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剑之约落幕,冯渊以三战三胜的无敌姿态,彻底镇压了内门所有质疑的声音。
那一日,试剑台下数千弟子亲眼见证,三位内门天骄尽皆败于他剑下,从此宗门上下,无人再敢轻视这个自外门一步步走出的青衣少年。
然而,伴随着声名鹊起而来的,不仅是荣耀与敬仰,更有暗流与杀机。
自试剑之日后,宗门内流言如潮。
有人道:“冯师兄剑意通天,未来必是宗门支柱。”
也有人低声冷笑:“锋芒太露,树大招风,未必是好事。”
宗门长老席中,态度同样分化。掌门、冯渊师尊与部分长老暗中倾相扶持。而另一些长老则心怀顾虑,暗叹:“如此锋锐,若不可控,将来或成祸患。”
这些声音,冯渊虽未亲耳听闻,却隐隐有所觉察。
冯渊回到洞府,静坐调息,剑意收敛如深渊。
心湖之中,他默念师尊所授口诀,剑气、灵力、神念相互交融,渐渐归于一体。
他睁开眼,喃喃低语:“试剑之约,只是宗门小试。若我自满,必会停滞于此。大道之途,万劫相随,我当谨守本心。”
眼神如炬,光华隐隐。
他翻手取出御灵竹简,凝神参悟其中的“他心通”。随着灵识不断扩张,他已能在短瞬之间,捕捉对手心境波动,洞悉虚实。加之天眼通的洞察,几乎无有破绽。
然而,冯渊并未满足。他深知,真正的强敌,不仅在宗门内,而在更辽阔天地。并且还有身处另外一片大陆的父亲和神秘的姬家。
数日后,宗门中来了一批外客。
据传,是西陵剑宗与南荒血煞门的使者。
剑宗使者表面恭敬,却暗暗探问:“那位冯渊,可有一见之机?”
血煞门弟子更是冷声:“如此人物,早早扼杀才是,若任其成长,将来必成宗门大患。”
宗门上下,风声骤紧。弟子们虽未得知详情,却皆隐隐察觉,大比魁首冯渊,已成各方目光的焦点。
这日,冯渊被召至长老殿。
掌门端坐高台,语气沉稳:“冯渊,我观你天资出众,近来声名渐显。但你需知,宗门之外,强敌林立。此番西陵剑宗与血煞门来访,未必是安的好心。”
冯渊恭敬一礼:“弟子不会见机行事,不辱师门。”
掌门点头,又吩咐:“你修为虽高,仍需稳固。近日将开启内门秘境供弟子修炼,你可前往一观,既可历练自身,亦可避避锋芒。”
冯渊心中一动,暗自明白,这不仅是历练,更是宗门对外的保护之策。
夜深,冯渊独自在洞府中翻阅丹道典籍。
他以中医之理融会炼丹,已能自制丹丸数种。此时,他取出一种新炼的“凝神丹”,吞服之后,只觉神识更为凝练。
“若非丹术辅佐,我之神念未必能有如今之境。师尊赠予的药草与灵方,果然非凡。”
冯渊暗暗感恩,心中却也升起一丝思念。
“母亲如今身体如何?故乡之人是否安好?修仙之途纵为大道,心中羁绊,却不能忘。”
他轻叹一声,眼神愈发坚定:“若有一日,我能屹立巅峰,当以丹术济世,令凡尘疾苦得解。”
翌日,几位女主前来探望。
苏青竹神情柔婉,笑道:“冯师兄,这几日宗门中流言纷纷,你可还安好?”
楚怜月则冷哼一声:“安好?怕是有人巴不得他出事呢!”
苏婉清却悄然递上一枚小巧符箓,轻声道:“这是我亲手所绘,或可助你抵御一时杀机。”
冯渊心头一暖,收下符箓,含笑道:“有诸位款款之心,冯某何惧风波。”
三女神情各异,却都因他一句话而面色微红。
这一幕,落在暗处一名弟子眼中,心底生出嫉恨:“他既得大比魁首,又得佳人青睐,真是好不风光。哼,冯渊,你太耀眼了!”
暗潮,在无声间翻滚。
半月后,秘境开启的消息传来。
宗门内数百弟子蓄势待发,欲在其中寻机突破。冯渊亦在其列,他心知,这次秘境之行,必将再次搅动风云。
夜风吹拂,冯渊立于崖上,长衣猎猎。
他凝望苍穹,神情平静,却暗暗喃喃:
“无论多少暗涌,皆不足以阻我。此心若定,九天之上,终有我立足之地。”
远方夜空,星辰闪烁,似在为他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