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洒满菜药园,薄荷长得郁郁葱葱,紫苏的紫叶层层叠叠,桔梗抽出了细长的花茎,第一批菜药终于迎来了采收季。
一大早,小安就带着采收工具来到菜药园,居民们也陆续赶来。林爷爷拎着竹篮,老周叔扛着小镰刀,陈姐则准备了几个大袋子,大家分工明确,采收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薄荷要掐顶端的嫩尖,这样后面还能再长。”小安一边示范,一边给大家讲解,“紫苏要连枝采,叶子和茎都能用,晒干了泡茶、做菜都好。”林爷爷则蹲在桔梗地里,小心翼翼地挖着桔梗根:“桔梗根要挖深点,别弄断了,洗干净晒干,咳嗽的时候泡水喝最管用。”
孩子们也跟着忙活,妞妞和小伙伴们拿着小篮子,踮着脚采摘薄荷尖,虽然动作生疏,却格外认真。“小安姐,我们采的薄荷能寄给小雨他们吗?”妞妞举着装满薄荷尖的篮子,大眼睛里满是期待。小安笑着点头:“当然能,咱们多采点,给山里的孩子们寄过去!”
采收持续了一上午,菜药园旁的空地上堆满了新鲜的菜药。大家把薄荷、紫苏分类摊开晾晒,桔梗根则洗干净后挂在绳子上,阳光一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老周叔看着这些菜药,笑着说:“咱们这菜药园没白种,不仅能自己用,还能寄给山里的孩子,值了!”
下午,小安和居民们开始打包要寄给希望小学的菜药。他们把晒干的紫苏叶、桔梗根和新鲜的薄荷尖分别装进密封袋,贴上标签,还附上了一张采收时拍的照片——照片里,居民们和孩子们围着采收的菜药,笑得格外开心。林爷爷还特意写了一张便签:“孩子们,这是社区叔叔阿姨种的菜药,薄荷可以泡水喝,紫苏可以炒菜,记得好好用哦!”
打包好后,小安联系了快递员,看着快递车把包裹运走,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山里的孩子们收到菜药时开心的样子。
没过几天,希望小学的校长就发来视频。视频里,孩子们围着包裹,兴奋地拆开,小雨举着一袋薄荷尖,对着镜头大喊:“小安姐姐,我们收到菜药啦!薄荷好香啊!”校长笑着说:“孩子们已经把薄荷泡成了茶,还说要学着用紫苏炒菜呢!对了,孩子们还采了山里的野菊花,说要再寄给你们,这是他们的‘回礼’!”
小安把视频拿给居民们看,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陈姐笑着说:“这真是双向奔赴啊!咱们寄菜药过去,孩子们寄野菊花回来,真好!”老周叔则说:“等野菊花寄到了,咱们就用来泡茶,让大家都尝尝山里的味道!”
几天后,山里的野菊花寄到了。小安把野菊花分给居民们,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收好。林爷爷用野菊花泡了一壶茶,喝了一口,连连称赞:“这野菊花就是香,清热降火,比店里买的还好!”
傍晚,小安坐在菜药园旁,看着夕阳下晾晒的菜药,心里感慨万千。从最初的雪中急诊,到后来的菜药课堂、春种播种,再到如今的采收寄递,菜药园不仅种出了能治病的菜药,更连接了社区邻里和山里的孩子,传递着守护健康的信念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她拿出手机,给希望小学的校长发了一条消息:“等秋天,咱们的桔梗和金银花也该采收了,到时候再给孩子们寄过去。明年春天,咱们还一起种新的菜药!”
发送成功后,小安抬头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秋天的菜药园——桔梗花开得满山遍野,金银花挂满枝头,居民们和山里的孩子们一起采收菜药,笑声传遍了田野。而这份跨越山海的守护与分享,也会像菜药一样,在时光的滋养下,不断生长,绽放出更温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