跟着频繁起来。有时是拍来山里野蘑菇的照片,褐色的菌盖沾着晨露,配文“野蘑菇攒了半筐,晒成干等着做咸年糕”;有时是发来石臼的特写,说已经把石臼清洗干净,就等南瓜和年糕干;偶尔还会寄来一包山里的野蜂蜜,附言“南瓜芝士年糕加勺蜂蜜,肯定更甜”。乐乐把野蜂蜜小心地收在橱柜里,每次给南瓜浇水时,都会忍不住对着小南瓜念叨:“快些长呀,不然小虎的野蘑菇都要等急了。”
这天傍晚,乐乐刚给南瓜藤浇完水,手机就响了,是小虎的视频电话。镜头里,小虎正坐在石臼旁,手里拿着晒干的野蘑菇,身后堆着几袋糯米粉:“乐乐,我问了山里的奶奶,野蘑菇泡发后和腊肉丁一起炒,包进年糕里特别香!你们的南瓜什么时候熟呀?”乐乐赶紧把手机对准菜畦,金黄的南瓜已经长得比碗还大,表皮泛着温润的光泽:“陈奶奶说再等一周就能摘,到时候咱们同一天做南瓜年糕,视频连线一起捶年糕!”
小虎眼睛一亮,赶紧点头:“好啊好啊!我再去摘些野栗子,试试加在南瓜甜年糕里,肯定软糯香甜!”挂了电话,乐乐看着夕阳下的南瓜,忽然觉得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南瓜香。她掏出笔记,在南瓜图案旁添了颗栗子,又画了个视频通话的小图标,旁边写着“一周后,同步做南瓜年糕”。
风轻轻吹过菜药园,南瓜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这份约定。乐乐摸了摸熟透的南瓜,指尖沾了点细细的绒毛,心里盼着一周后的到来——到那时,菜药园的南瓜香和山里的野蘑菇香,会顺着视频连线飘到一起,揉进软糯的年糕里,成为又一个让人记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