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库竞价制的成功很快在城中传开,各行各业都开始效仿。
“苏姑娘,您快看看这个。”刘德二拿着一张纸跑进来,“城里的布庄也开始搞竞价了。”
苏锦接过纸一看,上面写着:“布庄采购公示:现招标采购棉花一千斤,有意者请于明日午时前报价,价低者得。”
“这写得倒是像模像样的。”苏锦说。
“还有这个。”刘德二又拿出一张纸,“酒楼也在搞竞价。”
苏锦看了看:“酒楼采购告示:本店欲购买猪肉五十斤,鸡蛋一百个,价格面议,有货者速来。”
“这个就有点问题了。”苏锦皱眉,“价格面议,这哪里是竞价?”
“还有更离谱的。”刘德二继续拿出纸张,“您看这个茶楼的。”
苏锦一看,差点笑出声:“茶楼竞价公告:本店要买茶叶,好茶叶,不要次品,价格要便宜,质量要好,有的赶紧来。”
“这写的什么啊?”陆在行也凑过来看,“连具体数量都没有。”
“看来大家都想学,但是学得不太像。”苏锦说。
正说着,外面传来了争吵声。
“怎么回事?”苏锦问。
“好像是有人来投诉的。”刘德二说,“说是被骗了。”
“被骗了?”
“对,说是参加了某个竞价,结果被坑了。”刘德二说。
苏锦走出去一看,门口站着几个商户,正在和门卫争论。
“各位,有什么事吗?”苏锦问。
“苏姑娘,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一个商户说,“我们被那个王记布庄骗了。”
“怎么骗的?”
“他们说搞竞价,我们就去报价了。”那商户说,“结果他们根本不按价格选,而是按关系选。”
“按关系选?”
“对,我们的价格明明最低,但是他们选了价格高的。”另一个商户说,“后来才知道,那个中标的是老板的亲戚。”
苏锦听了,摇摇头:“这哪里是竞价,这是假竞价。”
“苏姑娘,您能管管吗?”第三个商户问,“他们这样做,坏了竞价的名声。”
“我倒是想管,但是我没有权力管别人的生意。”苏锦说,“不过,我可以想想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我可以制定一个标准的竞价模板。”苏锦说,“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竞价。”
“模板?”
“对,就像考试的标准答案一样。”苏锦解释,“告诉大家竞价应该怎么做。”
“这个想法好。”商户们都赞同。
苏锦回到账房,开始思考如何制定竞价模板。
“陆伯,您觉得竞价模板应该包括什么内容?”苏锦问。
“我觉得应该包括基本要素。”陆在行说,“比如,采购物品、数量、质量标准、价格要求、时间安排等等。”
“对,这些是基本要素。”苏锦点头,“还有什么?”
“还应该包括流程规范。”陆在行继续说,“比如,如何报名,如何报价,如何评选,如何公示等等。”
“这些也很重要。”苏锦说,“还有呢?”
“还应该包括监督机制。”陆在行说,“比如,如何保证公平,如何处理争议,如何防止作弊等等。”
“这个想法很全面。”苏锦赞同,“我们就按这个思路来制定模板。”
接下来几天,苏锦和陆在行一起制定了详细的竞价模板。模板包括了基本要素、流程规范、监督机制三大部分。
“苏姑娘,模板制定好了。”陆在行说,“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苏锦仔细看了看模板,点头说:“很全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重要内容。”
“那我们怎么推广这个模板?”
“我们可以先在府门口张贴。”苏锦说,“让大家都能看到。”
“然后呢?”
“然后我们可以主动联系一些商户,向他们介绍这个模板。”苏锦说。
“那如果有人不按模板做怎么办?”
“我们不能强制,但是可以引导。”苏锦说,“比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认证制度。”
“认证制度?”
“对,按照我们模板做的,我们给他们发个认证标志。”苏锦说,“这样大家就知道哪些是规范的竞价了。”
“这个想法不错。”陆在行点头,“这样可以形成良性竞争。”
第二天,苏锦就在府门口张贴了竞价模板。
很快,就有很多人围观。
“这个模板写得真详细。”有人说。
“对啊,比我们自己摸索的要好多了。”另一个人说。
“苏姑娘真是用心啊,连这个都想到了。”第三个人感慨。
不到半天,就有商户来找苏锦了。
“苏姑娘,我们想按照您的模板来做竞价。”王记布庄的老板说,“您能指导一下吗?”
