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货币繁杂与运输之险。”萧何继续道,“如今民间流通,不仅有半两钱,还有布帛、珠玉,甚至各国旧币亦未完全绝迹。钱庄收纳,以何为标准?若统一兑换成秦半两,其间损耗、鉴定亦是难题。再者,即便统一了货币,在各分庄之间调运资金,路途遥远,盗匪横行,风险巨大,成本高昂。”
‘货币统一是必然趋势,但现在只能一步步来。运输安全确实是老大难。’顾念一接话:“货币问题,可分步走。钱庄初期,可主要受理秦半两及官府认可的、成色标准的黄金。对于其他杂币、布帛,可设定一个折算率,鼓励民众兑换成标准货币存入。长远看,待钱庄信誉建立,或可推动陛下发行更具权威、更易携带的‘官票’或‘银币’,但这需从长计议。至于运输风险……”她顿了顿,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这正是我们设立钱庄和发行‘飞钱’的核心目的之一啊!让商旅、民众不必携带沉重铜钱金银上路,只需手持一张轻便的‘飞钱’,即可在异地兑付。我们官营钱庄,凭借朝廷威信和武装护卫,集中力量进行少数几次大规模、高安全性的资金调运,风险远小于民间零星运输。同时,可与各地亭、驿、关隘加强联系,甚至请求当地驻军协助护卫关键线路。”
萧何连连点头,顾念一的思路清晰,既有短期应对,又有长远规划,让他心中的蓝图更加明晰。
“其三,民众信任之基。”萧何抛出了最核心的问题,“钱财乃身家性命所系,寻常百姓,乃至富户商贾,多信奉‘财不露白’,‘藏富于家’。让他们将辛苦积攒的钱财存入钱庄,仅凭一纸凭证,恐多数人难以接受,宁愿埋于地下,亦不愿假手于人,哪怕是朝廷。”
“其四,利息之惑与贵族之阻。”萧何继续深入,“计划书中提及,存款可予微利,借贷则收取息金。然,‘子钱’(利息)之事,向为士人所轻,认为盘剥百姓。且借贷息金,必然触动咸阳乃至各地贵族、豪强之利益,他们原本依靠放贷获取暴利,钱庄若以较低息金放贷,无异于断其财路,必遭强烈抵触,甚至暗中瓦解、破坏。”
‘信任是金融的基石!既得利益者的反扑也是最可怕的!’顾念一深吸一口气,这些问题她早已反复思考过。
“信任问题,需多管齐下。”她条分缕析,“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陛下和朝廷的绝对信誉背书。要让天下人知道,大秦钱庄,代表的是朝廷信用,绝非私人产业,资金安全有朝廷保障。第二,初期可先从官员俸禄、军饷发放,以及朝廷采购支付入手,强制或引导使用钱庄业务,形成示范效应。第三,可选取几家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商贾进行合作,给予他们优先存取、汇兑的便利,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带动中小商贩和百姓。第四,加强宣传,让民众明白,钱庄不仅安全,还能通过存款获得微利(哪怕只是象征性的),更能享受汇兑的便利,远胜于将钱藏在家里发霉或被鼠咬虫蛀。”
“至于利息和贵族阻力……”顾念一眼神变得锐利,“‘子钱’之名确实不佳,我们可以换个说法,比如‘资财保管增益’、‘资金周转费用’,弱化其盘剥色彩,强调其服务性和合理性。借贷息金,必须设定上限,明确写入律法,严厉打击高利贷,这本身也是陛下仁政的体现。而对于贵族的抵触,一方面,可以尝试‘化敌为友’,邀请部分有影响力的贵族参股钱庄(当然,管理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让他们也能从钱庄的盈利中分一杯羹,将阻力转化为助力。另一方面,”她语气转冷,“若有谁敢公然对抗国策,暗中破坏,那就正好让冯大人的监察体系发挥作用了,看看是他们捞钱的爪子硬,还是大秦的律法刀锋利!”
顾念一这一番连消带打、软硬兼施的解决方案,听得萧何心潮澎湃,更是让旁听的扶苏目瞪口呆,内心受到巨大冲击。他从未想过,一项看似利民的政策背后,竟有如此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和需要权衡博弈之处。顾念一的思虑之周全、手段之灵活,远超他的想象。
萧何长身而起,对着顾念一深深一揖:“大人思虑之缜密,应对之周全,何,拜服!如此,钱庄推行之脉络,已然清晰大半!”
顾念一连忙扶起他:“萧先生不必如此,这都是我们共同商议的结果。”
她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发现不知不觉已近午时,与萧何的讨论耗费了不少时间。
“看来今日是没空去寻吕姑娘了。”顾念一当机立断,“萧先生,你带上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要点和初步方案,随我与长公子一同去丞相府和丞相大人、冯大夫、还有治粟内史那里,再详细敲定一番!此事牵涉甚广,必须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将可能遇到的阻碍在推行前就尽可能扫清!”
“是!”萧何精神振奋,立刻收拾好关键的文书资料。
顾念一、扶苏,加上新加入的核心干将萧何,一行人再次匆匆离开少府衙门。
当顾念一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迈出丞相府那高大却略显压抑的门槛时,天边已然铺满了橘红色的晚霞。与李斯、冯劫、治粟内史以及少府令等一众重臣的商讨,远比她预想的更加耗费心神。虽然有着嬴政的默许和支持,萧何也展现了出色的准备与应变能力,但涉及到具体权责划分、利益协调、律法衔接等无数细节,依旧是一场不见硝烟的唇枪舌战。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推敲,每一个可能的漏洞都需要提前预判并设法堵上。李斯的精明务实,冯劫的严谨刻板,治粟内史对财政数字的锱铢必较,少府令对皇室利益的本能维护……种种立场交织碰撞,让这场会议变成了脑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顾念一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引经据典(主要是引用自己带来的“后世经典”),权衡利弊,既要坚持核心原则,又要懂得适当妥协,确保钱庄这艘大船能在各方势力的暗流中顺利起航。
直到最终,一份融合了各方意见、相对完善的《大秦钱庄及飞钱试行纲要》初步成型,明确了近期目标、权责架构、风险防控、与各衙署协同等关键事项,几位核心大臣才算是基本达成了共识,同意联署上报陛下做最终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