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集团的合作邀请,像一块巨石投入湖面,在大山药业内部掀起轩然大波。
董事会会议室里,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以王斌为首的老牌高管坚决反对:\"太空育种?这步子迈得太大了!咱们在地面上还没站稳,就想上天?万一失败,几十亿打水漂不说,股价崩盘谁负责!\"
只有李秀云默默翻着项目书,忽然指着一行小字:\"失重环境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这个课题,倒是从没人研究过。\"
张小石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他眼前浮现出那些在恒温箱里倔强发芽的种子,想起爷爷说的\"怕也要往前走\"。
\"我带队。\"他站起来,声音不大,却让全场安静下来,\"失败了,我引咎辞职。\"
张大山始终没说话,指节轻轻敲着桌面。最后他抬手止住争论:\"让石头试试。当年咱们在靠山屯开荒,不也是从零开始?\"
项目启动得比想象中更快。三个月后,张小石带着核心团队进驻西北航天基地。实验室设在发射塔旁,每天震耳欲聋的火箭轰鸣成了背景音。
失重模拟舱里,第一批种子飘浮在营养液中,像沉睡的婴儿。但噩梦很快降临——由于宇宙射线干扰,育成的药材生物碱含量超标三倍,带有明显毒性。
\"完了......\"深夜的实验室里,助理研究员看着检测报告,声音发颤,\"这要是给人用了......\"
张小石抓起实验记录本冲进模拟舱。连续七十二小时,他趴在观测窗前记录数据,困了就灌浓咖啡。第四天凌晨,他发现射线强度与营养液ph值存在某种隐秘关联。
\"调整缓冲剂配比!\"他哑着嗓子下令。新的培养基注入后,毒性指标开始下降。
就在攻关关键时刻,内部排查发现实验数据遭黑客窃取。更蹊跷的是,两名参与核心算法的工程师同时提出辞职,跳槽到突然成立的\"星际生物科技公司\"——背后控股方正是诺华集团。
\"他们要在太空赛道上截胡!\"张承志从马来西亚发来警报,\"诺华挖走了欧洲航天局三个专家!\"
张小石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整夜。清晨出来时,他做了个大胆决定:开放部分非核心数据,设立\"太空药材研发开源社区\"。
\"你疯了?\"王斌急得拍桌子,\"这不是把家底送人?\"
\"独木难成林。\"张小石展示社区后台数据,\"三天时间,全球有一百七十个实验室帮我们优化了算法。\"
转机发生在一次意外中。国际空间站某国宇航员突发心律失常,西药库存告急。医疗组尝试使用大山药业研发的太空丹参制剂后,心率二十分钟内恢复正常!
救治视频在航天界秘密流传,大山药业一夜成为焦点。诺华迅速宣布\"太空灵芝\"计划,但业内都清楚这不过是仓促跟风。
火箭发射前夜,张小石陪爷爷登上观测台。脚下是万家灯火,头顶星河璀璨。
\"怕吗?\"张大山问,霜白的眉毛结着夜露。
\"怕。\"张小石老实点头,\"但想到太爷爷揣着种子翻山越岭,就不怕了。\"
火箭腾空时,烈焰映亮祖孙俩坚毅的脸。张大山望着变成星点的火光,喃喃道:\"这步棋走对了......\"
但他心里清楚,诺华绝不会善罢甘休。真正的太空争夺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