“当然可以。”苏锦说,“但是您之前不是已经在做竞价了吗?”
“那个...那个不太规范。”王老板有些尴尬,“我们想重新来。”
“那好,我可以帮您重新设计。”苏锦说,“但是您要保证按照规范来做。”
“我保证。”王老板连忙说。
接下来几天,陆续有十几个商户来找苏锦,要求按照模板来做竞价。
“苏姑娘,您这个模板太受欢迎了。”刘德二说,“感觉全城都在抄作业。”
“抄作业?”苏锦笑了,“这个比喻很形象。”
“对啊,就像学生抄标准答案一样。”刘德二说,“大家都想得高分。”
“那我们就是老师了。”陆在行也笑了。
“既然是老师,就要负责任。”苏锦说,“我们要确保大家抄得对。”
“怎么确保?”
“我们可以定期检查。”苏锦说,“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按照模板在做。”
“那如果发现有人没按模板做怎么办?”
“我们可以取消他们的认证。”苏锦说,“让大家知道这个认证是有含金量的。”
一个月后,城中已经有二十多家商户按照苏锦的模板在做竞价。
“苏姑娘,效果很好。”将军来视察时说,“整个城市的商业环境都改善了。”
“怎么改善了?”苏锦问。
“首先,价格更透明了。”将军说,“大家都知道市场价格是多少。”
“还有呢?”
“其次,质量更稳定了。”将军继续说,“因为有了标准,大家都按标准来。”
“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信任增加了。”将军说,“大家都相信这个制度是公平的。”
“那有没有什么问题?”苏锦问。
“问题也有。”将军说,“比如,有些商户还是想钻空子。”
“什么空子?”
“比如,表面上按模板做,实际上还是有猫腻。”将军说,“比如,故意设置一些隐性条件,排除某些竞争者。”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苏锦点头,“我们需要加强监督。”
“怎么加强?”
“我们可以建立举报机制。”苏锦说,“让大家互相监督。”
“举报机制?”
“对,如果发现有人作弊,可以举报。”苏锦说,“我们会调查处理。”
“那如果举报是恶意的怎么办?”
“我们会仔细调查。”苏锦说,“如果是恶意举报,也会有相应的处罚。”
“这样的话,制度就更完善了。”将军说。
正说着,刘德二又跑了进来。
“苏姑娘,外面又来了好多人。”刘德二说,“都是外地来的。”
“外地来的?”苏锦有些意外。
“对,他们说听说了我们的竞价制度,想来学习。”刘德二说。
“学习?”
“对,他们想把这个制度带回去。”刘德二说,“还说愿意付学费。”
苏锦听了,心中一动:“看来我们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本城。”
“那我们要不要接待他们?”将军问。
“当然要接待。”苏锦说,“好的制度就应该推广。”
“那怎么推广?”
“我们可以开设培训班。”苏锦说,“专门教授竞价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培训班?”
“对,就像学校一样。”苏锦说,“有课程,有考试,有证书。”
“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将军说,“这样可以让更多地方受益。”
“而且我们还可以建立网络。”苏锦继续说,“让各地的实施者互相交流。”
“网络?”
“对,就像商会一样。”苏锦解释,“大家可以分享经验,互相帮助。”
“这样的话,我们的制度就可以传播得更远了。”将军说。
“对,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制度本身也会不断完善。”苏锦说。
当天晚上,苏锦开始规划培训班的事情。
“陆伯,您觉得培训班应该教什么内容?”苏锦问。
“我觉得应该分几个层次。”陆在行说,“基础班、提高班、高级班。”
“基础班教什么?”
“基础班教基本概念和简单操作。”陆在行说,“比如,什么是竞价,如何设计简单的竞价流程等等。”
“提高班呢?”
“提高班教复杂操作和问题处理。”陆在行说,“比如,如何处理争议,如何防止作弊等等。”
“高级班呢?”
“高级班教制度设计和创新应用。”陆在行说,“比如,如何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竞价制度等等。”
“这个分层很合理。”苏锦点头,“我们就按这个思路来设计课程。”