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线条流畅、木质温润、结构精巧的家具呈现在眼前:一张宽大沉稳的书案(书桌),配着一把带有弧形靠背和扶手的“太师椅”;一个多宝格式的书架,分层设格,可放置书籍、卷轴与器物;一张可坐可卧的休闲躺椅,弧度符合人体工学;甚至还有一个小巧的茶几和两个配套的鼓凳。所有家具均选用上好的楠木,打磨得光滑如镜,未上浓漆,只薄薄涂了一层透明蜂蜡,完美展现了木材本身的纹理与光泽,既显古朴大气,又不失舒适与实用。
“好!好!好!”顾念一连赞三声,走上前仔细抚摸检查。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做工极其精湛,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周大匠,诸位,辛苦了!手艺堪称鬼斧神工!”
周堰及徒弟们见顾念一如此满意,也都露出了憨厚而自豪的笑容。周堰道:“顾少造图纸精妙,小老儿只是依样制作。其中些许关节,按您的提点略作调整,效果果然更佳。”
“是你们手艺好。”顾念一毫不吝啬夸奖,随即吩咐张伯厚赏周堰一行人。然后,她看着这套凝聚了心血与巧思的家具,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与期待。
“张伯,安排人手,将这套家具小心包裹好,明日一早,随我进宫。”
她要将这套跨越了时空的舒适与理念,献给那位给予她无限信任与支持的千古一帝。
次日,咸阳宫,侧殿书房。
嬴政刚批阅完一部分奏章,正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脖颈和手腕。尽管服用了强身健体丸,精力充沛,但长时间保持跪坐批阅文书的姿势,依旧让他感到些许不适。内侍禀报,少上造顾念一在外求见。
“宣。”嬴政放下朱笔,有些好奇这小女子今日有何事。近日修路工程进展顺利,他心情颇佳。
顾念一走进殿内,行礼之后,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陛下,臣近日偶得一套新式坐卧之具,觉其或可稍解陛下久坐批阅之劳,特献与陛下,恳请陛下试用。”
“哦?”嬴政挑眉,来了兴趣。他知道顾念一总有新奇玩意儿,“是何物?呈上来。”
随着内侍们将包裹的厚布取下,那套风格迥异于当下任何器具的家具出现在嬴政面前时,这位见多识广的帝王眼中也掠过一丝惊异。
顾念一上前,亲自演示讲解:“陛下,此物名为‘椅’,可垂足而坐,减轻腿部压力。这把‘太师椅’,靠背贴合腰脊,扶手承托手臂,久坐不易疲累。这张书案,高度与之相配,可直身书写……这是书架,分层放置,取用便捷……这是躺椅,公务之余可小憩片刻……”
她一边说,一边引导嬴政尝试。
嬴政带着几分审视与好奇,走到太师椅前,略一沉吟,依言坐下。当身体重量完全由椅面和靠背承担,双腿自然下垂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瞬间取代了长跪坐的酸麻。他靠在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形靠背上,手臂自然地搭在扶手上,竟觉得格外舒适。
他又起身,走到书桌前试了试高度,果然无需俯身。再看了看那分类清晰的书架,和那张看起来就十分闲适的躺椅……‘哈哈,政哥肯定被震撼到了吧!现代家具的舒适度可不是席地而坐能比的!以后批奏折就不用那么辛苦啦,说不定还能预防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呢……’顾念一内心活跃的吐槽适时地响起。
嬴政听着她叽叽喳喳的心声,再看看眼前这些设计巧妙、做工精湛的家具,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这丫头,弄出水泥这等利国利民的重器,竟也没忘记琢磨这些改善他个人起居的“小事”。
他重新坐回太师椅,感受着那份舒适,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此物……甚好。顾卿有心了。”
“陛下喜欢就好!”顾念一笑得眉眼弯弯,“这只是初版,日后或可再根据使用感受调整细节。”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套家具,又落回顾念一身上。看着她眼下的淡淡青黑,知道她为了修路和新政殚精竭虑,心中那份怜才与疼爱之意更甚。
“修路之事,有蒙恬与扶苏在,你亦不必事事亲力亲为,需善用僚属,保重自身。”他难得地叮嘱了一句。
“臣遵旨。”顾念一心中微暖,知道这是嬴政的关怀。
‘政哥居然关心我了!感动!不过修路这事太重要,我得盯着点,等走上正轨就好了……’
听着她内心嘀咕,嬴政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有这个不知疲倦、总能带来惊喜的小女子在,这大秦的天下,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有趣,也越来越充满希望。他挥了挥手:“去吧。家具,朕收下了。”
顾念一开心地行礼告退。看着她轻快的背影,嬴政重新靠坐在舒适的太师椅上,拿起一份奏章,感觉今日批阅奏章的心情,都随之轻快了许多。帝国的道路,正在脚下延伸;而生活的舒适,似乎也悄然来到了他的身边。
次日,天光尚未大亮,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咸阳城。顾念一已收拾停当,乘上马车,轱辘轧过渐趋平整的街道,向着城外驶去。车厢内,她靠着软垫,心中盘算着今日的行程——她要去看看自己那百亩“俸田”。
这百亩良田,还是她最初被封为“少内”时嬴政赏赐的,位于咸阳近郊,水土丰美。只是后来诸事繁杂,从土豆试验田到少府公务,再到修路大计、工坊管理,她像个陀螺般连轴转,竟一次也没来看过属于自己的这片产业。想到这里,她不禁有些汗颜,好歹也是个有产阶层了,居然至今才想起巡视。
算算时节,已是八月。距离土豆的震撼丰收已过去一段时日。彼时丰收的喜悦还未散去,顾念一便未雨绸缪,向嬴政提出了土豆留种和准备秋播的计划。在她的建议下,由少府和治粟内史联合,从咸阳周边及邻近郡县遴选了经验丰富的农官和踏实肯干的农户,集中进行了土豆切块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基于顾念一有限的现代知识)等技术的培训。如今,这批“种子选手”已然学成,可以返回各地担当技术推广的重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